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5 元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第2辑
- 作者:(明)凌濛初 著,李晔 等注释
- 出版时间:2012/5/1
- ISBN:9787539170060
- 出 版 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中图法分类:I242.3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二拍”是我国古典小说*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两部话本小说集,正如现代的短篇小说集。其特点是容量小,篇幅短。尽管如此,短篇小说仍然可以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或主要人物某一阶段的经历、遭遇,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来,形象地提出和回答现实生活中某一重大问题。凌氏的一拍再拍,不仅忠实地履行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客观上也把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拍”之前,虽有冯梦龙的“三言
”,但冯氏基本上是整理加工宋、元、明三代的“词话”,较之凌檬初自创的“二拍”,后者在艺术风格上更趋一致,更显成熟,可谓开一代先河。
“二拍”所述故事计80篇,其中绝大部分围绕好货与好色两大主题,恰如资本主义之金钱与美女。资本主义较封建社会,其进步在干个性与人性挣脱封建羁绊,其落后在于私欲的膨胀与放荡。可见资本主义对封建的解放之局限和不彻底性。过去很多人将凌氏的“二拍”视作异端,显然有失偏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批判地继承,历来是对文化遗产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相信读者必各有所悟。
《二拍精华》作者为明末清初的凌漾初,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收录的作品,或者是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或者是依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结晶。
《二拍精华》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涉及男女自由恋爱、商人、社会、官员等内容,基本上每章都要讲说一个道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世情,反映了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意识;有的是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还有许多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黑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二拍精华》以中华书局2009年简体横排尚友堂刊本为底本,辅助参考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万元楼本和同文堂本。我们从《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七十八篇白话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年读者阅读的较有代表性的四十一篇小说,进行了校勘,并对阅读有障碍的字、词进行了注音和注释。
李晔、秦曰龙
“二拍”作者为明末清初的凌漾初,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收录的作品,或者是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或者是依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结晶。它与明代冯梦龙整理、编订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并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凌濛初和“二拍”
凌濛初,生于1580年,卒于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厍(an),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
据《浙江通志》记载,凌家祖先世代为官。祖父凌约言,是嘉靖十九年进士,叔父凌稚隆,父亲凌迪知,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的父叔辈从事编刻事业,为当时颇富盛名的书刻家。凌漾初十二岁时入学为补弟子员,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膳生,以后科场一直不顺利,五中副车,郁郁不得志。五十五岁时,以副贡授上海县丞,管理海防事务,任职期间曾经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1642
),六十三岁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廉政清明,离任前“卧辙攀辕,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
时值李自成起义,清将何腾蛟备兵于淮、徐一带,慕凌潆初才名,征于幕下。凌漾初进献“剿寇十策”,后来又趁农民军新败之机,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立下功劳,授为楚中监军佥事。凌漾初未赴任,仍留驻房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进逼徐州,凌漾初在房村被李自成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吐血而死,享年六十五岁。
凌濛初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多,小说、诗歌、戏剧、传奇、文学评论、史传、戏曲等领域都有所涉及,而“二拍”为著名。
《初刻拍案惊奇》出版于崇祯元年(1628),较《醒世恒言》晚一年,收录四十篇作品;《二刻拍案惊奇》刊于崇祯五年(1632),也收有作品四十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重复,而卷四十又是《宋公明闹元宵》的杂剧,故而,“二拍”实际收录拟话本小说七十八篇。与“三言”
不同,“二拍” 的突出特点便是这些作品是为“肆中人”讲说故事需要而应制创作出来的。
所述故事多半不是来自现实生活,但来源均有所本,只是作者做了很大程度的加工:“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序》),“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因此,“二拍”基本上已经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创作专集。相比较而言,凌濛初也是中国创作拟话本小说多的一个作家。
“二拍”的成就和局限
“二拍”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涉及男女自由恋爱、商人、社会、官员等内容,基本上每章都要讲说一个道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世情,反映了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意识;有的是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还有许多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黑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而言之: 首先“二拍”主要描写世情,但更多地突出了对社会弊病,尤其是对封建官吏的抨击、批判。
如对封建统治阶级贪婪凶残、荒淫好色的暴露。在《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里,通过狰狞贪婪的杨佥宪和狠心夺产的张廪生这两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的本质。杨巡道为官时“又贪又酷,又不讲体面”,“除了银子,再无药医的”;罢官回家后,
“私下养着剧盗三十余人,在外庄听用,但是掳掠来的,与他平分”。本为云南廪生的张寅,为了独霸兄弟家产,曾送杨巡道五百两银子,讲好“若有不妥,不动分文”。由于削官,杨巡道不但没能替张廪生办成事,反而把银子窝回了老家,而且竟然把讨要银钱的张廪生主仆五人全都杀死。《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里写常州贪婪卑劣的柳太守,为胁取寺中收藏价值千金的白香山手抄金刚经,竟嘱盗诬攀某寺为窝藏盗犯之所,对住持多方迫害。《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中,提点刑狱使者浑耀闻知住持法轮藏了他人宝镜发了财,为夺得宝镜,他用尽各种威逼手段,直至把住持活活打死。在《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中作者议论说:“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受投献,窝赃私,无所不为,百姓不敢声冤,官司不敢盘问,难道不是大盗?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作者出于对贪官酷吏的愤恨,常常将贪官与盗贼相比评。这样的作品在以前的小说中较为罕见,很能反映出明末社会腐败的吏治现实。
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更是将讽刺的笔触指向了理学大师朱熹。小说讲述朱夫子居官时做下的两庄错案,在小民“多占”富户墓地案里主观行事,黑白颠倒;担任浙东提举时,睚眦计较,听说台州太守唐仲友讽刺自己不识字,怀恨在心,严刑拷打妓女严蕊,逼其招供与唐太守的奸情,但严氏女不肯信口诬蔑,拒不屈招。文中说:“后人评论这个严蕊,乃是真正讲得道学的。”与“大贤”、“正派”化身的“道学先生”对比鲜明。
其次,“二拍”里描写婚恋爱情的作品,蕴含了一些新的思想因素,对封建社会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对不道德的婚姻进行了贬斥,同时表达了“爱情婚姻生活中男女平等”的思想。
如《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描写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和金定结合,后来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找到了翠翠,却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没奈何后双双殉情。在凌濛初笔下,翠翠是一个天资聪颖、饱读诗书、轻财重情,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具有一定反抗精神的妇女;而金定则聪明俊雅、知书达理、有情有义。两个人的结局固然悲伤,但二人对美好感情的痴情与赤诚,又让多少人为之叹息。而在《满少卿饥附饱飚
焦文姬生仇死报》中,讲述了满少卿富贵之后抛弃了原来妻子,终得到报应,被焦文姬鬼魂活捉、七窍流血而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负心男子绝不同情的态度,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候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作者议论说:“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到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到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人愈加放肆,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更是讲述了已婚女人可以进行二次选择的故事。《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中围棋高手周国能凭借高超的棋艺赢得美满婚姻,提出了志同道合为男女择偶标准的观点。这些恐怕都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潮观念的反映。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里的女主人公,对父母从势利观点出发的悔盟迫嫁行为坚决抗争,终于实现了与心爱未婚夫结合的美好愿望。《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中,贾闺娘与孙小官相爱,却遭到母亲横加干涉,后来经过好笑的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通闺闼坚心灯火
闹囹圄捷报旗铃》、《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等篇,并未对大胆追求幸福爱情、享受男欢女爱的女主人公视之以“荡妇”,而是倾注了同情与赞赏。“二拍”,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表现了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
再次,许多作品正面描写了明代市民的商业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利润、发财致富的社会愿望。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写商人泛海经商的故事。
主人公文若虚,由于国内经商破产,在-一一次偶然和其他商人出海经商时,只竟然赚了八百多两银子。回来的路上,又在一个荒岛拣到珍宝,大发横财,成了一个大富商。联系明代中叶后商人要求开放“海禁”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作品对商人到海外进取冒险的精神予以赞美。《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记载了陈大郎暖人饥寒,终有善报的故事。在该篇“头回”中,王生两次贩物被劫,使他对出外经商失去信心,但婶母却一再鼓励他:“不可因此两番,坠了家传行业”,终贸易成功。《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写徽州商人程宰因经商失败,“怕归来受人笑话”而流落关外,后来为海神垂爱,先后通过囤积药材、丝绸和粗布发了大财,反映了商人的致富愿望。海神“人弃我堪取,奇赢自可居”的指点,表现了商人的精神世界和经营准则。这些对商人与商业活动描写的作品,视经商为正道,认为商人地位要高于文人,赞扬了人们通过勤奋挣钱、经商致富,这些在之前的小说作品中实属少见,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里是一种进步,表现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较为强烈的时代气息。
“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头回”中讲一个妇人受商人帮助救夫,在答谢商人一刹那,商人卧室墙倒的故事。要不是因为出来答谢妇人,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在《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等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这种善有善报,奉劝世人多行善事的教谕在“二拍”展现的比较充分。
“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白话语言通俗自然、活泼传神,叙事也较为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就总体的艺术魅力而言,“二拍”比“三言”要逊色得多,其叙述重点在于讲故事,主要是寓社会教化于其中,说教倾向比较明显,故而没有塑造出“三言”中有血有肉的蒋兴哥、善良诚实的施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忠于爱情誓死靡它的妓女苏三等那么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对人物心理刻画也不够细致。有些作品,消极、落后的成分比较多,露骨的色情描写也比较明显,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和宿命论思想也很突出。这是“二拍”的历史局限,需要我们在阅读时鉴别、批判的。
“二拍”选注说明
作为一部以白话写作的较具影响力的通俗小说,“二拍”长期以来受到了读者关注,出现了数种普及性或研究性的译注本、选注本。本书以中华书局2009年简体横排尚友堂刊本为底本,辅助参考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万元楼本和同文堂本。我们从《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七十八篇白话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年读者阅读的较有代表性的四十一篇小说,进行了校勘,并对阅读有障碍的字、词进行了注音和注释。注音、注释主要参考了《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中华大字典》等语文工具书。特此说明。
2011年9月30日于杂而不实夯行斋
初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第 二 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
第 三 卷 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踪村酒肆
第 四 卷 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岗纵谭侠
第 五 卷 感神媒张德容遇虎 凑吉日裴越客乘龙
第 六 卷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第 七 卷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 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第 八 卷 乌将军一饭必酬陈 大郎三人重会
第 九 卷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清安寺夫妇笑啼缘
第 十 卷 韩秀才乘乱聘娇妻 吴太守怜才主姻簿
第十一卷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第十二卷 陶家翁大雨留宾 蒋震卿片言得妇
第十三卷 赵六老舐犊丧残生 张知县诛枭成铁案
第十四卷 酒谋财于郊肆恶 鬼对案杨化借尸
第十五卷 卫朝奉狠心盘贵产 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第十六卷 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第十七卷 西山观设策度亡魂 开封府备棺追活命
第十八卷 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
第十九卷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第二十九卷 通闺闼坚心灯火 闹囹圄捷报旗铃
第三十一卷 何道士因术成奸 周经历因奸破贼
二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第 二 卷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第 三 卷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第 四 卷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第 五 卷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
第 六 卷 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
第 七 卷 吕使君情媾宦家妻 吴太守义配儒门女
第 八 卷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第 九 卷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梅香认合玉蟾蜍
第 十 卷 赵五虎合计挑家衅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第十一卷 满少卿饥附饱扬 焦文姬生仇死报
第十二卷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第十四卷 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
第十五卷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
第十七卷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第二十三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第三十五卷 错调情贾母詈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
第三十六卷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第三十七卷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第三十八卷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第三十九卷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