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陷入了创作瓶颈的失意雕塑家,他尝试感受周遭的一切,来唤起自己对爱与美的记忆。去拜访病重的友人时,他遇到了曾经认识的美丽女士,并和她展开一段美好的爱情。这段爱情让他思索良多……
爱情、怀疑、艺术、对先辈的回忆……一切在雕塑家内心交织,使他彷徨、挣扎。
国内首次引进“漫画音乐家”洛伦佐·马托蒂的漫画作品
意大利漫画家洛伦佐·马托蒂在漫画界、插画界都享有shi界级声誉,连续三年(2018-2020)负责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海报的绘制。王家卫、安东尼奥尼、索德伯格合拍电影《爱神》的海报也出自他手。《日本漫画60年》作者、著名漫画评论家保罗·格拉维特称赞他为“漫画音乐家”,形容他的漫画的韵律和节奏犹如漫画。《窗边的男人》是洛伦佐·马托蒂蕞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首部简体中文版作品。
文字与图像的碰撞与平衡,作家与画家的跨领域交流
在《窗边的男人》中,文字和图像有时像相互缠绵的情人,有时又像两个平行的旅人。如编剧莉莉娅·安布罗西所述,“给予文字和图画等同的空间和重量非常必要,但真要做到并非易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入侵对方领土——共事,就意味着需要时刻尊重对方,有时甚至需要塑造新的平衡”。本书犹如作家和画家通过作品来进行交流,安布罗西诗意的文字与马托蒂纤细的线条时而产生碰撞、时而融合,最终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
极简主义的笔触,描绘一场爱与艺术的幻灭
一个遭遇离异的雕塑家,艺术创作也陷入灵感枯竭的阶段。他的内心一片空白。他一次次渴望在祖先、故友、爱人以及雕塑那里得到慰藉,却一次次被推向更大的空虚……漫画家用极简主义风格描绘这段爱与艺术的幻灭之旅。抽象的画面映射出人类无以名状的情绪,大量的留白宛如主人公空空如也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诞生于一段旅行的结尾。在那段旅行的途中,我和马托蒂分享了很多年来的许多诗、梦、风景,以及一些憧憬—我们希望人们能够给漫画以应有的尊重,承认它是可以“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那个年代,这一点还没有得到公认。
因此,在那段旅途的最后,我们试图结合各自所长讲述着一个内在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给予文字和图画等同的空间和重量非常必要,但真要做到并非易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入侵对方领土。共事,就意味着需要时刻尊重对方,有时甚至需要塑造新的平衡。不知道我们是否做得足够好,但我知道,购买这本书的人中既有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又有以图画为生的人。大概每个人在阅读中都会偏向自己的癖好吧……
这本书的画是没有雕饰的,文字却非常抒情。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这种语调。而之所以是黑白双色,是因为除此之外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出版这本书—那时的马托蒂还没有像如今这般名声大噪。
许多人追问我们这是否是一个自传故事,答案很简单:所有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是。有人甚至将之解读为一份女权主义宣言书,但这都不重要。因为当一个故事面世后,每个人都有权利对它做任何想做的事或是需要做的事。
我想在此补充一点,即我仍然很喜欢这本书。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学会了接受抒情的语调,虽然起初本书刚出版时,我曾为此感到有些羞涩。时间一年年地过去,人要么选择苦涩,要么就选择诗歌。
当然,在创作《窗边的男人》的过程中,我和马托蒂也在寻找更多自我的东西。就是结束旅程吧,也许。也许我们只是找到了另一种沟通的语言。无论如何,这本书依然活着。
——莉莉娅·安布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