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网络空间中的情绪为研究对象,融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大数据分析、网络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描绘和把握情绪研究学术场域的基础上,从网络空间中的情绪表达现象入手,进而探究网络中的情绪感染机制,分析网络空间中的情绪动员策略,以完善网络空间研究理论体系,促进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效能的提升。
* 研究对象新颖:较早关注网络空间中的情绪传播现象,将网络传播研究从以往对信息流、意见流的关注转向对情绪流的探究。
* 研究方法多样:综合采用大数据分析法、机器学习算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
* 研究视角广阔:融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从不同视角探究网络中的情绪传播现象,拓展了网络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
丁汉青,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留教,历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7年11月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20年获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主要为传媒经济与管理、广告、舆情研究。已出版《中国传媒版权管理研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研究》《传媒经济学教程》等著作13部;主持或执行“中国大众传媒竞争与合作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情绪感染—演变’机制与社会影响的临界点研究”“网络空间中对等生产机制研究”“智库+外宣体制机制研究”等20余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刘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202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广告、传媒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