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当代战史大师J. F. C.富勒将军的不朽巨著。这部卷帙浩繁的西方战争通史以对西方历史有极重要影响的决定性会战为主结构,详细描述其经过和影响;同时以带有丰富评论的大事记填充过渡,串联起各会战之间的政治发展与战争的由来。会战各章好像海浪的高峰,而大事记则像其间所夹着的低谷,这样高低起伏就形成了3500年的西方战争史。
☆ 3500年历史经典战事全景展示,所谓西方史,主要就是一部战争史。
☆ 全面恢复原书3000余条注释,对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事件增加简要注释,便于理解和延伸阅读。
☆ 对意译、简译部分改为贴近原书本来面目的直译,共修订增加译文近20万字。
从古希腊人的战船到蒙古人的骏马,从滑铁卢的烽烟到中途岛的火焰,人类历史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即使是所谓“罗马和平”与“不列颠和平”的时代,也无不始于战争、终于战争。探寻这种改变部族、国家乃至人类命运的重大活动的规律,就成为古今智者的追求。但军事专业性极强,往往统兵作战者不治史,焚膏继晷者不知兵,像灭东吴的杜预注《左传》,征服高卢的恺撒作《高卢战记》,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而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却正是这样一位既有军旅实际经验,又富理论创新,恰逢世界军事技术与形式大变动、大发展的历史时刻,耗费三十年的时间精力,收集资料,几度修订,终于写成《西洋世界军事史》这样一部伟大的军事历史著作。
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了解数千年来西方战争的发展历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对西方乃至世界历史的理解,毕竟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场战争往往会改变历史的流向,例如希波战争中的萨拉米斯会战和普拉蒂亚会战,富勒就认为“在历史上, 再没有比这两次会战更伟大的,它们好像是两根擎天柱,负起支撑整个西方历史的责任。”
纵观历史,战争“要想当作一个合理的政治工具,一定需要一个合理的政治目的,这个目的要是可以达到,其在战略上应该是具有可能性的。”在富勒看来,很多军事行动最终的失败并不在战场上,而是政治家忘记了战争的政治含义,变成了纯粹毁灭性的屠夫。
从古代到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都是以欧陆为中心,而英国只是一个边缘地区。19世纪,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分别在法德两国各领风骚,英国人似乎仅有执弟子礼的资格。此种趋势一直都无改变,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始出了两位大师,富勒和李德哈特,他们不仅在战略思想领域大放异彩,而且为战争研究开辟了新境界。
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在两人中不仅年长,而且资深,就思想发展而言,实居于领先地位。严格说来,李德哈特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实应归功于富勒的提携指导。他们的关系是在师友之间。有人认为富勒的最大成功即收了李德哈特这样一位信徒,而李德哈特对富勒也推崇备至。两人合作达40年之久,诚可谓学术史中的佳话。
富勒才气纵横,笔扫千军,其一生著作有专著45种,至于论文讲稿更多得不可胜数。但真正具有不朽价值的传世巨著还是首推《西洋世界军事史》。他前后一共花了30多年的时间,始完成此一巨著,其构思之苦,用力之勤, 可以想见。本书所论述始自古希腊罗马,终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贯穿长达3500年的西方历史,真乃洋洋大观。 据权威评论家的共同意见,在战争通史著作中实无出其右者。
几乎所有的战略思想家和名将都无一不重视历史的研究,也无一不认为历史实为研究战争的基础。 甚至还有人说, 不研究历史即不可能了解战争。我个人似乎是很荣幸,因为富勒和李德哈特的思想都是由我引进汉语世界,其主要著作也都是由我译成中文。现在这部军事史巨著能重印出版,更令我感到非常喜悦,所以愿意作一简短序言, 以来说明此书之价值,并告诉有志研究战争和战略的年轻一代,让他们认清这是一部足以奠定治学基础的必读书。
钮先钟
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1878-1966),英国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陆军少将、装甲战理论创始人、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高荣誉——切斯尼金奖获得者,被称作“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富勒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布尔战争,曾在南非、印度、法国等地服役,作为记者报导过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1917年他策划了世界上第一次装甲集群进攻战,德国“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对他极为推崇。富勒著作等身,一生出版图书四十余种,其中不少被英国陆军军事学院用作教科书。
译者简介:
钮先钟(1913-2004),军事学者,翻译作品包括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西洋世界军事史》等在内近九十种。
译序
原序
【第一卷】从萨拉米斯会战到勒班陀会战
导言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一章萨拉米斯会战和普拉蒂亚会战
大事记(一)希腊内部的争雄
第二章叙拉古的围攻和伊哥斯波塔米会战
大事记(二)马其顿的崛起
第三章高加梅拉会战
大事记(三)罗马的兴起和它与迦太基的冲突
第四章米陶拉斯会战和扎玛会战
大事记(四)罗马帝国的兴起
第五章彼得那会战
大事记(五)罗马帝国内部的争霸
第六章迪拉基乌姆的围攻和法萨卢斯会战
大事记(六)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第七章菲利皮会战和亚克兴会战
大事记(七)罗马帝国疆界的建立
第八章托土堡森林会战
大事记(八)罗马的和平
第九章亚得里亚堡会战
大事记(九)民族的迁移
第十章沙隆会战
大事记(十)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
第十一章提卡米仑会战和塔吉那会战
大事记(十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扩张
第十二章君士坦丁堡之围和图尔会战
大事记(十二)西欧帝国主义的再生
第十三章哈斯丁会战
大事记(十三)伊斯兰帝国的衰颓和拜占庭帝国的复兴
第十四章曼齐克特会战
大事记(十四)基督教国家对于伊斯兰教徒的反政
第十五章哈丁会战
大事记(十五)西帝国的瓦解和法英的兴起
第十六章史路伊会战与克雷西会战
大事记(十六)中世纪的瓦解
第十七章奥尔良的解围
大事记(十七)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第十八章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与陷落
大事记(十八)西班牙的再征服和统一
第十九章马拉加的围攻和格拉纳达的征服
大事记(十九)西班牙和奥斯曼两帝国的争雄
第二十章勒班陀会战
【第二卷】从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到滑铁卢会战
大事记(一)英格兰与西班牙的争霸
第一章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
大事记(二)基督世界的分裂
第二章布莱滕费尔德会战和吕岑会战
大事记(三)英国的宪法战争
第三章内斯比会战
大事记(四)法兰西的称雄
第四章布莱尼姆会战
大事记(五)莫斯科帝国的兴起
第五章波尔塔瓦会战
大事记(六)普鲁士的勃兴与扩张
第六章罗斯巴赫会战和鲁腾会战
大事记(七)不列颠帝国在印度的扩张
第七章普拉西会战
大事记(八)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斗争
第八章亚伯拉罕平原会战
大事记(九)美洲殖民地的叛变
第九章萨拉托加的投降
大事记(十)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
第十章切萨皮克会战和约克敦之围
大事记(十一)法国革命的来临
第十一章瓦尔米的炮击
大事记(十二)法英两国间的海上争霸
第十二章特拉法尔加会战
大事记(十三)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一阶段)
第十三章耶拿会战和奥尔施泰德会战
大事记(十四)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二阶段)
第十四章莱比锡会战
大事记(十五)1814年的战役
第十五章滑铁卢会战
【第三卷】从美国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事记(一)工业革命与美洲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一章七日会战
大事记(二)美国内战的进展
第二章维克斯堡的围攻和查塔努加会战
大事记(三)普鲁士的扩张
第三章色当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第四章旅顺港的围攻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
第五章马恩河会战和坦能堡会战
大事记(六)战术上的僵局和目标的改变
第六章沙里拜尔与苏弗拉湾会战
大事记(七)战争的进展(1915—1918)
第七章亚眠会战
大事记(八)意奥之间的斗争
第八章维多利亚威尼托会战
大事记(九)俄国革命
第九章华沙会战
大事记(十)第三帝国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十章第二次色当会战和法兰西的沦亡
大事记(十一)巴巴罗萨作战和租借法案
第十一章莫斯科会战
大事记(十二)苏联问题和战争向太平洋的发展
第十二章中途岛之战
大事记(十三)北非的战争
第十三章阿拉曼会战和突尼斯会战
大事记(十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基础
第十四章斯大林格勒会战
大事记(十五)政治战场与第二战场
第十五章诺曼底会战
大事记(十六)太平洋战争的进展
第十六章莱特湾会战
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