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最早的,而且数量最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的记载。今存本《山海经》,据各家考证,公认是战国时作品,全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各有四篇,另外单独有一篇《海内经》,全书共计十八篇。 《山海经》其中记载植物有254种,加上补遗(不见今本《山海经》,但见录于他书)8种,合共262种。 全书中所记植物名称,虽有262个,如果剔除泛称名,神话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名称外,实有植物名,约215个左右。 《山海经》所记的植物,按《本草》传统的分类,有草类、木类、果类、菜类、米榖类。记载有医药功用的植物是55种,占真实的植物(不包括神话植物等)四分之一。
本书将《山海经》所记载植物,按各卷出现的次序,汇集起来,并标注自然序码,进行诠释的。每个植物诠释时,先列《山海经》各卷所载植物的原文,按《山经》、《海经》次序排列,《山经》又按南、西、北、东、中顺序编排。同一卷《山经》有若干篇者,又按篇目次第分列之。例如卷五中山经,有12篇:分为中山经薄山之首,中次二经,中次三经,……中次十二经。当同一植物见录于各经时,即按上述次序,将其所载同一植物资料,汇集在一起。其次是对植物药名进行诠释。 作者将《山海经》各卷中植物汇集起来并对植物药名进行了诠释,为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史和医药史,提供了是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植物志,也可以说是一部研究我国植物、药物史的、较好的《中国古代植物志》。
中国古书里记载植物最早的,而且数量最多的,要算《诗经》和《山海经》了。《诗经》中所记载的植物,仅记植物名称,没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功用的记载。而《山海经》所记的植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植物形态的描述和药用价值的记载。
如把《山海经》各卷中植物汇集起来,就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植物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植物史和医药史,《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今存本《山海经》,据各家考证,公认是战国时作品,全书分《山经》《海经》两部。《山经》即《五藏山经》5卷,《海经》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各有4卷,另外单独有1卷《海内经》,全书共计18卷。
《山海经》记载有山、水、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神话等资料,其中植物有254种,加上补遗(不见今本《山海经》,但见录于他书)8种,合共262种。从《山海经》各卷所记载植物数量来看,《五藏山经》记载植物最多,约占80%。《海经》记载植物较少,约占20%。
《五藏山经》载植物203味,卷一南山经13味,卷二西山经58味,卷三北山经26味,卷四东山经7味,卷五中山经99味。以中山经记载植物最多。《五藏山经》所记植物,绝大部分是真实植物,很少有神话植物。
《海经》载植物51味,卷六海外南经、卷七海外西经各1味,卷八海外北经五味,卷九海外东经5味,卷十海外南经4味,卷十一海外西经13味,卷十二海内北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没有植物记载,卷十四大荒东经4味,卷十五大荒南经9味,卷十六大荒西经4味,卷十七大荒北经4味,卷十八海内经3味。《海经》所记的植物,其中有不少是神话植物。
在《山海经》所记各种植物中,有不少植物,已不知其为何物了;有不少植物是神话植物;也有些是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还有一些是泛称性名称。
不明的植物,有骨蓉、华草、弞、棷等。
同名异物,例如同一个“条”有三个植物,即柚、韭、[B02A]麻。同一个“穀”有两个同名异物,即构树、粮食。类似此例有芑、[D151]草、无条、丹木等,都有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如白芷称为茝,又名药[D178]。构树,称为穀,又名楮。榆树,称为榆,又名枢。樝,称为柤,或名苴。朱槿,称为扶桑,一名扶木,又名榑木……
泛称植物名,有瓜、甘果、香、禾、谷、百谷、嘉谷、穋(早熟谷物的统称)、膏菽、毒草、冬夏不死草(常绿植物)、乔木、刚木、美木、怪木等。
神话植物,有扶桑、扶木、建木、大木、若木、槃木、木叶、木禾、甘华、甘柤、百果树、三桑、帝女之桑等等。不过,神话植物,也是古人从真实植物中,经过想象和夸张演变而成的。例如扶桑,《本草纲目》释为朱槿,李时珍说:“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树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这就说明神话植物“扶桑”,是从真实植物朱槿,经过想象和夸张编造而成的。
还有些植物,名为树,实际上是珊瑚,如:琅玕树、三株树、玗琪树,都是珊瑚虫分泌出石灰质的骨骼所形成的珊瑚,并非植物。
全书中所记植物名称,虽有262个,如果剔除泛称名、神话植物、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珊瑚等名称外,实有植物名约215个。
在这215个植物名称中,有些名称,在今日看来,只能表示某一类植物的统称,如麻、竹、椶、松、柏、栎、桃、李、杏、梨、枣、杨、柳等,很难看出它们在当时所指的是哪一种具体的植物。
例如:“麻”有桑科植物大麻,荨麻科植物苎麻,锦葵科植物[B02A]麻。而《山海经》讲麻时,就提一个“麻”字,那就很难确定,这个“麻”字,究竟是什么麻了。
《山海经》对植物形态,所记繁简不一,有的记载较详,有的记载简单,多数仅提一个名字而已。
例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堂庭之山,多棪木。”“虖勺之山,其上多梓,其下多荆。”桂、棪、梓、荆等一个字的植物名,只能代某一类植物名称,看不出它所指具体植物是哪一种。
有些植物,也有简单的形态描述和功用记载,例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又如《西山经》云:“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欀木,食之多力。”
有些植物,不仅记载了植物的形态,而且还记述气味,例如《西山经》云:“浮山有草焉,名薰草,臭如蘼芜。”《中山经》:“阳华之山,其草多苦辛……其味酸甘。”
有些植物还记有生长习性,例如《西山经》云:“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
此外,在《山海经》时代,人们对寄生植物也有认识,例如《中山经》云:“衡山,苦山多寓木。”《神农本草经》云:“桑上寄生,一名寓木。”《本草纲目》云:“此木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