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科学还在,这本书就会在人间流传。
从如此简单的发端,发展出无穷的至美丽至惊奇的类型,
在这生命观里蕴有一种恢宏
《物种起源》是耐心的、富有想象力的实验,与清晰动人的论证相结合的典范。在一方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小地面,观察自然界竞争生存的残酷规律;在一小片模拟的海水中,验证植物种子能越过大洋。鸽子的奇异造型、蜜蜂造巢的本能、植物跨越冰山的分布、地层中埋藏的化石……纷杂的事实,首度被一个深刻的理念联结在一起,构成一种至为宏伟的生命观念,一个清晰动人的长篇论证。“若无演化论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首版当日便销售一空,此后160年来影响不衰。本书的译稿是一个失而复得的奇迹,译者韩安是中国近现代林业奠基人之一。译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却因故未能出版。韩安之子韩乐理,根据父亲遗物中发现的十余卷原始译稿,历经数年重新录入、核改、校译,这一版宝贵的译文才终于问世。译自被认为更符合达尔文原始思想的第二版,清晰流畅,清朗典雅,经得起一读再读,珍藏必收。
本书附赠剑桥大学图书馆正式授·权达尔文手稿6张复刻版,高品质呈现手稿质感,完整见证划时代巨作20年诞生历程。
只要科学还在,这本书就会在人间流传
精美硬壳装帧+清朗典雅的大师译文+达尔文珍贵手稿复刻赠品,典藏必收!
达尔文珍贵手稿6张,剑桥大学图书馆正式授·权,1:1复刻随书赠送
译自更符合达尔文原始思想的第二版,了解真正的达尔文学说。
过时?难懂?无聊?其实,《物种起源》和你想的不一样!
人类世界观的一场革命
人类文明史必读作品之一。人类不再是创造的中心,却因此获得一个无限广大的世界。
每一两年我都要重读这本书。现在我读了大约有20遍,每一遍都有所得。——杰瑞·科因,生物学家
圣·经以外,再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物种起源》一样,对人类思想的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重大的影响。——阿什利·蒙塔古,人类学家
海报: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地质学家,生物演化理论的奠基者。1809年生于英国什鲁斯伯里,少年时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1836年环球航行归来后,开始构思关于物种变化的理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待自然的方式。1882年逝世于唐恩。
导言
第一章 驯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 竞争生存
第四章 自然选择
第五章 变异的规律
第六章 学说的困难
第七章 本能现象
第八章 杂交现象
第九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第十章 生物在地质内的演替
第十一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
第十三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形态学,胚胎学,发育不全的器官
第十四章 重述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