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工具手册》是一本工具手册,介绍70种常用设计思维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设计思维工具手册》,读者能够了解设计工具及工具背后的思维方式,增加思考路径的候选量,拓展思考的广度,提升设计思考能力,项目设计顺利进行。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工具手册的使用方法。第2~6章,按照设计思维的共情(Empathy)、定义(define)、创想(ideation)、原型(Prototype)和测试(Test)五个阶段,列举了适合每个阶段使用的工具。第7章以工作坊等设计活动为例,介绍工具组合使用的方法。
《设计思维工具手册》适合作为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从业者的参考读物,帮助相关设计者拓宽思路,帮助设计活动的规划人员规划流程。
《设计思维工具手册》整理归纳了常用的设计思维工具作为参考,支持设计以及其他学科背景创新者查阅和使用。《设计思维工具手册》引入了70种设计思维工具,覆盖的设计领域非常全面,从前期调研到后期结果产出,展现出不同设计阶段的思维特色。《设计思维工具手册》中的工具既能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又可以督促实践;既可以发散思维又能够收拢创意。
■ 设计思维历史
设计思维源自多领域的创新实践,其目标是为我们解决人类、科技、产业和社会创新发展所遇到的挑战性和共性的抗解问题。它不单纯是一种思维或者工具,而是一整套对待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回顾设计发展的历史,设计思维的概念一直在演进,经历了从设计科学、思考的方式到设计师思考方式的转变,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运用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设计思维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和60年代。在那个需要急速应对环境变化的时代,人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过程来理解设计,努力在设计领域发展出一门科学。英国开放大学名誉教授奈杰尔?克罗斯(Nigel Cross)阐释了科学设计的概念。富勒(Fuller)呼吁在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一场设计科学革命,以克服他认为政治和经济无法解决的人类和环境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霍斯特?里特尔(Horst Rittel)提出设计思维的核心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正是因为这些复杂和多维的问题,人们需要一种协作方法,包括深入理解人类。
20世纪70-80年代,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在《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将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或思维方式,将设计定义为:每个人都会设计出旨在将现有情况转变为情况的行动方案。他提出的快速原型设计和观察测试,构成了典型的设计思维过程的主要阶段。艺术家兼工程师罗伯特?H. 麦金(Robert H. McKim),专注于视觉思维对事物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更全面的问题解决形式是设计思维方法的基础。1987年,哈佛大学城市设计项目主任彼得?罗(Peter Rowe)在他的著作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中介绍了建筑设计师如何通过调查来处理任务。设计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个专业领域进行着它的旅程。
1991年,设计顾问咨询公司IDEO开发了客户友好型术语、步骤和工具包,使那些没有设计基础的人能够快速轻松地适应设计流程。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设计学院院长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在文章中讨论了设计思维的起源。他宣称:设计思维是整合这些高度专业化知识领域的方法,能够让我们从整体角度面对新的问题。2008年,IDEO总裁提姆?布朗(Tim Brown)发表了有关设计思维的文章,标志着设计思维成功跨越了设计、商业和科技等领域,设计作为一整套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案被更多人接受。2015年,《哈佛商业周刊》(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又刊发了提姆?布朗与罗杰?马丁(Roger Martin)合作撰写的题为《设计2.0》的文章,进一步将设计思维引入用户体验、战略及复杂的系统中。
■ 设计思维定义
设计及其设计思维的发展不是完全线性的,不是的替代过去的,而是一个融汇的过程。作为近年来的流行词,设计思维在商业、教育、公益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 年代提出该概念之后,设计思维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丰富,国际上对设计思维的概念并不存在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思维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维基百科定义:设计思维是一个以人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提姆?布朗认为: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创新方法,它从设计师的工具包中汲取了灵感,将人的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商业成功的需求整合在一起。
美国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认为:设计思维具有以人为本及早失败跨域团队合作做中学习同理心和快速制作原型等特征。在由作者主持编撰,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设计思维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发布的《2019设计思维蓝皮书》中,汇集了国内各界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将设计思维的特点汇聚在能力属性、整合属性、工具属性、未来属性以及其他属性这五个方面。设计思维的能力属性在同理心、以人为本、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涵上,又增添了内驱力、探索能力、创造力、创意自信力等特征; 整合属性不仅综合考虑所有学科及领域资源信息的整合、还包括创新者的综合性能力整合,不仅需要专业的深度,还要有横向的贯通性;工具属性认为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塑形思维的工具,还具有具象性、引导性、加速性、节奏性的特征;未来属性是从原有到未来,提升人类对未知且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的适应性,同时也是人类未来价值和竞争力的体现;设计思维的其他属性则包括视觉化表达和社会公益性这两种新的解读。
设计思维是面向跨领域创新者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创新创业的浪潮推动了设计思维的广泛传播。在创新团队中,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和落地,需要设计者早期参与到产品开发中,这一趋势也促进了设计思维的传播和应用。有价值的创新需要结合未来发展趋势,需要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两者整合,并依托科技创新的可实现性,这就是设计思维所提倡的跨学科创新模式。设计思维是通过以人文本的视角看问题的,人是核心。当下的创新活动是技术、市场、场景与人的结合,越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创新者就越会知道问题在哪里。同时,更多元的参与者的共创,能够更全面地找到解决方案。设计思维中的原型是沟通媒介,它在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中形成了共通的语言。体验原型因为支持目标用户的可用性和体验测试,从而实现进一步的迭代和开发;另外,在未来趋势的探索中,原型将成为叙事载体,塑造未来场景的同时也引发反思。具有设计思维能力的实践者往往乐于团队合作和发展领导力,乐于处理复杂的问题并探索未知。他们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去参与到有挑战性的项目中,在未来创新活动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 如何使用《设计思维工具手册》
设计思维工具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设计方法和实践路径,也是创新者的能力塑造工具。《设计思维工具手册》整理归纳了常用的设计思维工具作为参考,支持设计以及其他学科背景创新者查阅和使用。《设计思维工具手册》引入了70种设计思维工具,覆盖的设计领域非常全面,从前期调研到后期结果产出,展现出不同设计阶段的思维特色。书中的工具既能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又可以督促实践;既可以发散思维又能够收拢创意。作者综合领域内前沿学者的研究成果,带领读者在设计思维的世界一探究竟。《设计思维工具手册》清晰地展现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对设计思维工具的理解和探索,读者可以从书中的文字和配图里看到团队成员对设计思维工具的运用和解读。采用图文相配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鲜活的插图和影像揭示设计世界的奥妙。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在书中查找、选择、使用适合的设计工具,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设计思维工具不仅能够在团队内引起思考,导向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能激发创意与团队活力,展现设计的魅力。我们希望《设计思维工具手册》能够被简捷和高效使用,为不同领域的创新者提供知识支持。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思维工具手册》内容,并能将设计思维带入真正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演示视频、插图和照片,用来说明每个工具使用前所需的准备工作、流程与步骤和终效果。
学习的好方式就是再传授。无论你是专业的创新设计者,还是跨专业人员,我们都期待你在后续工作中使用《设计思维工具手册》所提供的工具,同时传授给你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同尝试。相信你们可以激发出更多集体智慧的火花!
如果你们在设计思维工具的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感想,都欢迎反馈给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学习、检验设计思维工具 。
《设计思维工具手册》参考文献可扫描右方二维码。
付志勇 夏晴
付志勇
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长聘副教授。目前任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秘书长,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会长,主要承担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研究关注于设计未来与创新工具、人本城市与服务设计等领域。多次任职国际会议ACM SIGCHI和HCII组委会。
夏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曾就职苏州大学传媒学院。2012年参与美国华盛顿大学World Lab暑期工作坊,曾在美国微软Design Expo进行设计作品发表。2013年共同发起和组织Designow设计创新工作坊。2018年参与策划和组织Design 3.0国际会议,2020年参与组织设计未来在线国际会议,在HCII、IASDR等国际会议上多次发表论文。
第1章 关于设计思维工具的几个问题 001
1. 设计思维工具的本质是什么 002
2. 为什么使用设计思维工具 002
3. 什么时候使用设计思维工具 003
4. 如何选择适合的设计思维工具 003
5. 如何改造/创造设计思维工具 004
6. 如何看待工具的使用 005
第2章 共情:不是想象,是成为 007
次级研究 008
利益相关人 010
观察法 013
用户观察法 014
影形法 018
隐蔽观察法 020
模拟练习法 022
访谈法 025
用户访谈 026
街头拦访 030
焦点小组 032
开端话题 036
带领导游 038
问卷法 040
众包 044
涂鸦墙 046
个人清单 048
日记研究 050
文化探针 052
卡片分类 054
第3章 定义:这个靶子,就是痛点 057
典型用户 058
移情图 060
用户旅程图 062
POV 064
5W1H 066
HMW 068
情绪板 070
设计简报 072
价值主张画布 074
第4章 创想:爆炸吧!点子 077
头脑风暴 078
世界咖啡厅 080
六顶思考帽 082
思维导图 084
莲花图 086
快速约会 088
姻亲图 092
鱼骨图 094
混搭设计 096
快速创意生成器 098
奔驰法 100
挑衅法 102
SWOT模型 104
商业模式画布 106
精益画布 110
PEST模型 112
点投票 114
百元测试 116
22矩阵 118
How-Now-Wow矩阵 120
第5章 原型:粗糙,但鲜活的初代 123
快速原型 124
明日头条 126
故事板 128
纸板原型 130
纸面原型 132
概念视频 134
角色扮演 136
幕后模拟 138
商业折纸 140
服务蓝图 142
技术文档 144
第6章 测试:这是你想要的吗 147
概念评估 148
反馈捕捉网格 150
5s测试 152
眼动追踪 154
A/B测试 156
启发式评估 158
可用性测试 160
5E模型 162
价值机会分析 164
语义差异量表 166
净推荐值 168
情书与分手信 170
第7章 这是你点的工具套餐 173
反思与意义 182
结语 185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