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以一个家庭为背景的乡村题材小说,全书用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以及国家发展的大业为衬托,展示了社会大变革中的矛盾和发展趋势。
《她们》以一家人为题材,锅、碗、瓢、盆凑响了生活中 鸡零狗碎的人生平凡小事;唱响了改革开放以国家大计为趋势的宏伟 蓝图,把主人翁曹黑娃,喻珠珠和女儿曹春月、曹夏花、曹秋菊、曹 冬梅的故事展现给人生,展现给社会,展现给市场经济。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梦想。经过自己
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有的
人实现了梦想,又去追求新
的梦想,有的人没能实现梦
想,又重新树立新的梦想。
所以,人们总是生活在自己
的梦想之中。
我的老战友、老朋友闫
忠录同志,就是一个生活在
自己梦想之中的人。只有初
中文化水平的他,退休后不
久,就做起了作家梦。为了
实现这个梦想,他顽强拼搏
了十几年,终于使两部长篇
和多篇中、短篇小说问世。
大家曾调侃他,称他为“多
产作家”。对此,他只是谦
虚地连连摆手,说:“我还
不能称为作家。”
作家,就是在文学创作
上富有盛名的人。这些人的
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出版、
发行,并得到大众的认可和
好评,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具有感染人、鼓舞人、教育
人、引导人的作用。
纵观中外名家,尤其是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些大作
家,无一例外,都是被人称
颂的、敬重的。其做人、做
事的态度,深厚的文学功底
以及作品本身所产生的社会
影响,使他们的作品能够流
芳百世,久读不衰。
然而,让人感到不可思
议的是,总有那么一些所谓
的著名作家,其作品的内容
、导向和作用,确实使人大
为疑惑:有的人的作品犯了
政治病,热衷于抵毁领袖、
前辈、历史,好像谁能侮蔑
人、侮辱人,谁就是名家;
有的人的作品犯了幼稚病,
热衷于描写反面的、过时的
、丑恶的东西,好像谁的作
品越原始、越落后,谁就是
名家;有的人的作品犯了低
俗病,热衷于描写下流不堪
的东西,好像谁的作品越低
俗,谁就是名家。这些潮流
和倾向,对于广大读者来说
,是深恶痛绝的。
闰忠录确实不是名家,
甚至被称为作家也稍有勉强
。但在他的作品中,确实让
人感到了一名合格的作家应
有的责任感。最近,我一口
气读完了他送给我的《她们
》的样稿,受益匪浅,感慨
万千。
《她们》挖掘的是生活
。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如果离开了实
际生活,作品就会乏味、枯
燥、空虚,就会给人以“无
病呻吟”之感。作者闰忠录
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对于
陕西关中农村是亲身体验、
感受过的。尤其是从小在农
村长大的他,参加工作后,
不管平时有多繁忙,总会抽
出时间回家看看,对家乡的
一草一木、对家乡的人们亲
切无比。因而,在他的作品
中,对农村的自然环境、风
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的
描写,可谓让人身临其境。
而这些还应该归功于作者深
厚的生活基础、扎实的文化
功底、细心的观察能力和巧
妙的文字表达。
《她们》反映的是真、
善、美。作者是农民的儿子
,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再后来转业到一家大型国
有企业当干部。从骨子里、
本质上讲,他都是一个正派
、老实、善良的人。所以,
他的作品从立意到主题,从
眼光到文笔,处处涉及的都
是真、善和美的东西。当然
在《她们》的人物和情节的
设定上,作者也反映了一些
落后的东西,也有一些丑恶
的人和事,但给读者的感觉
是恰如其分、点到为止。他
写丑的东西,是为了衬托美
,写落后的东西,是为了更
好地展示先进。《她们》给
读者的感觉是:当前在农村
,还是美的东西多,还是善
的东西多,丑和恶的东西永
远是少数,都会被社会所淘
汰。
《她们》宣扬的是主旋
律。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在
《她们》这部作品中,集中
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
发展与变化。从土地承包到
退耕还林,从集体合作化到
扶贫攻坚,作品真实反映了
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同
时也反映了农村教育改革的
成果。作品虽然很少涉及怎
么改、改什么,但从总的发
展态势上来看,农村许多人
物的经历和精神面貌都深刻
地打上了改革的烙印。该作
品全面反映了农村改革开放
的伟大成果。
当然,受各种自然条件
和人为条件的限制,农村改
革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
在大趋势上、在总体上,改
革力度是很大的,发展变化
也是空前的。农村在变,农
村的人也在变。从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到柳青的《创
业史》,再到路遥的《人生
》,这些知名作家的作品都
是为时代大唱赞歌,他们的
作品与他们一起,被载入了
中华民族奋进与辉煌的史册
之中,令世人永远铭记。我
相信《她们》虽然不能与上
述前辈们的作品相比,但只
要有读者认真看过之后,也
会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她们》传承的是正能
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
不在于其篇幅的长短,而在
于其是否给人们带来了精神
力量。《她们》的成功之处
,就在于其给人们带来了满
满的正能量。从曹黑娃到喻
珠珠,从曹春月到曹冬梅,
再到村支书王槐、超市老板
牛雪莉等,作者对于这些人
物的塑造和描写,都给人一
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像黄教
授、刘校长、刘平安、曹春
月等正面人物身上处处闪耀
着努力、正派、奋进、善良
的光辉。而村支书王槐,虽
然身上问题不少,毛病也很
多,但本质上是好的,工作
也是努力的,为人也是真诚
的。作者对于曹夏花这样可
怜而不幸的女子的描写虽然
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十分深
闫忠录,1949年生于陕西省长武县,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参军,先后任陕西商洛军分区独立连班长、会计,1978年转业至西安卫光电工厂,退休后居于西安。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常有散文、小说发表在省市级报刊及文学微信平台,已出版长篇小说《兄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