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囊括世界历史上的多位大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亚当斯密、康德黑格尔等等,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故事有趣、深入浅出。本书由人物探究、时代探究、思想探究、语言探究、时事探究领域构成,对哲学家的一生和思想在当代社会和今天的历史意义做了说明,一目了然。让孩子在学习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历史背景知识时,可以见到与教科书相关的内容,让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变得更有趣、更深刻。
Goodwill哲学研究所于2006年10月,为初中、高中生和哲学论述相关教育者提供创意思维能力的优质开发和推广教育内容,以现场经验和研究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中心成立。Goodwill哲学研究所的老师们以专业的学问为基础,超越人文界和自然界的界限,最近正在努力宣传哲学和论述教育所要求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知识的评价。
金南洙(延世大学哲学系,Goodwill哲学研究所所长)
金东国(首尔大学研究生院美学硕士)金彩琳(首尔大学研究生院美学硕士)李正雅(延世大学英语英语系)朴基浩(高丽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硕士)河金弘(东国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硕士)徐智英(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德语文学博士)韩正阳(江原大学研究生院国语教育学硕士)
在战场中陷入思考
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约2500年前,即公元前5世纪出生于古希腊雅典。雅典是当今希腊的首都。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历史上关于苏格拉底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的描述并不多。更令人惋惜的是,苏格拉底表述自己想法的文章也没有流传下来。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和其他人留下的记录,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史上残存的记录记载,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雕刻匠,母亲是一位助产师,但苏格拉底本人的职业是什么,人们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苏格拉底年轻时曾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四十岁之后,转而开始研究哲学。
另外,传闻苏格拉底曾参加过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希波战争是指波斯帝国入侵希腊而引发的战争;而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指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的战争。
当初波斯帝国入侵时,希腊各个城邦以雅典为中心,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波斯帝国。我们称这场战争为“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一举成为希腊最具影响力的城邦。但没过多久,雅典和它的死对头——斯巴达又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以雅典为首的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同盟之间的战争,我们称之为“伯罗奔尼撒战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的职业就是军人。因为苏格拉底参加战争只是为了履行作为雅典市民的义务。在当时,参加战争、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传闻苏格拉底虽然在战场上是一名英勇无畏的军人,但他一旦陷入思考,经常会彻夜不眠,直至想通问题为止。
丑陋的外貌、高尚的灵魂
如今被人们誉为伟大哲学家的苏格拉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不清楚苏格拉底的职业是什么,但根据流传下来的很多苏格拉底的画像和雕塑作品,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他的相貌。
从这些描绘苏格拉底的画像和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体壮实、耳朵奇大、鼻头圆滑上翘。另外,他的嘴唇厚实、眼球突出,茂密的胡须和皱着眉头的样子,给人一种凶神恶煞的感觉。再加上矮小的身材和鼓鼓的肚腩,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丑陋不已。
尽管拥有难看的外表,但在传闻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极有耐心、性格温和的人。另外,他还很喜欢思考问题,而且从不贪恋功名利禄。
根据其他记录记载,苏格拉底向来对赚钱养家不感兴趣,所以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传闻他总是衣衫褴褛,在广场上跟人们讨论问题。可以说苏格拉底每天的日常就是在雅典广场跟年轻人聊天。如果没有聊天对象,苏格拉底要么自己一个人思考问题,要么干脆拦住路人进行攀谈。
事实上,除了苏格拉底之外,当时还有很多雅典市民聚集在广场上,讨论一些关于政治和思想的问题,打发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
由于苏格拉底不在意金钱和外貌,终其一生追寻真理,所以他的周围不乏一些尊重他和想要得到他指点的人。这些人很多都成了他的弟子,其中就有柏拉图等赫赫有名的伟大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