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针对我国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联通主义学习、社会化学习、情境认知与学习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来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新路径、新模式和新策略,提出全新的就业创业教育理论视角,构建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试图将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网络化、情境化、社会化,并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网络化、情境化、社会化三化一体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由抽象过渡到具体。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需求调研分析、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设计性研究、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评价、总结与反思。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就业处、创业教育学院等负责学生就业创业的老师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用书,以及创业人员的辅助读物。
依托支持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元平台进行,并且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对比实验来不断修正和完善模式并验证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设计性实验旨在对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修正与改进,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以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三轮设计性实验,通过对学习内容单元、学习互动活动、角色参与、学习流程、社会性知识网络(环境),以及职业情境共同体的设计来促进就业指导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在线观察、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社会人士的参与情况进行有效收集和分析。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入学率不断提高,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而毕业生就业困难、岗位适应性差的问题愈发显著,这已成为政府、社会、家庭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作为就业出口的直接接触者和把关者的高校,首当其冲地承担起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多年来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里的就业指导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作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是求贤若渴,许多用人单位难以如愿招聘到所需人才。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职业信息不匹配、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不匹配、职业期望与职场现状不匹配。造成这些不匹配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在校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不深入,职业社会关系不广泛,对职业的理解和体验不精准。高校就业指导如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准确体验未来职业情境,加深社会交往、互动机会,建立广泛的职业社会人际网络,终实现人职匹配的就业效果?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不能只是高校在唱独角戏,应该由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全方位参与,共同来演绎完成。就业指导网络化、情境化、社会化将成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本书尝试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角度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试图将就业指导网络化、情境化、社会化以解决上述问题。由知识和人共同构成的网络即社会性知识网络,它是在人与知识交互中建立深度关系并互动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社会性知识网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物化资源,同时还能为其寻找到对应的人力资源。根据社会性知识网络联通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搭建丰富的人力资源网络,由全社会共同组建就业指导知识体系,创设职业情境,更新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职业分析。在这个网络下,每一个人力资源都可以被学生挖掘到,并且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联通,即通过知识的连接,进一步展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社会关系网络。
本书将网络化、情境化、社会化三化一体的就业指导模式由抽象过渡到具体。在职业生涯、联通主义学习、社会化学习、情境认知与学习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学习的研究视角来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新路径、新模式和新策略。本书共开展四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需求调研分析;②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③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基于设计的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就业指导模式;④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效果验证。
本书依托支持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元平台进行,并且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对比实验来不断修正和完善模式并验证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设计性实验旨在对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修正与改进,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以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三轮设计性实验,历时 6 个月,通过对学习内容单元、学习互动活动、角色参与、学习流程、社会性知识网络(环境),以及职业情境共同体的设计来促进就业指导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在线观察、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社会人士的参与情况进行有效收集和分析。首轮实验建立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为主导,发动社会人员协同建设课程、批阅作业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程学习,初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发现相关问题,旨在实现就业知识协同共建;第二轮实验主要构建以岗位群为基本方向的职业情境共同体,以就业指导教师为引导,发起职业类相关话题、活动,以社会职业人为主要贡献者展开主题分享、讨论,营造职业环境,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参与讨论体验真实职业情境,并进一步改进模式,提高全员参与度,旨在创设职业情境;第三轮实验构建社会关系网络,根据求职目标设定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导进行自主学习,增加学习同伴、领域专家、职业群社区等智能推送服务,强化学生主动挖掘社会资源,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逐步提高社会化学习的参与度、互动度、自发学习特征,旨在建立学生个人社会关系网。经过三轮迭代实验,逐步修正了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就业指导模式的框架,完善了就业指导网络课程的实施策略,确立了三大网络的构建原则,制定了促进社会化参与的机制,丰富了社会关系网络的搭建平台。对比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组(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就业指导课)和对照组(传统就业指导课)的比较分析,分别从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认知能力、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验证社会性知识网络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本书创新点在于:①把社会性知识网络的社会化学习范式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构建社会性知识网络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建了该模式下的三大核心网络:生涯与就业知识网络、职业情境认知网络、求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就业知识网络人与内容的连接构建职业情境认知网络和求职社会关系网,又通过人与人交互后的创造,使就业知识网络不断进化、更新和生成,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生态系统。该模式突破了传统就业指导的管理模式、指导模式和服务模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化、情境化和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②本书研究实现了学生、高校、社会、政府四方联动共同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开发了基于社会化学习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新形态课程,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匮乏、职业信息掌握有限、招聘经验不足的现状;搭建高校与社会人员共建就业指导内容的平台,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解决了大学生缺少职业认知、缺乏职业体验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为大学生搭建了入职前了解职业环境的平台。
针对本书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做到:继续拓展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就业指导内容,如职业咨询、创业指导等,进一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制定社会专家常态参与机制,提高社会专家的就业指导参与度和活跃度;设计促进高校教师与社会职业人交互的活动和策略,提高就业知识的协同共建和职业情境构建的层次水平;尝试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就业指导与传统就业指导混合就业指导模式,取长补短,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本书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的大力支持。项目基金来源主要来自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高职院校三阶梯式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G2002;吉林省十三五社科项目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0838SK;吉林省十三五就业专项情境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91077JY。
编 者
2020 年 11 月
周琳,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职称副教授,现就职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学院,所属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篇,主持参与省级科研课题9项,出版专著1部,技术成果1项。 陈旭,硕士学历,职称讲师,现任职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咨询,职业心理学,创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