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是黎族织锦的简称,包括了“技艺”和“实物”
两个方面。黎锦的传承历史普遍认为有3000多年,但在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2012年起组织的联合
考古调查中,先后在海南陵水自治县的桥山、莲子湾及三亚
市的英墩3处遗址中,发掘出了距今4500多年的陶纺轮……
本书作者与调研团队通过多年的田野考察、文献资料考
据,尤其是对出土文物和传承实物的研究,深入探究了黎锦
的起源、历史及其传承情况。全书分为七个章节,从黎锦的
出土纺轮讲起,详细记录了黎锦的纺、染、织、绣传统技艺、
实物与附着图案,并通过对清代海南图卷和史图博《海南岛
的黎族》的研究,考析了黎族的历史进程以及学术成果。团
队调研了黎锦技艺目前的三位传承人,在调研
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传承人调研手记。本书适合黎锦研究者及“非遗”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牧之,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科建设负责人、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海南省“非遗”项目评审专家。
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国际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展奖6个,在法国和中国举办个人画展17次。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外聘教授或指导研究生、本科生教学。
开篇:远古奏鸣 001
壹 黎锦起源 017
一、普遍认为 019
二、本书观点 022
贰 海南新石器时期遗址与纺轮出土 029
一、桥山遗址出土陶纺轮 030
(一)上方的五个陶纺轮 030
(二)中间的五个陶纺轮 031
(三)下方的五个陶纺轮 032
二、石贡遗址出土陶纺轮 033
三、石纺轮 035
四、纺轮出土与纺织技艺起源 038
叁 黎锦技艺 043
一、原料 044
(一)吉贝 044
(二)其他原料棉 048
(三)棉花种植与粗加工 050
二、纺 060
(一)纺轮纺纱技艺 063
(二)单锭脚踏纺车纺纱技艺 065
(三)导纱技艺 067
三、染 068
(一)染色技艺 068
(二)不同颜色的入染 071
(三)特殊的染色方式:絣染 087
四、织 095
(一)织机类型 095
(二)织布技艺 101
(三)织锦技艺 113
五、绣 127
(一)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129
(二)刺绣的原材料 129
(三)刺绣技艺 131
(四)黎族织绣中的极品:龙被 135
肆#8195; 清代海南图卷 153
一、《琼郡舆地全图》 155
(一)概述 155
(二)图卷上方沿海情况 157
(三)图卷下方沿海情况 161
(四)图卷说明与表现内容 164
二、《琼黎风俗图》 169
(一)主要内容 170
(二)织锦图画 174
(三)生活展示 174
(四)小结 175
三、《琼州海黎图》 178
(一)主要内容 178
(二)图像考据 183
四、《琼黎一览图》 186
(一)主要内容 186
(二)图画解析 189
伍#8195; 史图博与《海南岛的黎族
——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 193
一、史图博 194
(一)经历与贡献 194
(二)史图博与海南 195
二、《海南岛的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 197
(一)基本定位 197
(二)目次介绍 198
(三)正文插图 198
(四)附图中的黎族 200
(五)附图中的黎锦 223
陆#8195; 黎锦代表性传承人 249
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50
(一)容亚美 250
(二)刘香兰 251
(三)符林早 251
二、黎锦人生 252
(一)容亚美:天然手作,黎锦风华 252
(二)刘香兰:心存梦想,放飞希望 271
(三)符林早:东方巾帼,尽显本色 283
三、调研实录 297
(一)走进千家镇永益村:容亚美记行 297
(二)五指山番茅香兰传习所:走访刘香兰 313
(三)东方三月三广场黎锦传习所:符林早访谈 322
柒#8195; 符号与图案 343
一、基本分类 344
(一)常见符号 344
(二)基本特征 358
二、传承与审美 365
(一)五大方言区传承 365
(二)黎锦的形式美 372
(三)黎锦的技艺美 375
参考文献 387
后 记
写在后面:黎锦记忆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