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里老街》是一本写地方文化的书。本书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拨浪鼓之乡,廿三里之魂,主要是描写廿三里老街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为老街商踪,市场发祥,主要从敲糖帮史话、山货市场溯源、“三圈电筒光”背后的故事、鸡毛换糖闯天下四个方面描写廿三里老街的商业;第三部分为古建有魂,大美无声,主要从麟祥凤瑞振兴堂、光影流年记新厅、无可觅处九间头、旧巷深处新庆堂、庭院深深七间头等数个方面描写廿三里老街的古建筑;第四部分为刚直勇为,星光熠熠,主要描写了一身傲骨骆宾王、一代名将宗泽公、明代清官谢恺公等数个历史名人;第五部分为故乡情怀,乡韵绵长,主要从老街的魂、故乡的老宅、鸡毛换糖的记忆、鸡毛换糖,乡音难忘、故乡情怀五个方面来抒发故乡情怀;第六部分为风物闲美,民俗淳朴,主要从正月里来迎龙灯、匠心独运话风筝、意境万千根之艺等数个方面描写了廿三里老街的民俗特色;第七部分为美食特产,独特风味,主要从小小馄饨乾坤大、喜庆吉利话馒头、民间美食麦托糊等多个方面描写了廿三里老街的美食;第八部分为老街变迁,怀旧时光,主要从理发店里的旧时光、吾心深处有杆秤、苦乐人生老木匠等数个方面抒发对廿三里老街的怀旧;第九部分为老街故事,民间传说,主要从廿三里地名由来、土墩的故事、宗泽让渡等数个方面描写了廿三里老街的民间传说。
本书编撰的目的,旨在较短的篇目中勾勒出廿三里村的历史源流,商海沉浮、杰出人物、古建遗韵、风物民俗、民间故事和现代发展,让人们了解廿三里,并从一个个细节中认识和品味这片寻常但不平凡的土地,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人文传统和精彩故事。
守住乡村传统文化
骆建华
传统文化是一条来自祖
先而又流向未来之河,极大
地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
,既是一个区域的精神积淀
,更是一个区域发展和崛起
的根本。中央《乡村振兴战
略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传
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来
抓。
乡村是我们的精神原乡
。优秀的乡土文化不仅是优
秀文化的起源,也是培植民
族品质的沃土,还是广大民
众情感皈依的故园。尤其对
在外游子而言,无论社会如
何变迁、乡村如何嬗变,也
不管人们何时离乡、离家多
远,故乡永远是挥之不去的
牵挂,而乡土文化便是故乡
在记忆中打下的深深烙印。
对乡村文化的尊重与延续,
既是对传统文化历史源头的
守护和对文化基因的传承,
也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对文化“软实力”的锻铸和
塑造。
义乌廿三里因其特殊的
地理位置而得名,是我国小
商品城的发祥地,又素有“
拨浪鼓之乡”的美称,拥有
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
化遗存。特别是廿三里老街
,作为该区域四邻八乡老百
姓的集市街区,具有上千年
历史。据史料载,北宋以来
廿三里就是各方商贾云集、
南北商贸之地。到明清时期
,廿三里更成为扬名四方的
商贸重镇,老街上店铺林立
,南货、北货、食品、医药
、丝线、印染等不一而足。
民国年间在廿三里老镇街的
诸多店铺商号中还涌现出了
一位商界奇才金重辉。他所
走的“重商重农而发家、勤
俭节约以治事、乐善好施以
济民、诗书礼仪以教子的经
商治家”之道,成为义乌工
商业创业发迹者的榜样。他
所创立的廿三里“二十四间
头”和“金永和”商号,至今
成为廿三里人追寻义乌精神
的寄托和象征。随着小商贩
及敲糖帮大量涌现,“廿三
里敲糖帮”便成了义乌万人
敲糖帮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可以说,正是有这种文
化基因的存在,才有了20世
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廿
三里小商品市场的风生水起
、热潮涌动,从而也对全国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贡
献。
但由于多种原因,长期
以来廿三里老镇街的许多优
秀传统文化遗产远未得到发
掘和利用。而随着岁月的变
迁和廿三里老镇街改造的充
分展开以及上一辈老人的逝
去,老百姓当中一些口口相
传的历史故事和经历也将很
快遗失。
因此,为抢救廿三里老
镇街优秀文化遗产,廿三里
街道党委、廿三里村联合有
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廿三里老
镇街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全
面的收集整理。如对老镇街
的起源及变迁进行了认真整
理,使千年古镇的历史脉络
更为清晰;对留存于老镇街
的民间传说故事进行了认真
采写,使其更为完善完整;
对廿三里敲糖帮和小商品市
场发源的历史故事进行了认
真整理,使“廿三里是义乌
敲糖帮和义乌小商品市场发
源地”的认识更为自信;对
分布于老镇街的各类古建作
了更为全面记录和准确描述
,使其重现当年风采;同时
对老街上的历史人物和风物
民俗等进行了深入发掘,形
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化成果
。
我们要把这些成果很好
地运用于廿三里的改革发展
中去。我们要把它融入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
以富有区域特色的优秀传统
文化来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
人”的目的;我们要把它全
面融入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中
去,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
化品牌,全面增强区域经济
的竞争能力;我们要把它作
为黏合剂,更有效地凝聚起
廿三里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作
为增强自信心的有力武器,
从而为廿三里的再次腾飞积
聚力量;我们要把它作为城
镇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搞
好规划对接和相关设计,为
廿三里美丽城镇建设增添亮
丽一笔。我们尤其要把廿三
里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勇
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人文
精神融入于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中去,为廿三里始终走在
时代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一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
化是其不可复制的金名片。
我相信,在各级党政的重视
特别是廿三里各方的共同努
力之下,通过对廿三里老街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
、整理和利用,廿三里老街
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作者系原中共浙江省
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
厅级巡视员、省政府农村发
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义乌
市廿三里街道乡贤会名誉会
长)
守住乡村传统文化(序)
拨浪鼓之乡 廿三里之魂——廿三里老街的前世今生
老街商踪 市场发样
敲糖帮史话
山货市场溯源
“三圈电筒光”背后的故事
鸡毛换糖闯天下
古建有魂 大美无声
麟祥凤瑞振兴堂
光影流年记新厅
无可觅处九间头
旧巷深处新庆堂
庭院深深七间头
明珠蒙尘楼下厅
“竺钦仙”与洋桥
寂寞继悦桥
金重辉民居
吴可夫民居
徐天喜民居
刚正勇为 星光熠熠
铁骨铮铮骆宾王
一代名将宗泽公
明代清官谢恺公
红顶商人金重辉
胸怀壮志黄壮怀
铁血男儿王祖谦
亦兵亦师朱君诚
肝胆相照王景舜
跌宕起伏金允鳌
飞越缅北黄昌杰
英勇无畏两兄弟
钢铁战士黄昌悌
海岛尖兵黄以义
故乡情怀 乡韵绵长
老街的魂
故乡的老宅
鸡毛换糖的记忆
乡音难忘
故乡情怀
风物闻美 民俗淳朴
正月里来迎龙灯
九九重阳迎胡公
匠心独运话风筝
意境万千根之艺
槌落弓响弹棉花
千姿百态捏面人
一盏行灯三代传
风月无边麦秆扇
铸铜瓢铸锅铲
老街写对代代传
美食特产 独特风昧
小小馄饨乾坤大
喜庆吉利话馒头
民间美食麦拓糊
红红的红保红万家
欢欢喜喜话麻糖
人情冷暖看鸡蛋
祛暑清凉的糖饧
难忘的玉米饼
老味道的糕饼
红糖制作破皮糖
老街变迁 怀旧时光
理发店里的旧时光
吾心深处有杆秤
苦乐人生老木匠
老街打铁店记事
来得茶馆慢生活
美好相伴裁缝店
留住光阴照相馆
流金岁月忆药店
仁和客栈美名扬
一路欢歌供销社
潜心启蒙幼儿园
老街故事 民间传说
土墩的故事
宗泽让渡
宗泽驳画
仙姑潭
桥头殿
元帝庙
乾隆赞金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