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
每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同时也都是伟大的故事讲述者。
哈佛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
在雷富礼(A. G.La?ey)担任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我曾面对他进行 过四五次汇报。次汇报的情景是令我难忘的。那天,我学到了宝贵的一课, 那就是如何不做报告。
那是在公司的全球执行领导层会议上,我获得了20分钟的发言时间。会议 出席者包括首席执行官以及公司十几名高层领导者。他们每周都会在宝洁大厦高 管楼层的特殊会议室碰面这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房间。这个房间呈完美的圆 形,以完美的圆桌为中心,极具现代感。甚至连会议室门都是曲线的,这样才符 合会议室的整体风格。我的报告是当天议程的个内容,所以我提前了 30分 钟到达,打开电脑做好准备,确保所有的视听设备都正常工作。毕竟,那是我 次向首席执行官汇报。我想确保一切顺利。时间到了,高管们排队进入房间, 在会议桌旁坐下。大约一半人进入后,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先生也走进了房间。 他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向在座的每一名团队成员打招呼,然后找到了一个座位 坐下那是我害怕他坐的位置这个座位背对着投影屏幕。
这可不太好。他得扭过身子才能看到屏幕,我想,这可能会让他的 脖子很不舒服。然后他的心情会变得很不好,后不会同意我的建议。但我 不想对老板的座位指指点点,所以我开始进行汇报。
大约5分钟后,我意识到雷富礼先生一次也没有回头去看幻灯片。我不再担心他的脖子,转而开始担心他对我讲解内容的理解。如果他不明白我在说什 么,那他肯定不会同意我的建议。但是,我还是不能去教首席执行官该怎么做, 所以我就这样硬着头皮一路进行下去。
报告进行了10分钟后这到了预定时间的一半我发现他还是没有回 过一次头。此时我不再担心,只是感到困惑。他一直看着我,很明显沉浸在我 的讲述中。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头看看我的幻灯片?
20分钟后,我的报告结束了,而雷富礼先生一次都没有回头。但他还是同 意了我的建议。尽管报告获得了成功,可当回到办公室后,我依旧感觉自己很 失败。我翻来覆去地思考整个报告过程,想知道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很无聊? 我的观点是不是不够清楚?他是不是一直在暗暗思考某个价值数亿美元的决策, 所以才会忽略我的报告?
忽然间,我意识到:他没有看我的幻灯片,是因为他知道如果有什么重要 内容,我会亲口说出来的。这些话会从我嘴里出来,而不是从屏幕上。他知道, 需要幻灯片的是我,而不是他。
作为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先生可能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干巴巴的备 忘录和财务报告。他很可能希望这次会议的气氛不再沉闷,他想与某人对话,了 解公司前线的情况与动态,他想让对方与他分享绝妙的想法并就此寻求他的 帮助。简而言之,他想让某人给他讲故事。像我这样的人。那才是我在那 20分 钟里要做的工作。我只是还不知道。
回首往事,我意识到雷富礼先生选择那个位置并不是偶然。会议室里还有 很多其他空座位。他坐在那里很明显是有原因的。那个位置可以让他专注于报 告者和对话,不被屏幕上的文字内容分心。
那一天,在他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雷富礼先生给我上了宝贵 的一课。在第二次报告中,我减少了幻灯片的数量,加进了更多的故事,并获 得了更大的成功。
事实上,在宝洁,讲故事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工作方式。多年来,我们一直有个名叫公司故事讲述者的职位,这个职位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故事。
19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吉姆班格尔(Jim Bangel)的年轻数学家被宝 洁公司聘为研发部工作人员。像所有的研发人员一样,吉姆每月要给老板写一 份备忘录,详细说明过去30天的工作进展。这些备忘录通常事无巨细且干硬无比, 只有公司里的化学家或工程师才会理解甚至欣赏这些语言。
撰写多年备忘录后,他决定做些不同的事情。他决定写一个故事。主人公 是工程师欧内斯特(EarnestEngineer,意为认真的工程师)。在故事中,读者们 将会跟随欧内斯特了解他的工作,包括欧内斯特和老板、同事之间的对话。后, 故事总是会以他获得的教训与经验结束。这些结尾与传统工作备忘录的结尾相 同,但整个故事却更具可读性,更加吸引人。于是,其他人开始请求阅读他的 备忘录,甚至其他部门的人也纷纷加入其中。
几个月后,吉姆备忘录中的角色阵容开始扩大。每个人都有一个讨巧的、辨 识度非常高的名字。例如:总裁叫艾德扎克提姆[EdZecutive,与执行官(executiveo?cer)谐音];首席财务官叫麦克斯 珀菲特[MaxProfit,与利润(maxprofit)谐音];销售总监叫塞拉凯斯[SellaCase,与销售项目(sell case)谐音 ]。故事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其他部门的人也开始看到自己的身影, 并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于是,吉姆备忘录的传阅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写了五年故事后,吉姆被任命为公司故事讲述者。他依旧每月编写一 份备忘录。但他会花费时间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寻找影响力的想法,并围绕这个想法编写故事一个能在吸引读者的同时,推进组织变革的故事。在2010年9月退休之前,每个月都有 5000~10000人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吉姆的备 忘录,包括公司的每名高管。有时,首席执行官会要求吉姆就某个主题写一篇 文章,因为他知道人们愿意阅读吉姆的故事。这位统计学家成了宝洁影响 力的人物之一。这一切都起源于他决定不再撰写枯燥的报告,而是写有趣故事 的那一天。
◇◇◇
前言的标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那么答案是什么呢?前文的两个故事已经告诉我们简单的答案:因为讲故事很管用!但为什么呢?为什么讲 故事这么有效?以下是我发现的10个令人信服的原因:
- 1. 讲故事很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你不需要语言学学位,也不需要什么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2.讲故事会永远存在。与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重组、六西格玛或5S等 其他管理领域不同,讲故事一直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并且永远都会是。
- 3. 讲故事是有着人口学基础的。不管年龄、种族或性别为何,每个人都喜 欢听故事。
- 4. 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需要讲述者投入额外的精力,它们就可以像 野火一样自行蔓延。
- 5.故事更容易被记住。据心理学家杰尔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证实, 如果你将真相或数字放在故事里,那么它被记住的概率将会提高20倍。组织心 理学家佩格C.纽豪瑟(Peg C.Neuhauser)在与客户公司的合作中发现了类似 的结果。她发现,与从枯燥文字或数字中学习相比,从故事中学习其记忆精准 度与时长都要高出许多。
- 6.故事可以激发灵感。幻灯片做不到这一点。你听到过有人这么说吗:哇! 你不会相信我刚才看到了怎样的PPT!不会。但你肯定经历过你的 朋友兴高采烈地向你转述一个精彩故事。
- 7.故事对所有类型的学习者都极具吸引力。在任何一个群体中,大约有
40%的人是视觉型学习者,他们擅长从视频、图表或插图中学习;有40%的人 是听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讲座和讨论进行学习的效果好;剩下的20%是动 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亲手操作、经历或感觉进行学习的效果好。讲故事适 用于所有类型的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欣赏故事在自己大脑中唤出的画面,听 觉型学习者专注于词句和故事讲述者的声音,动觉型学习者会记忆故事带来的 情绪体验。
- 8.故事更适合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据沟通专家伊夫林 克拉克(Evelyn Clark)称:工作场所 70% 的新技能、信息和能力都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
这些往往发生在团队工作安排、工作指导和同侪交流中。讲故事,则是非正式 学习的基础。
- 9. 故事使听众的大脑处于学习模式。如果听众的大脑处于批判或评价模式, 他们则会更倾向于拒绝。据商业培训教练、畅销书作家玛格丽特帕金所说, 讲故事会在我们心中重新创造出好奇的情感状态,儿童都拥有这种好奇心,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慢慢失去这种情感。一旦回归孩童时代的好奇状态, 我们对新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度就会大幅提高。此外,正如作家和组织故 事专家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ens)所说,讲故事会改变听众的状态。他 们会放下笔纸,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安静地倾听。
- 10. 讲故事能体现出你对听众们的尊重。故事能传达你的信息,而不是傲慢 地告诉听众该怎么想或怎么做。作家安妮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著有 多本关于故事讲述的书,她说:故事能给人们自由,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 如果你离开足够长时间,让他们看到你所看到的东西,那么那些一开始拒绝你 观点的人可能也会对你表示赞同。至于要做什么,公司故事讲述者大卫 阿姆 斯特朗建议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你可以命令他人去做事情,但那已经是很 久以前的事情了。如果你重视品行操守,那么就讲故事,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 传达你的想法,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不是生硬地说:照这样做。
这些内容回答了我们之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我们的旅程,通过21个关键场景来掌握创作自己故事的技巧。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 Ⅰ
第yi部分 故事创作技巧(Ⅰ): 故事结构
第yi章 情境 1:设定未来愿景 / 002
第二章 情境 2:设置团队目标 / 008
第三章 情境 3:激发改变的动力/ 016
第四章 情境 4:提供有效建议 / 025
第五章 情境 5 提升客户服务/ 034
第六章 故事创作技巧(Ⅰ): 故事结构/ 043
第二部分 故事创作技巧(Ⅱ):故事风格和讲述技巧
第七章 情境 6:创建公司的文化/ 056
第八章 情境 7:定义公司的价值观/ 063
第九章 情境 8:密切合作关系/ 071
第十章 情境 9:打造多元的工作环境 / 080
第十一章 情境 10:制定公司规则 / 089
第十二章 故事创作技巧:从抽象到具体/ 096
第十三章 故事创作技巧:故事风格和讲述技巧/ 107
第三部分 故事创作技巧(Ⅲ):惊奇元素
第十四章 情境 11: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122
第十五章 情境 12:培养面对挑战的勇气/ 131
第十六章 情境 13:赋予团队工作热情 / 139
第十七章 故事创作技巧:惊奇元素/ 145
第四部分 故事创作技巧(IV):隐喻和类比
第十八章 情境 14:传授经验教训/ 156
第十九章 情境 15:提供指导和反馈/ 167
第二十章 情境 16:培养问题解决者/ 176
第二十一章 情境 17: 帮助团队了解客户 / 184
第二十二章 故事创作技巧:隐喻和类比/ 190
第五部分 故事创作技巧(V):让听众参与到故事中
第二十三章 情境 18:恰当授权 / 200
第二十四章 情境 19:激发创造性/ 207
第二十五章 情境 20:营造全员销售氛围/ 213
第二十六章 情境 21:打造印象/ 221
第二十七章 故事创作技巧:让听众参与到故事中/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