《传统文脉与现代设计体用》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李钢教授撰写。“文脉”这一概念,本有“上下文”“语境”之意。
《传统文脉与现代设计体用》“传统文脉”除此意义外,更指中国特有传统文化在经受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之后的脉络,而传统文化与其外显的人文艺术始终存在着“暗合道妙”的内在关联。
《传统文脉与现代设计体用》试图通过梳理,提炼归纳出中国艺术非常本质的醍醐琼浆,将其转化、运用到当今设计之中,并试图使之成为当今真正“中国语境”下的设计语言范式,最终在设计领域摆脱“中国制造”而转向“中国创造”案例。
《传统文脉与现代设计体用》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传统文脉与视觉设计、传统文脉与景观设计、传统文脉与美育传播,以此重申当代设计的发展必须以传承传统文脉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博大传统精神为内核,以深刻的哲性思维为后盾,再以精进持续的努力为增上缘,真正推动中国“人文设计”的发展。
《传统文脉与现代设计体用》适合设计理论研究者、教育者、学习者和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实践者阅读。
当今世界,西方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获得了高额创收。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我国正在逐步调整经济政策,激励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并通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下的产品,设计对内促进商业消费,满足国民精神与物质需要,对外作为文化输出商品,必须树立自身明确的民族品牌特征。
如今,智媒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设计学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互联网大平台上多元文化碰撞交流、发展与挑战并存。如何让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之林,保持文脉不断,如何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原创”,已为当务之急。倘若我们妄自菲薄,失去自身文化与支撑的内在精神,我们就如同被抛入一个混乱庞杂的信息场域中,看似每天主动或被动吸收大量信息,却只能陷入层层的文化迷局中。西方物欲价值观引导下的精神压力并没有通过奢靡物质的消费而得到缓解;相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各维度空间“的和谐圆融理念和自足自信之哲思与深度愈发显现出其大智慧与长久价值。传承中国文脉的设计可能本身就是一剂清凉甘露,可平衡当下社会的精神所需,冷却人们过多的欲望烦恼。所以追求传统文化哲思下的”中国语境“设计在当下显得如此迫切。
就此我们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一概念。从广义上看,影响”设计“外延的因素有很多,这也是当今中国设计领域应该重视与强调的,即一个民族整体的内在气质与精神价值取向、历史文化积淀与哲思惯性、文化审美倾向与民俗习惯以及经济政治因素等。它会使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设计作品之间呈现出极大差异,反映各自不同的哲思与价值取向。同时,民族与民族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交流接触,或融合发展或冲突变化,其文化内涵的变化也时常折射在作品当中。近百年来西方文化强制性的大规模介入,因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而外显的诸多设计作品,如上海、天津、青岛等诸多殖民建筑,多少让国人在心理上产生过不适之感。另外,设计作品同一文化下的历史性差异也会使其艺术人文价值产生不同的变化倾向,大到城规建筑,小到文房雅玩,概莫如是。
现代设计按照某一特定目标(多为商业,也有公益的)有秩序地进行理性创意,通过各种表现技法一定的和先进科技工艺来付诸实现,并选用最合适的艺术语言来修饰。除此之外,更应在此基础上向内提升民族文化精神追求,谋求人与自然、人与设计物品之间的微妙调和,极力寻求符合当代某个民族的社会心理、精神需求和人文民俗习惯;向外则注重自身民族的文化特征与地位,以抗衡其他文化特征,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一方阵地,这也是现今各设计领域的职责。
所以无论是广义的”设计“概念,还是狭义的”设计学“内涵与目的;无论是对内为促进国民消费让人们重拾祖先所创的辉煌历史与文化精神,还是对外树立民族品牌以抗衡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全盘西化,其关键依然是在当下如何真正传承中国文化、提升”设计“背后的文化精神和民族价值观的取向以及加强中华民族内在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与集体自信力。
“文脉”这一概念,本有“上下文”“语境”之意。本书中的“传统文脉”除此意义外,还特指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代传承与发展后的脉络。传统文化与其外显的人文艺术始终存在“暗合道妙”的内在关联,我们试图通过梳理、提炼,归纳出中国艺术最为本质的醍醐琼浆,将其转化、运用到当今设计之中,使之成为当今“中国语境”下的设计语言范式,最终在设计领域摆脱“中国制造”而转向“中国创造”。对内,在满足国人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让大家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本质上的先进性,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自信力;对外,树立民族品牌,输出中华文明特色之文化产业,以此抗衡一味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文工艺辉煌灿烂!中国人文工艺与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一直存在“艺通于道”的深妙关系,也一直存在艺术表现之高雅与闲情逸趣之心念的深妙关系,并始终强调人品与作品的一致,包含了意匠大家对传统哲学、宇宙人生的终极思考。
李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导,美术学学科负责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所所长、“海派书画院”副院长、台湾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参与省部级及全国级展览,为上海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证券大夏,南山禅寺收藏,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理论与实践、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
上篇 传统文脉与视觉传播
晋人“心性”修为下的文艺审美
对汉壁画传承并修正的晋人山水描绘
明代图录式类书《-才图会》的信息设计启示
迁想妙得:基于认知理论的传统文脉在书籍设计的应用
台湾地区书装设计中的文脉表达
台湾地区当代图书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台湾地区校园海报中的传统文化气息表达
台湾地区排湾人蛇纹纹样的内涵解读
从《人间失格》中日书籍装帧中看设计扁平化趋势唐诗毓
中篇 传统文脉与景观设计
“山水城市”兑现途径探析
园林设计与生活方式——以明清江南与岭南私家园林差异为例
齐云山镇道教文化的主题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下篇 美育与传播
艺术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本质体现——兼谈当今大学中美术与设计类的艺术基础教育
媒介接触对外国留学生中国艺术文化认知的影响研究
探寻现代中国艺术之路——中国画会研究(1932-1948)
中华美育传播机制和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