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苍苍,滇水茫茫。仅存八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高峰,关于它的著述亦弥漫着传奇色彩。王尧另辟蹊径,于日常生活中聆听弦歌,在历史回响中抵达现场,西南联大于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讲述。
三驾马车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大师巨匠陈寅恪、冯友兰,名士风骨朱自清、闻一多、郑天挺……作者回到困境、欢愉、黑暗、光明、约束、任性、革命、保守、崇高和卑微等鲜活的肌理中去叙述西南联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物。论联合,在动乱时期主持一所大学本来就是头痛的事,尤其要让三个个性不同历史各异的大学共同生活;论制度,三校的传统便是学术独立,教授治校;论社会,昆明一隅,九儒十丐;论知识分子,他们一直思想和生活在新文化与旧道德的双重秩序中;论生活,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代,能够放下一张书桌并读书,便是心安之处……
西南联大的回响遥远而清晰,后世读史者怦然而生敬意。西南联大何以可能,大学之道何以相传,知识分子何以自处,这些问题延续至今,文明之火亦藉此而光焰不熄。
1.走进不为人知的西南联大,讲述理想与传奇背后的故事
确凿详尽的日记、会议记录、薪金收入、回忆录,学者王尧将史料作为底布,绘制一幅泛着拙朴光芒的联大群像:在做行政与治学之间摇摆的郑天挺、治印谋生的闻一多、做定胜糕补贴家用的梅贻琦夫人、因贫病交加不得已典当行军床的朱自清……在熠熠闪光的传奇背后,学者王尧回到联大人物的生活中,回到他们鲜活的经历中,去聆听日常的弦歌。
2.刚毅坚卓,弦歌不辍,西南联大何以创造奇迹
联合办校的困难、师生生活的窘迫、新文化与旧道德间的徘徊、学术自由与权力博弈……他深入历史腹地,与那个时空、那些故人以刹那即永恒的方式相遇,你会听到联大学人的窃窃私语,理解他们在某个路口的选择。作者以同人之心,体贴他们的生活习性,更共情他们的际遇。
3.观生活之微,问大学之大:西南联大寄托着我们的大学理想,尤其是知识人何以自处的省思
这部随笔不旨于为西南联大镀上一层浪漫主义光辉,它尝试追问的是,教育体制中人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中与自己相处,与大学相处。书中描绘的,既是一幅宏观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群像,也是一张张纤毫毕现的个体心灵图景。
4.典藏精装,质感双封,收录联大珍贵历史照片
打开书,第一张是西南联大校门的照片,跟随作者的文字足迹,从这个校门进入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终于成为一部传奇,而且似乎是不可再生的传奇。最早将西南联大定义为传奇故事的大概是费正清的弟子易社强。
易社强从1973年开始关注和研究西南联大,其英文著作《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于1998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著作的导言中,易社强说:传奇故事早已过时……(但)联大以壮伟的漫漫长征开始,以数年的刚毅坚卓为之继,以掺杂着悲剧的成果告终。这无疑是传奇的材料。我们今天读到的关于西南联大的很多著述,确实弥漫着传奇色彩。
传奇故事背后的精神是什么?这位史学家接下来追问的是:然而,假如联大仅仅是一段妙趣横生的传奇,那最好由小说家来承担这个任务。之所以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联大,是因为它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知识史(intellectual history)、文化史和政治史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联大兼具传统模式和自由理念,同其他国立大学一样,它既有世界性的背景,也有地方情境。逾越中国的疆域,联大提出了普世性的重大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孕育并坚持通才教育?促使一所大学完成使命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这位美国学者进入传奇故事后越来越意识到:联大人的思想与心情有异乎寻常的人格魅力。
1942年在昆明逗留了几天再往重庆的费正清,由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贫困状况深刻意识到了这里是一个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地方:他们正在顽强地战斗,但是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你可以想象这种情况这里充斥着绝望、悲惨、勇敢面对、互相支持以及思想与行动逐渐衰退。费正清特别担心的大概是思想与行动逐渐衰退。他特别关注西南联大中原清华大学的教员,这些留美归国的中国学术精英,如今却陷入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中。在后来关于西南联大的叙述中,绝望、思想与行动的衰退则鲜有提及。
我和易社强一样赞同这个观念:一部缺乏人物,只有数量化的非人性力量交互作用的史书,必然是一部干瘪苍白的历史,不仅缺乏可读性,而且,根本上会更不准确,因为它忽略了鲜活的经历。我因此想回到联大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回到他们鲜活的经历中,去聆听日常的弦歌。
王尧,作家、评论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出版学术专著多种,另有长篇小说《民谣》、散文集《一个人的八十年代》《纸上的知识分子》等,在《南方周末》《收获》《钟山》等多家报刊开设散文专栏。
弁言
支柱艰危的孤臣孽子
昆明一隅,九儒十丐
五四的光和影
在动乱时期主持一所大学本来就是头痛的事
我是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
《新潮》:夜猫喊叫催黎明
跋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