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判断证据》围绕“什么是审查判断证据?审查判断证据的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审查判断?”展开讨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务,提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原则规则、內容标准、路径方法等.并对各种法定证据的审查判断进行了分析。
《审查判断证据》 “诉讼法学文库”是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开放的大型专著丛书。自2001年面世以来,已出版发行了80余部以诉讼原理、诉讼规律为内容且有新意、有深度、有分量的专著、译著,对公安、司法工作有指导意义,对立法工作有参考价值。其中已有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诉讼法制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诉讼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律的实际效力:没有相应的诉讼制度作为依托,实体权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完善的诉讼制度予以保障,实体法律将无法如其所愿地实现其追求的立法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诉讼法制的完善程度如何,还直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文明、民主和法治的程度,是区分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文明与野蛮的标志。在现代法治国家,诉讼制度作为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曾谈道:“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绝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①
我国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我国司法体制,提出了新的纲领和目标。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则培育了公众的权利观念,并由此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增设新的诉讼制度以充实公民实体权利的实现途径,通过完善现行诉讼制度以保障实体法律的公正实施,从而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戴泽军又名代泽军,男,土家族,祖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第一学历贵州铜仁师专数学专业毕业,第二学历贵州省委党校在职法律专业函授本科毕业。1991年考取律师资格。先后在贵州省万山特区敖寨中学、职业中学、特区委政法委,贵州省清镇市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市委办、保密局、人大法工委工作。现任贵州省清镇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
主要成果有:担任贵阳市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证据规则》负责人;沦文《自由心征》被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采用并收入公开出版的年会论文集;论文《现代司法理念与刑事诉讼证据收集》与《论强制谣人出庭作证》分别获第十六届和第十八届全国法院系统论文比赛三等奖;论文《略论治安承包合同》获1988年贵州省首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审查判断证据概述
第一节 研究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
三、本书的结构体系和特点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含义和特征
一、审查判断的词义
二、学界关于审查判断证据的几种观点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特征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的含义
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的分类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效力
第四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客体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客体的含义
二、各种诉讼和各个诉讼阶段的客体
第五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
一、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
第二章 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概述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的含义
二、历史上几种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的学说
三、目前学界关于审查判断证据的理论基础的争论焦点
第二节 诉讼认识论的指导地位
一、诉讼认识论的提出
二、诉讼认识论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三、诉讼认识论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对诉讼认识活动的影响
第三章 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含义
二、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第二节 不自由的审查判断与自由的审查判断相结合的原则
一、不自由的审查判断与自由的审查判断的含义
二、我国现行的证明制度具有超级自由的特点
三、不自由审查判断与自由审查判断相结合原则的内容与建立的理由
第三节 公开及时原则
一、公开及时原则的含义
二、公开及时原则的依据
三、公开原则的要求
四、及时原则的要求
第四节 逻辑规律
一、逻辑规律的基本内容
二、逻辑规律在审查判断证据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节 经验法则
一、经验法则的含义
二、经验法则主要用于审查判断证据的证明力
第六节 证据规则
一、证据规则的含义
二、证据规则的内容
三、证据规则的作用
第七节 救济原则
一、救济原则的含义及其法律规定
二、现行救济制度的明显特点
三、未来设计
第四章 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第一节 鉴别法
第二节 比对法
第三节 实验法
第四节 鉴定法
第五节 辨认法
第六节 交叉询问法
一、交叉询问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二、交叉询问的内容
三、各阶段询问的要求
四、我国的未来设计
第五章 审查判断证据的可采性
第一节 审查判断取证过程的合法性
一、审查判断取证主体的资格
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二节 审查判断举证过程的合法性
一、审查判断举证主体的资格
二、审查判断举证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节 审查判断质证过程的合法性
一、审查判断质证主体的资格
二、审查判断质证客体的范围
三、审查判断质证过程是否公开进行
四、审查判断质证是否直接进行
第六章 审查判断证据的可信性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客观性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来源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关联性
一、审查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客观联系
二、审查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和性质
三、审查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确定性程度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可信性的基本步骤
一、审查判断单个证据
二、审查判断多个证据
三、审查判断全案证据
第四节 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证明力的几个规则
一、补强证据规则
二、最佳证据规则
三、不同种类证据证明力高低的确认规则
第二编 分论
第七章 审查判断物证
第一节 物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一、物证的特点
二、物证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审查判断物证的可采性
一、物证的来源
二、物证的质证
第三节 审查判断物证的可信性
一、审查判断物证的客观性
二、审查判断物证的关联性
第四节 两类特殊案件物证认定分析
一、毒品案件中物证的认定分析
二、盗窃案件中物证的认定分析
第八章 审查判断书证
第一节 书证的特点及其分类
一、书证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二、书证的分类
第二节 审查判断书证的可采性
一、审查判断书证的制作情况
二、审查判断书证的收集获取情况
三、审查判断书证提供的要求
第三节 审查判断书证的可信性
一、审查判断书证内容的真实性
二、审查判断书证内容的关联性
第九章 审查判断证人证言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含义和特征
……
审查判断证据
(四)有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证据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
审查判断证据是诉讼证明活动的关键环节,审查判断证据直接决定的证据功能和作用,在诉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已收集的证据是真是假,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是否需要收集新的证据等,需要对其进行逐个、综合的分析,对比鉴别,检验核实。没有建筑材料肯定建不起大厦,但如果使用的建筑材料系残次等不合格产品,那么建造出来的大厦则肯定是危房,危害性更大;同样,如果使用的证据材料是假的、伪造的,那么构建出来的案件事实肯定不真实,据此得出的适用法律结果肯定是冤假错案。材料合格是产品质优的前提,合格的证据才能建造出经得起检验的案件事实大厦。
1.审查判断证据是启动诉讼程序和完成诉讼任务的重要内容
收集和使用证据始终是诉讼活动的主要工作,收集证据是前提,使用证据是目的,收集的证据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过滤,即审查判断,只有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才能对收集的证据作出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案件事实相关联、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的正确判断,才能推进诉讼,进而完成整个诉讼任务,离开审查判断,诉讼证明就成为一句空话,查明事实真相、解决纠纷的任务就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