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前身是刘迎胜、姚大力主编的《清华元史》。本刊是继《清华元史》后,刘迎胜教授主编的又一份重量级的学术出版物。本刊虽以“元史”命名,但它发表的论文、评论,其内容远非局限于元史的范围,而力图覆盖中国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以及边疆史地的各领域。本刊用“元史”来概指以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疆史地这一研究领域,把中国的元史研究提升为一门代表着中国边疆史地学术新潮的显学。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主办的学术辑刊《中西元史》创刊号即将付梓,刘东教授嘱余为序。
《中西元史》是《清华元史》的学术延续。2008年,清华大学复建国学院时,为弘扬五大导师中陈寅恪、王国维之开启现代中国边疆民族与蒙元研究传统,决定创办《清华元史》辑刊,邀余与复旦大学姚大力君共任主编,迄2020年共出版7辑。刊名虽称“元史”,然法20世纪以来兴起的西域南海史地研究风气,亦接收有关中国边疆民族、周边地区与中西陆海交通史研究成果,盖百年来元史学界既有“大元史”之流派也。
2020年刘东教授移聘浙大,创中西书院,余寻亦随至,商定开办《中西元史》以延续元史学术。刊名“中西”二字既取自院名,兼有不拘中外,取求教世界学林,同台竞技寓意。
《中西元史》植根之东南浙省,自中国本土人文学科萌发的清乾嘉朝至民国初之一个余世纪中,向为蒙元与西域边塞研究重镇,名家学人辈出。若上虞徐松(1781-1848),嘉庆十五年(1810)贬职新疆后,以实地考察经验撰《西域水道记》5卷。书成于1821年,以西域水道为纲,记述沿岸的城市、聚落、山岭、□□、物产、民族、水利、驻军等,包括伊犁河下游及巴尔喀什湖东南岸广袤旧土,并附计里画方地图,为我国古代舆地著作中记西域水系最详实、完备之文献。徐氏还有《<汉书·西域传>补注》2卷、《新疆识略》12卷等。同时代人乌程沈垚(1798-1840)著有《西域小记》1卷、《<元史>西北地蠡测》2卷、《新疆私议》1卷及《附葱岭南北河考》,至今为学人所重。而改良主义先驱杭州龚自珍(1792-1841)亦以西北史地名家称世。
清末边疆史地学界的浙江人物,最应提及丁谦与沈增植。嵊县丁谦(1843-1919),举同治壬戌,官象山教谕。其《蓬莱轩地理学丛书》69卷由《浙江图书馆丛书》所刊,收有其《<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汉书·西域传>地理考证》《<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元秘史>地理考证》《<元经世大典图>地理考证》《<明史·外国传>地理考证》,丁氏还撰有《元马哥博罗游记补注》《宋徐霆<黑事略>补注》《元朮赤传补注》等,凸显其视野逾出乾嘉,兼收西学,踵时代迹印。而嘉兴沈曾植(1850-1922)治辽金元三史及边疆史地、中外交通,其《<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等至今仍为重要参考资料。
海宁王国维(1877-1927)不但是浙省百年来享誉中外的学术名家,也是中国蒙元史与边疆民族史之里程碑式人物。其《古行记四种校录》《<蒙鞑备录>笺证》《<黑鞑事略>笺证》《<圣武亲征录>校注》《<长春□□西游记>校注》《<录鬼簿>校注》与随手成篇的诸多史札考辨,堪称蒙元史与边疆史不移之基。
基于悠久学术传统的浙江大学更是当代研究中西交流之沃土。已故黄时鉴教授在蒙元史及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卓有建树,一生成果集中收录在其文集之中,所育弟子中有专攻中亚史、海洋史、中西美术交流史与中韩关系史者。浙江大学□□学院内设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并有《丝路文明》学刊。文有亚洲文明研究院,工有印度洋研究室。同处杭城的原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皆热衷于丝路研究。省内浙江师范大学的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和非洲研究院也是重要的研究机构。
积全民四十余年之不懈努力,国家经济登上新台阶,巍然全球大国之初形已现。未来国民对各大洲列邦,特别是亚洲各国背景与民族文化之渴求必与日俱增,而知识汇聚必不能一日而成,须始于足下,从点滴做起。《中西元史》生根于兹,面向九州全域,有志广纳天南海北学界成果。题虽日史,却不自限,凡古代文明□□□覆,如语言、文字、经济、考古、社会、地理等探索皆可容纳,冀随日月之逝而渐成蒙元、边疆民族、内陆亚洲及古代东西陆海交通研究同仁的切磋与交流园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奠基添砖于先。
论文
东西交通视野下的塔里木河与黄河描述
突厥语蒙古语的熊、野马、骟马、牦牛与牲口——以□□语言学理论分析游牧经济史
“上畔”解——辽金之际的语义衍化与统治□迁
《史集·部族志·雪泥部》译注
蒙古攻金借道淮东方案考
忽必烈时期的赦免研究
王复事迹钩沉
《元史·刘整传》笺证
任仁发治水与元中期浙西基层社会
元大都豫顺坊寺观与达官府邸考
文献获取与学术生成:钱大昕元史著述写作过程探研
史海摭实:巨舶与五屿新探
关于乾隆十二年第一次金川战争的清军作战地图
乾隆四十八年敕哈萨克统治者的两件察哈台文谕旨
底稿及其反映的问题
述评
近年来元史研究的新动向
近七十年来西方学界之新疆近现代史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