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研究为主题,在回顾世界科技强国发展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研究归纳了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关键要素,分析了我国具备的基础与优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根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战略部署,从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政策举措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从新时代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趋势出发,提出了加快若干重大创新领域/平台发展的重点科技布局和路径、分阶段发展目标与相关政策措施。
1.多位权威专家推荐,人民论坛编纂组倾心打磨作序力荐!
2.一套丛书带你了解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读懂读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3.国内多位Z名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积淀,凝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
4.聚焦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
5.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本丛书凝结了上百位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新思路。
6.本丛书凝结了新时代十年中国在科技创新、数碳经济、乡村振兴、国内智造等重要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本丛书时代感强,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创新。
7.本书围绕国家创新体系、产业链升级、人才保障、数字技术、智能制造、量子科技和碳中和七个主题,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面临的形式和挑战、探索和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书中集结了几十位行业专家的Z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应该如何创新发展,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丛书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何以不可逆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何以越走越宽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何以愈加坚定?除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力量源泉、深厚的文化底蕴等重要因素以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以及将科学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可知可感的各个领域,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具体、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支撑。中国道路发展新理念系列丛书从科技创新、中国智造、数碳经济、乡村振兴四个方面切入,对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与阐释。
推进科技创新,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从历史维度看,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但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与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相比有所不足,与国际竞争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创新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确保中国在国际大循环优势地位的动力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动力,成为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决定性因素,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新助力。
推进中国智造,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总量和增速方面已然领跑全球,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基础,但制造业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数字化进程与制造业转型的叠加优势不可小觑。制造业智能化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从总体上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正从初期的理念普及、试点示范阶段,迈向深入实施、全面推广阶段。制造业智能化带来了全新的制造生产方式、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商业模式,这需要我国制造业在变革组织结构、突破物理边界以及对资本与劳动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构思和生产新的产品等方面破局制胜。
推进数碳经济,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国崛起的代价是经济迅猛发展必然带来的环境污染。继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后,新时代的中国作出了新的选择,即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倒逼经济和能源结构调整,更在巩固农业经济初级整合式生产、工业经济精细化复杂批量生产技术和成果的基础上,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数字经济进军。据工信部Z新统计,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 450000 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3.6%。在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征程中,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之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指引下与绿色经济协同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走好协调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Z艰巨Z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契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区域、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富和部分先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现共富。脱贫攻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正在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是为了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在一个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Z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但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空前上升,需要在总结过去、把握现状基础上增强对强国时代未来发展的前瞻和规划。本系列丛书集结了 100 多位权威专家的重磅文章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课题成果,从战略、政策、理论、实践等层面对强国时代如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书中不乏精辟的分析、深度的解读、犀利的论断、科学的对策,相信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思想启迪,助力中华民族在新征程中铸就新辉煌。
人民论坛于1992年创刊,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发展至今,人民论坛积极探索理论创新传播规律,始终围绕重大主题宣传进行选题策划、宣传报道,打造Z具价值的观点产品,走出了一条主流思想理论期刊创新发展的新路。当前,人民论坛已形成由期刊集群、网络新媒体、人民智库以及课题研究、论坛会议、图书出版等多业态构成的政论智库传媒集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传播的权威平台和人民日报社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论坛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加速智库转型与媒体融合,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着力打造采编中心、新媒体中心、人民智库、综合管理等平台,组织成长与事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创新发展模式的传播链价值链产业链更加完整,智库型政论全媒体集团建设取得突破。
第一章 科技自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时代意蕴与应对之策 / 樊继达
构建突破创新瓶颈的系统机制 / 魏波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 / 梁正
构建高效能科技治理体系的目标导向和重点任务 / 陈凯华 蔺洁
第二章 产业链优化升级:动态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点与建议 / 郭田勇
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 丁明磊 黄宁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金雪军 朱玉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数智化建设 / 陈丽华
第三章 人才保障为科技强国提供动力
新形势下我国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问题研究 / 程如烟
生态视角下科普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科普生态体系调查研究课题组
第四章 数字技术与国家治理的融合转型
构建文明型智能治理:占据新时代国际智能治理制高点 / 杨立华
数字治理的填空与留白 / 郑磊
以知识复用促数字政府效能提升 / 王 芳
第五章 智能制造是中国发展的新名片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 / 刘玉书 王文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建议 / 史宇鹏
稳步推进高端芯片国产化进程的战略路径 / 肖汉平
第六章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
拥抱量子科技时代:量子计算的现状与前景 / 张威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进展与未来展望 / 龙桂鲁
第七章 碳中和:与世界接轨的创新经济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新能源外交 / 李昕蕾
新能源革命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杨雷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任务 / 李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