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49篇现当代名家经典散文,通过与文学大师的对话,体会他们的人生态度与情怀,接纳真实的生活,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人生没有真正完美的样子》
◆允许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开始。
人生没有真正完美的样子。生活中z动人的情节,不是拥有千篇一律的完美,而是认真演绎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生活,虽不完美,但却完整。
◆汪曾祺,Z具中国味的作家
他的文字干净而传神,淡泊通透,无不透露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含情脉脉的打量,如一股清流,温暖人心.
◆汪曾祺、梁实秋、史铁生等文学大师与一代人的对话
18位文学大家,将一生才了悟的道理付诸笔端,只为告诉你——z完美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未放弃成长。
◆49篇风趣洒脱、温暖拙趣的经典散文
陪伴你抛却执念,把日子过得简单恬淡,自在从容。
◆余生漫漫文学系列畅销书
《人生没有真正完美的样子》
《如今正好,别说来日方长》
《越孤独,越自由》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继《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畅销书之后又一力作!找回真实的自己,享受真正的人生。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一百个人的十年》等,另有《冯骥才分类文集》16卷。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史铁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中国当代ji富人格力量和ji具灵魂深度的作家。他的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1998年后,病情加重,但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与思考。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等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生活是种律动,
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
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
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且不至明过了度,忽然烧断,
如百烛电灯泡然。
002 小病 / 老舍
005 喝茶 / 鲁迅
007 上下身 / 周作人
010 姻缘 / 史铁生
015 债 / 许地山
018 歪儿 / 冯骥才
022 一封信 / 朱自清
027 钓台的春昼 / 郁达夫
036 最苦与最乐 / 梁启超
039 生活之艺术 / 周作人
第二章 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高山不如平地大。
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
或者可以竟说平的就是大的。
人生不单因了少数的英雄圣贤而表现,
实因了蚩蚩平凡的民众而表现的。
044 台北家居 / 梁实秋
050 移家琐记 / 郁达夫
056 买彩票 / 老舍
059 灵魂的巢 / 冯骥才
063 冬天 / 朱自清
066 愿 / 许地山
068 读书与冥想 / 夏丏尊
073 抬头见喜 / 老舍
077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朱自清
087 几个欢快的日子 / 萧红
第三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凡为实例或成见所束缚,
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
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
真的艺术,
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
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094 自得其乐 / 汪曾祺
102 《子恺漫画》序 / 夏丏尊
106 闲居 / 丰子恺
110 在乡下 / 老舍
112 《山野掇拾》 / 朱自清
120 草木春秋·紫穗槐 / 汪曾祺
122 蝉与纺织娘 / 郑振铎
127 我的“三级跳” / 冯骥才
135 入厕读书 / 周作人
140 宴之趣 / 郑振铎
第四章 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苦字下边
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
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
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
苦,原是生活中的蜜。
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
148 苦夏 / 冯骥才
152 秋天 / 李广田
157 海 / 许地山
159 乍看舞剑忙提笔 / 老舍
161 勤有功 / 老舍
167 三月留念 / 史铁生
169 “无奈” / 夏丏尊
171 知命与努力 / 梁启超
180 怀友 / 老舍
第五章 从容闲坐看生活,天地自宽
干的湿的有什么吃什么,
主妇的身心既健康而素朴,
接受生活应付生活俱见出无比的勇气和耐心,
过下去似乎再困难,
即过三五年也担当得住并不如何灰心。
一般人要生活,从普通比较见优劣,
或多有件新衣和双鞋子,
照例即可感到幸福。
184 无事此静坐 / 汪曾祺
187 长闲 / 夏丏尊
195 黑魇 / 沈从文
208 补破衣的老妇人 / 许地山
210 黄昏的观前街 / 郑振铎
216 雪天 / 萧红
219 还想着它 / 老舍
228 窗子以外 / 林徽因
238 论东西 / 朱自清
242 人生目的何在 /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