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你说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主播潘涛,著名主持人曹可凡、陈蓉,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当代传播》主编郝红推荐)
定 价:56 元
把玩回忆杀:烛之武为何能以一言退秦师? 勾勒全景图:苏秦为何能成功获得六国相印? 臆断可能性:杯酒释兵权中,赵匡胤为何能顺利收权? …… 你想学会这些说话技法玩转职场、高效社交、赋能生活吗? 本书精选了50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其中既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士能言善辩的典故,也有左右历史走向的著名谈判,它们无一例外地聚焦了同一个关键词——口才。作者从口语传播学的专业角度对这些故事进行了精彩地分析,并从逻辑性、表达力、策略性、即兴度、影响力五个维度对每一个故事进行了评价,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说话的艺术和口才的魅力。 作者以史为鉴,提炼出了50个实用的说话技巧,教你从零开始学会高情商表达——开口就能打动人心,掌握人际沟通主导权,职场晋升快人一步,即兴演说也能应对自如。
● 喜马拉雅同名音频收听量近1000万,众多用户奉为话术宝典。 ● 视角新颖,形式独特。作者从50个经典历史对话中寻找实用的说话技法,并采用“史料记载对白 + 说话技法分析 + 现实生活解构”的形式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 易学实用,对症下药。作者对每一个说话技巧在生活中的实战运用进行了精彩的演绎,手把手教你学会高情商的表达术。 ● 作者具有权威的专业背景。作者林毅是传播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秘书长,福布斯中国年度人气讲师,他长期从事口语传播与播音主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本书得到了众多知名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诚挚推荐。
读了本书,我有三个感觉。 当看到书名时,我顿时产生了第一个感觉:够宏观! 因为我总觉得,“以史为鉴”是后人把历史当作镜子,从中了解国家兴亡的原因的意思,怎么跟说话扯上了关系呢?其实“以史为鉴”出自唐太宗李世民《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啊,这些见证过历史兴替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料,既可以让我们知晓朝代兴替的原因,又可以教会我们说话,岂非两全其美?说实在的,目前关于口才的书不少,但从历史的角度谈口才的不多。单从命题来看,我就觉得本书有高度、有深度,很有点哲学意味,堪当“宏观”二字。 当看到本书的目录和页码时,我又产生了第二个感觉:很系统! 本书共十章,有五十个说话案例,其中每一个案例都分五个环节进行阐述,可读性很强,尤其是“五星评跋”评价体系的建构更为读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些案例的史料分别源自《史记》《春秋》《左传》《战国策》《晋书》《新唐书》《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经典,关系到四十七个历史人物,一根主线从头至尾清晰可见——口语传播学:传播语境、传播态势、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目标、传播手段、传播角色、传播对象、传播心理等。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这么一件轶事。曾有人问丘吉尔:“敢问阁下,两分钟演讲,要多少时间准备?”丘吉尔答:“半月。”又问:“五分钟演讲呢?”答:“一星期。”再问:“一个小时呢?”答:“无须准备。”丘吉尔的幽默旨在说明一个道理:演讲要做到言简意赅而且精彩绝非易事,而真正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却无须准备其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明确的学术思想为制高点,没有完整、合理、缜密的结构框架作支撑,没有一年半载的焚膏继晷、篝灯呵冻,要完成这样一项大工程的著作岂不是天方夜谭? 当仔细阅读了整部书稿后,我又产生了第三个感觉:挺实用! 我体会到书中这些历史人物从四个层面教会了我们如何说话:一、要有智慧,二、要明原则,三、要懂策略,四、要重语言。其中第一个层面“要有智慧”显然是重中之重。 我觉得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能做到“先知独见,不惑于事”。 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里说:“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智者虽然身处社会动荡之中,却凭借着眼力见儿,看得早,看得明,不被假象、表象所迷惑。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得到了最准确的体现。 二、能做到“远见未萌,避危无形”。 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有智慧的人对未来具有准确的预测,看问题具有超越常人的眼光,对世事具有透彻的领悟和理解,对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具有深刻的体察。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三、能做到“明辨细别,见微知著”。 《中庸》里说:“慎思之,明辨之。”智者说话,当头脑清醒,可圆通自如,尽得事之体要。智者对现象的观察,对线索的梳理,对逻辑的推断,对规律的把握,善于从相似中寻找差异,从区别中发现联系,从凌乱中找到头绪。从这个角度而言,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 四、能做到“巧妙应变,见机行事”。 杜牧为《孙子》这本书作注时写道:“兵家者流,用智为先。”《鬼谷子》一书有“钓语”一说,清人俞樾解释为:“‘钓语’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在得失和进退之时能敏捷把握并创造机会,巧妙地化解危机。从这个角度而言,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五、能做到“善于倾听,耳聪目明”。 国人常说:“愚者自以为是,智者善听人言。”西人也说:“雄辩是银,倾听是金。”倾听是一门沟通的艺术,也是一种沟通的态度,更是一种沟通的智慧。倾听能帮助表达者看清问题的本质,能帮助表达者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得到了最恰当的体现。 说到智慧,我要说说作者,以及他与我的关系。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读博时,我是他的老师;我在担任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会长和名誉会长时,他担任副秘书长和秘书长。我长他三旬有余,我们曾一路携手同行,为口语传播研究全心全力付出,做了不少事情,包括一起搞科研、做课题。数十年来,他的稳健、踏实、勤奋,特别是他在处世和做学问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能将学理和实践有机嫁接,能将历史和现实巧妙结合,本书的成功付梓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在文章的最后,我倚老卖老提点希望:我想说,因为篇幅的原因,本书的语言资料主要集中在先秦两汉,尚未反映历史的全貌,只能说这是一部“断代史”了。《历史教你说话》的研究还在路上,期盼作者能够进一步扩大历史范围,获得更新、更大的成果! 承蒙重托,认真谈点感受,是为序。 王??群 2020年6月6日
传播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秘书长,福布斯中国年度人气讲师,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口才等级测评项目指导用书作者,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主持人,埃孚欧学院超级演说魔方导师。林毅博士长期从事口语传播与播音主持实践研究,出版有《口才等级测评目标训练指导》等专著。
第一章 语境引导:想要抓住梦的手,必须跟着感觉走 晏婴使楚·拟定准环境 - 003 惠公点穴·话指弱光区 - 008 毛遂自荐·明确大前提 - 013 烛之武退敌·把玩回忆杀 - 018 扁鹊神医·治病遵医嘱 - 023 第二章 语势驱动:明明白白我的心,得用一份真性情 吴起练兵·并用同心句 - 031 弦高犒师·表态铭我心 - 036 公孙弘巧辩·火候需得当 - 042 孙武斩妃·简易口语杀 - 048 谢安护国·云淡配风轻 - 054 第三章 材料变通:光天化日变戏法,套路一茬接一茬 李泌阻焚·举证最大化 - 061 刘邦平叛·把话说清楚 - 066 陈轸就任·学会编故事 - 072 司马光执意·有理伴有据 - 078 冯唐易老·确保真信源 - 084 第四章 辞藻修饰:修辞不在书本里,总有一款适合你 江乙暗讽·引喻出真意 - 091 智瑶水逆·说话积口德 - 096 樊哙救主·千古传金句 - 102 王翦求赏·一语埋乾坤 - 109 申包胥哭嚎·善用副语言 - 115 第五章 能量转化:常理只给常人用,出其不意方成功 乐毅疾书·语音转文字 - 123 黄歇阔论·形式造内容 - 129 鲍叔牙结交·贬己欲抬人 - 136 田穰苴治军·按部不就班 - 142 冯道为官·借力来打力 - 148 第六章 心理揣度: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读懂汝情怀 荆轲刺秦·倾诉心里话 - 157 随何劝降·排解幽患处 - 162 蔺相如夺璧·捅破窗户纸 - 167 田单复国·想要说不要 - 173 夫差求贤·倾听会人心 - 180 第七章 对象创设:一个萝卜一个坑,对的时间对的人 靳尚救友·校准南北极 - 189 朱家侠义·找对代言人 - 195 西门豹治邺·承袭彼之道 - 200 萧何建都·替你说对白 - 206 晁错被诛·在其位谋其言 - 212 第八章 视角选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得有个由头 虞卿神算·厘清逻辑线 - 221 赵穿弑君·引水入沟渠 - 226 甘罗拜相·寻找切入点 - 232 赵匡胤释权·臆断可能性 - 238 卫平占卜·话接平行线 - 244 第九章 策略防备:遇事可以讲气度,坚守原则不含糊 赵括其母·被迫守底线 - 253 子韦观星·捍卫知情权 - 259 主父偃献策·褒贬皆个性 - 265 李广难封·讷言而敏行 - 272 苻健埋祸·避免后遗症 - 280 第十章 人物连载:一波未平一波起,长江前浪也是浪 苏秦合纵(上)·充实素材库 - 287 苏秦合纵(中)·勾勒全景图 - 292 苏秦合纵(下)·轻拍弹力球 - 298 商鞅变法(上)·勘探三生愿 - 305 商鞅变法(下)·理得换心安 –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