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法务的职业选择与规划、工作思维与技能、职场情商与相处、职业风险与责任等方面,以娓娓道来的文风,生动有趣的故事,全方位描绘出法务职业的方方面面。职场锦囊、业务干货,均和盘托出。
本书可帮助法务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发挥自己职业的巨大价值;帮助律师、法官、法学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法务的工作特质;帮助法学专业毕业生更清晰地看待职业的选择;帮助公司内部的其他职员更清楚地认识法务的工作,从而认同法务的价值,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深入了解法务行业·充分掌握核心技能
快速提升工作思路·发挥你的职业价值
2021年6月,我离开了曾为之奋斗过十二载的法务职业,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律师队伍。回首这十余载职业生涯,我不禁感触良多。
曾经,在法学院毕业之前面临择业时,我手足无措,甚至不知该向谁求教,也不知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直至懵懵懂懂踏入职场,方才明白过来人点拨的重要性,方知何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故此,我想把我的法务职业生涯故事分享给法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你们能在以后的择业与职场中少走弯路。
曾经,我从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离职,前路漫漫,不知路在何方,更不知向何处转型。我那时是多么渴望能有人帮我分析利害、指点迷津啊。故此,我想把我的法务职业生涯故事分享给打算转型做法务的朋友,希望你们顺利转型,在新的岗位实现自己的抱负与追求。
曾经,转型做法务伊始,面对业务同事充满狐疑的目光,我的内心充满不安与紧张。面对个别法务“老人”的无理挑剔、责难与“甩锅”,我心中充满愤懑却无处宣泄。作为法务新人,我当时是多么希望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成为一名胜任的法务人员啊。故此,我想把我的法务职业生涯故事分享给法务新人朋友,希望你们能够尽快融入团队,书写自己的辉煌。
曾经,我见到过太多的民营企业家朋友,因为对法务工作的不了解,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我是多么希望这些朋友能够深入了解法务的工作内容以及一个称职的法务能为你和公司带来哪些帮助啊。故此,我想把我的法务职业生涯故事分享给企业家朋友,希望你们的公司无灾无难、业绩长虹。
于是,我不揣浅陋,想写一本系统反映法务职业生涯的书。不同于市面上其他关于法务的书籍,本书的特色是将目光投放到整个法务生涯,以通俗轻快的语言,将法务生涯娓娓道来——从法务的概念、特点、历史,到法务的择业、深造、晋升,到法务的跳槽与转型,再到法务的工作内容与技能养成,最后系统讲述了法务在执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责任。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切实地给法学院校在校学生、打算转型做法务的朋友、法务新人朋友、企业家朋友带来支持和帮助,也殷切期盼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并从书中受益!倘有万一,欣喜之至!
徐泰辉,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转型法务,经历丰富,历经世界500强及著名互联网公司法务及管理工作,善于学习、总结,乐于分享。
第一章 法务这个行当
一、法务是什么
二、法务的历史有多长
三、法务职业的特点
四、法务职业形象
第二章 法务生涯面面观
一、你离法务有多远
二、法务职业与选择行业、公司及领导
三、法务的分类
四、法务的深造与晋升
五、法务的跳槽和转型
第三章 法务的工作与技能
一、法务的日常工作
二、法务的人品
三、法务能力培养
第四章 法务职业的风险与责任
一、外部风险
二、内部风险
三、自身风险
后记
名家点评
第一个例子是一次不是很成功的商务谈判,这次谈判充分印证了“没有砝码的谈判等于白谈;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的演技也是白搭”。这个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我在某公司负责法务工作时,公司有一个业务团队与上海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手机记事本 App 产品(类似于“印象笔记”)。公司提供平台,对方提供研发团队和服务器等资源,然而令我吃惊的是,双方对这么重要的合作竟然没有书面的协议对双方权利义务(最重要的是数据和客户资源的归属)进行约定。后来,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把对方几乎大半个研发团队(包括团队领导)都给挖过来了。对方对此非常愤恨,一度把服务器给停了,导致用户笔记本数据丢失,引起大量投诉和用户流失。
公司商务及技术人员跟对方沟通了多次,对方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公司领导也觉得很棘手,于是让我和商务同事去一趟上海约对方领导会面,并交代此次谈判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对方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妥善地转移到我们公司来。另外,他还加了一句,免费弄过来。我一听头就有点大,如果这么做,那对方就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么长时间白干了不说,还贡献了团队、客户和数据。领导的要求颇让我为难,但我想到这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故此还是约好业务团队领导一起出差去了上海。
出差前,我跟业务领导详细了解了对方领导的情况。业务领导说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极其有定力,基本上属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类型。据说有一回,一个被他开掉的员工在他面前大吵大嚷,把他的办公桌整个掀翻了,他竟然“我自岿然不动”。我听罢暗竖大拇指,真是个纯爷们儿。我跟业务领导商量了一下谈判分工,他因为跟对方平时联络较多,且本身性格也不是特别强硬,为了留条后路以便日后好相见,故此让他来扮白脸,而黑脸则由我这个法务来扮。
谈判过程果然极其艰难,对方死活不松口,扬言不给钱就不给数据。这种毫无砝码硬谈的感觉委实不好。我一看我们业务领导好话也说尽了,没有任何意义,我当时拍案而起,慷慨陈词,直陈对方违约给我们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当时,桌子上的水都被我拍洒了,估计桌子也受了内伤。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瞥见对方领导的手一直在发抖,但他并未给出任何表态。业务领导于是按事先约定好的套路连说兄弟息怒,并把我拉出来商讨对策。他对我说:“你演技不错啊,中戏毕业的吧?”我说:“你可别闹了,我演技再好有啥用,最终还是要看结果。数据毕竟握在人家手里,数据归属当初也是没约定清楚的,我就是好莱坞影帝附体又有什么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