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理论,在阐
述唐代四川地区行政区划演变、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农业历史发展的
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探讨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
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本书首先从农业物质生产资源、劳动力资源、
农业生产技术资源三个层面,着力解析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内
在动力;其次,选取历代文献着重记载的扬一益二别籍异
财俗好娱乐以及和同为一家等四川地区特有的社会现
象,全面考察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双重互动下所
折射出的内在合理性。
目前学界对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通史、断
代史论著和农业专题对问题的涉猎以及四川区域史的研究三个方
面。这种以感性层面陈述式的具体性解释虽然能够反映出唐代四川
地区农业发展的概貌,却不能准确地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农业自
身发展衍变及其促进社会变迁的客体性实践进程中所折射出的内
在合理性。本书将二者联系起来考察,从理性层面阐释唐代四川地
区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相统一的辩证命
题。
序
天府农耕文明的悠久历程和辉煌成就
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历史文化富有特色、成就卓
越、贡献巨大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四川给予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众多贡献中,四川的农业无疑是其
中值得称道者之一。
翻开中国的地理版图,从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看,巴蜀地区地处秦岭以南,长江上游,地形地貌多样,
土壤种类繁多,据1980年1985年普查,四川全省土壤就有18类,其中尤以紫色土(水稻土的主要母土)、
水稻土面积,其次为黄壤,再次为石灰(岩)土。前二者适宜农业种植,尤其适宜水稻。其余土壤区,
也有数量可观的耕地。以上土地资源的多样性,为巴蜀地区农业及其多种生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优
越的自然条件。尤其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平原、丘陵、山区坝子和河流台地土壤肥沃,农业起
源早而发展历程悠久。
就巴蜀农业起源而言,迄今由于学术资料不足,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如前所述,巴蜀地
区具有农业发生发展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学界早就对此形成共识。国际著名农史学家瓦维洛夫
研究认为,中国是世界八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杰出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根据瓦氏的经典著作明确
指出:
瓦维洛夫主张:(上述世界八大农业起源中心中)也是早的中心是中国中部、西部的山区以及
附近的低地。他所指的是湖北西部到四川西部的山区及附近的低地。
湖北西部到四川西部的山区及附近的低地,正是上古巴蜀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史学大师蒙文通先
生早年论及巴蜀地区农业起源问题时,也引述指出:
近时有研究中国农业史的科学家认为,中国农业在古代是从三个地区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是关中,
一个是黄河下游,在长江流域则是从蜀开始的。
上述诸说所据,虽主要只是植物学及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但所论却有筚路蓝缕的重要开创意义。考
古发掘和研究已经揭示,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之初,原始农业在我国境内南北都开始起源,
进而形成长江中下游的水田农业起源中心和以黄河中游为主的旱地农业起源中心,并逐步发展出主要是南
方的稻作农业体系,和主要是北方的粟作农业体系。同时,东亚大陆南北之间粟作和稻作体系并存过渡的
情形也很早就大范围出现。巴蜀地区尤其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的青藏高原东侧,既可通过峡江地区与长
江中游地区相联系,也可通过源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嘉陵江、汉江水系河谷与黄河上、中游广大地区
发生联系,因而有学者指出其史前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南北中介和交替的两元特点,这就使得粟作农业和稻
作农业都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传播影响到巴蜀地区,由此开启了四川或曰巴蜀地区农业文明悠久的
发展历程。
四川农业文明史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繁荣期和平缓期。
个繁荣期是先秦的古蜀文明时期。此期的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继新石
器时代晚期宝墩文化以来经历长足发展,达到了上古区域文明的高峰,其集中代表即成都平原上的三星
堆金沙遗址及其大量精美绝伦的金器、铜器、玉器等,号称20世纪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无疑也是
上古世界灿烂的青铜文明之一。
紧随其后的第二个繁荣期是秦汉时期。公元前316年秦举巴蜀之后,一方面用几十年平息了动荡,重
建并稳定了统治秩序;一方面抓紧陆续开展大规模建设,包括在成都、郫、临邛和江州等地大兴土木兴建
城垣,大规模进行修筑蜀道、五尺道等交通建设,尤其是在巴蜀地区普遍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其典型即举
世闻名的都江堰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都江堰大型水利体系的兴建,使得成都平原及其周边浅丘地区至迟
在汉代就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促进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极大发展和繁荣。
第三个繁荣期是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隋唐巴蜀地区农耕文明继魏晋南北朝动荡分裂的低谷之后,在大
一统格局下重新走向复兴,并在入唐以后长期较为安稳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趋于繁荣。
唐代巴蜀大兴水利,不仅旧有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灌溉体系得到修缮和进一步的提升扩展,而且增加了若
干新的水利设施,以至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地享有人富粟多土腴谷羡之誉,史称扬一益
二,这是盆地西部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明证。到宋代,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更上层楼,人口
迅速增加,到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越过千万大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区域经济
社会的空前昌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巴蜀农业尤其是农田水利事业继续发展。由于岁修制度进一步完
善,影响整个川西平原以至周邻浅丘地区的大型综合性水利都江堰工程体系,不仅功能继续维持,而且效
益提升,农业经济迅速高涨。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除了以上三个繁荣期外,魏晋南北朝和元明清时期是巴蜀农耕文明的低谷或平缓期。但即使处于相对
低缓时期,巴蜀作为重要农业区,仍然在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影响。即使在遭受严重的天灾人祸之后,
农业和整个农耕文明仍然循曲折的路径顽强地恢复发展起来,在全国格局中基本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关中、蜀中等几个地方号称天府,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桂冠,但中古以后终只
有巴蜀地区保留了这一美誉,并非偶然。由此提示我们,古代四川或曰巴蜀的农业和农耕文明,无论从区
域还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着眼,都是极有学术意义的研究课题。
李钊博士的《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一书,正是这一研究领域中颇为厚重的成果之一;
而从区域农业与社会的互动展开探索,亦正好切中农耕文明研究的特质,可谓非常有学术意义的视角。李
钊硕士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有渊源,师从著名隋唐史和经济史研究学者谢元鲁先生。在其
考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随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建议他将隋唐史和巴蜀文化相结合,探究唐代巴蜀
经济文化的地域特质及其自身演变的内在机理,后形成了《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这一博
士学位论文选题。该选题立足于巴蜀农耕文明第三个繁荣期的上升阶段唐代,探究其农业发展与社会
变迁的内在关系,颇具学术价值和史鉴意义。
在以农立国的我国传统社会,农业是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在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由于自然地理环境
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国家统一的农业政策和近乎相同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并不必然
形成等同的农业发展水平,这就造成了我国传统社会农业发展和社会变迁虽然总体上呈现出共时性,但区
域发展却颇为不平衡的显著特征。有唐一代,从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来看,除却统一的农业政策和近乎相
同的农业生产技术,四川地区农业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无法与地理范围更为广阔、人口数量更为众多
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两大区域相比,但四川地区却能发展成为与上述两大区域并列的全国三大农业
生产区之一,并成为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后方和王业之基。探讨这一引人瞩目的历史表象及其
原因,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见于一些通史、
断代史论著和农业史专论以及巴蜀区域史研究之中,虽然能够反映出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概貌,但还
不能准确地说明此期四川农业自身发展演变及其促进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所折射出的内在合理性。唯有
将二者联系起来考察,才能从理性和史实层面阐释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
相统一的辩证命题。
另外,课题的选择具有学术和时代意义上的双重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必须着力解决好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中西部地域构成中,成渝两地是西部尤其大西南区域
发展的龙头所在。2020年初,国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为继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
之后第四个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此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但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作为第四极与其他三个区域增长极相比,在经济总量占比、科技创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程度
等方面,都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从历史中,尤其是从农业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汲取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历史上的借鉴、学术上的支持和
理论上的思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以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为个案,试图从历史视角来
分析我国传统社会区域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演变机理,既具有学术创新的典型意义,也可以较为系统地
总结有关历史经验教训,以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提供参考。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首先从农业物质生
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生产技术资源三个层面,着力解析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
以唐代时人及后世文献不吝笔墨广为记载的扬一益二别籍异财俗好娱乐以及和同为一家等
唐代四川地区特有的历史现象为例,从社会经济结构、家庭组织结构、社会生活及民族交融等诸领域,全
面考察了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双重互动下所折射出的内在合理性。
李钊随我就学四年,身荷在职攻读学位的双重压力,但始终保持坚定的向学之志、强烈的问题意识和
饱满的职业热忱,学业、工作两不误,可谓天道酬勤。作为西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的系主任,他工作繁
忙,与同事一道兢兢业业,辛勤教书育人,历年已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输送了近百名
硕士、博士生,桃李丰硕,敬业与奉献精神令人感佩。
《唐代四川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由李钊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而成。通观全书,
其主要观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其基本论证体系既有精心设计、严密周延的逻辑脉络,也大体合乎研究
对象的社会历史实际,成绩可喜。本书的出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唐代四川地区农业研究的不足,为
考察我国传统社会区域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提供一个有新意的学术个案,同时亦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思考。当然,学术没有止境,书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若干不足,尚祈读者批评指
正。
彭邦本
2021年6月于四川大学竹林村
李钊,1972年10月生,山东泰安人,历史学博士,西华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大学优秀教师,复
旦大学访问学者,郫都区川西林盘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先
后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获中国史硕士、博士学位,参
与国家社科项目2项,主持省厅级重点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横向
课题32项;主要研究方向:隋唐史、巴蜀文化;出版专著(含编
著)5部,在《西南民族大学》(社科版)、《中华文化论坛》等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CONTENTS
绪论1
节问题的提出与学界研究现状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学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23
第二节研究目的、理论、方法与创新之处34
一、研究目的34
二、研究理论36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38
四、创新之处40
章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内在基础与历史起点44
节唐代四川行政区划的历史演绎45
第二节自然地理基础:复合的农业发展条件51
一、文献所载四川农业地理环境51
二、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分布54
三、气候气象资源56
四、水利资源59
五、农林牧畜资源61
第三节人文地理基础:深厚的农业发展底蕴62
一、古蜀时期:四川农产区的初步形成63
二、秦汉时期:天府之国成为成都平原农产区的专称65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区的三足鼎立79
本章小结85
第二章农业物质生产资源的演进86
节唐代四川农业物质生产资源概述87
一、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资源的界定87
二、唐代四川农业物质生产资源概述89
第二节农产区的扩展:从平原走向丘陵91
一、官方在籍耕地数量的考察92
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耕地面积的扩展98
三、农作物种类的增加与农产区的扩展101
四、畬田的开垦与农产区的扩展102
第三节粮食生产及其地理分布107
一、水稻108
二、旱地粮食作物(麦类、粟黍类、芋薯、豆类)114
三、粮食产量的考察127
第四节蔬菜、油料作物的种植及全面发展131
一、蔬菜作物131
二、油料作物137
第五节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全面发展140
一、桑麻140
二、茶树的栽培与种植145
三、甘蔗的栽培与种植152
第六节林、牧、副、渔业的发展与变化156
一、林业157
二、牧业164
三、副业168
四、渔业170
本章小结172
第三章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演变173
节我国传统社会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173
一、人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173
二、我国传统社会农业劳动力资源概念的界定176
第二节唐代四川地区人口的地理分布、民族构成与流动178
一、唐代四川地区人口的地理分布178
二、唐代四川地区人口的民族构成187
三、唐代四川地区人口的空间流动189
第三节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劳动力数量的推算与劳动力素养的提高200
一、唐代四川劳动力数量的推算200
二、农业教育与农业劳动力素养的提高205
本章小结211
第四章农业生产技术资源的推进212
节四川地区农业发展对水利设施的依赖213
第二节唐代四川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215
一、唐代四川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特点216
二、唐代四川地区水利工程的管理235
三、唐代四川地区水利工程的作用239
第三节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247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推广247
二、耕作技术的改进249
三、合耦相助提高生产率256
本章小结258
第五章农业发展与扬一益二260
节文献记载所见扬一益二261
一、扬一益二的由来261
二、扬一益二的形成与衰落263
第二节唐代四川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与商业都会的出现267
一、我国传统社会农产品商品化的理论基础267
二、唐代四川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271
三、商业都会的出现286
本章小结296
第六章农业发展与别籍异财297
节别籍异财历史考察298
一、别籍异财的内涵与演变298
二、别籍异财与社会伦理的冲突301
第二节唐代四川地区别籍异财的普遍化305
第三节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家庭结构的分化310
一、个体家庭与农业生产311
二、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个体家庭的分化313
本章小结322
第七章农业发展与俗好娱乐323
节文献记载所见唐代四川地区俗好娱乐324
一、文献记载所见唐代四川地区俗好娱乐324
二、文人士子眼中唐代四川地区的俗好娱乐330
三、唐代四川地区俗好娱乐的特点338
第二节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俗好娱乐的形成343
一、农业财富的高度集中与外运难度的矛盾考察343
二、农业财富的高度集中与狭小的投资环境之间的矛盾考察348
三、农业财富的消耗与俗好娱乐的推升352
本章小结356
第八章农业发展与和同为一家358
节唐代四川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的历史考察359
一、吐蕃359
二、羌族361
三、西爨白蛮与东爨乌蛮362
四、南诏363
第二节农业发展与唐代西南边境安全的维护365
一、唐代四川地区军事地位:维护唐廷西南边境安全的门户366
二、唐代四川戍边驻军数量与战略装备的考察377
三、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戍边驻军的建设391
本章小结405
结语406
一、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考察408
二、唐代四川地区社会变迁的考察410
三、课题未来考察空间411
主要参考文献41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415
二、古籍415
三、考古报告419
四、专著421
五、论文429
六、报纸436
后记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