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除流派、运动等繁琐分类,与19件经典的现代艺术作品对话
本书通过与一位艺术家的某件艺术作品对话,试图通向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或抵达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这里不仅有亨利·马蒂斯的《红色工作室》、巴勃罗·毕加索的《老玛克红酒瓶、玻璃杯、吉他和报纸》、勒内·马格利特的《空面具》,还有弗里达·卡罗的《剪头发的自画像》、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阳具原野》等。本书并非向我们展示如何去看作品,而是帮我们用这些作品去“看”。
◎作者有多年美术馆的现场讲解经验
西蒙· 莫利曾在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比如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做自由讲师和导览员,并担任相关课程或研讨会的负责人。作者深知读者欣赏现代艺术的困惑所在,因此,本书写作尝试以读者的切身体验进入作品本身,从多维度审视、拷问和逼近艺术本身:杜尚的《泉》何以能被称为艺术品?那些简约到几乎没有形式的作品究竟该如何欣赏?现代艺术作品还具有恒久性吗?
◎七个关键单刀直入,轻松打开现代艺术之门
“七个关键”的问题书写模式,以一种多维的、分析的、去中心化的言说方式谈论现当代艺术。这种书写者对作品的敞开,化解了现代艺术令人望而却步的高冷氛围,同时也挣脱了传统或客体化的艺术欣赏方式的束缚。历史、生平、美学、体验、理论、质疑和市场,每个关键词都有自主权,同时也与其他关键词合作。本书教给我们一种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真正去“体验”和“观看”艺术的有效方法。
◎精致小开本,方便携带的现代艺术指导书
32开的精装小读本,简约雅致的内文排版,精选高白胶纸张,方便携带,营造舒心阅读体验。带上本书去逛现代艺术展吧,它教您举一反三,就现代艺术之美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来。
我打算将《这是艺术吗?——现代艺术的七个关键》献给所有对现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这意味着它对于所有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并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艺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份原始资料。本书也可以服务于那些专业人士,例如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职业艺术家。我发现用这里提到的七个关键词指导
自己的艺术实践非常有效,因为它有助于拉开一段距离来审视自己的创作,而不是在那里闭门造车。
这本书的写作真正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到21 世纪初这段时间,当时我在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做自由讲师和导览员,并担任课程或研讨会的负责人。在差不多15 年时间里,我跟所有愿意聆听的人谈艺术——古老的或新兴的。我的听众年龄从7 岁到70 多岁。我大部分时间是对着实物讲,而不是对着幻灯片讲,或者像后来那样,对着数码照片讲。我从各种各样的听众那里学到了非常多——他们会问我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拿出来探讨。
在这段时间,我为艺术期刊和大众期刊写艺术评论文章,同时也自己搞创作。1995 年,我开始在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这段经历让我拥有了对艺术市场的洞察力。数年后,我转去伦敦的艺术院校教授工作室艺术,从2010 年起,我开始在韩国任教。在韩国的生活有助于扩展我的艺术
视角。事实上,我在这里所提出的“七个关键——七个互为补充的解读维度”的想法,确实应该归功于一种西方人不太熟悉的思维范式,这种独特的视角也说明我的兴趣点在于去感知艺术是如何被文化限定的,以及艺术又如何与思维习惯“相爱相杀”。
最近,我不再做太多的演讲,而是将时间用在创作和教学上,并且为报纸、展览图册和书籍写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文字。但我从未忘记过去的那种感觉,那段日子我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要满足公众对艺术不知餍足的欲望——他们渴望能深入理解自己看到的,尽管很多现当代艺术家往往让艺术变
得令人费解。
我要感谢我曾经合作过的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泰特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理查德·汉弗莱斯,感谢他让我崭露头角;还有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公共项目的负责人西尔维亚·拉芙、米盖特·罗伯特和马尔科·丹尼尔,感谢他们曾邀请我来负责马克·罗斯科作
品的导览和讲解工作,而这正是本书最初的灵感来源。来韩国后,我在檀国大学的艺术硕士生、博士生和我一起探讨这本书的结构,为我提供了有益的反馈。我最感谢的是这些年来在我的工作室中聆听和参与的人,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
特别感谢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尤其要感谢罗杰·索普先生。他是第一位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当时他还在泰特出版社工作。他给予这个项目充分的信任,并让它在自己的新家开花结果。同样,我还要感谢助理编辑安布尔·侯赛因,感谢她早期提出的宝贵建议。还有本书编辑罗莎琳德·尼利,
感谢她帮我润色文本。
最后,要感谢我的合作伙伴庄卜恩,感谢她的鼓励、支持,以及必要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