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书
序
中国式励志的根本在儒家
中国式励志是我在《吃透曾国藩》的序言里提出的概念。我认为,今天市面上那么多励志书,基本都是卡耐基等外国人写的,都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青年却要靠外国人的文化精神来激励自己,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挺悲哀的。曾国藩还有无数人士,他们的成功靠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智慧,这些文化和智慧,就是中国式励志的基础。
那么,这些文化和智慧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把这些好东西都明明白白地整理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再去跟卡耐基们PK一下,一决高下。
怎么梳理呢?挺简单的,就是看看曾国藩看得多的书是什么、对他影响的书是什么,就可以了。什么书呢?这也是很容易回答的,就是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他在28岁中进士之前,天天抱着啃的就是这四本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将这四本书读得滚瓜烂熟,可以倒背如流,你随便念一句里面的话,他闭着眼都能知道在书里的哪页哪行。你要不信,可以让你家孩子从3岁到28岁天天看这四本书,他也能这么厉害。
不只曾国藩如此,还有王阳明,近来读王阳明也成风气,我们看他的全集里,多数的内容都是讨论对四书的理解,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从四书里引申出来的。还有近代的一些风云人物,大致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很多人即便对四书持批判的态度,但他们的人生做派却受了四书深刻的影响,比如,胡适晚年讲自己是个儒教徒。
四书从元代以来,就被官方确立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无论权贵还是平民,想当官,一般就得参加科举,考秀才、举人、进士, 考题都不出四书五经。在古代,官本位思想比现在要严重得多,读书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为科举!所以凡读书识字的,都是奔着吃透四书的。只要吃透四书,就可以考高分,然后就能 当官。
有人可能会问:就凭读好了这四本书就有能力、有资格当官了吗? 这只能说明四书是真有用,吃透了四书的,出来当官,大致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当一个好官、一个好的领导者,或者一个成功者,所需要的那些思想、智慧、精神,四书里全都有。这样说,大体是不错的。
而且,也不单纯是想做官的才读四书,《红楼梦》里宝黛相会那一段,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黛玉说自己在读四书,宝玉则接过话来说,除四书之外,别的书都是垃圾。要知道,曹雪芹对传统文化是批判的,可他对四书却是喜爱的。
总之,中国人,凡读书的都四书,四书就是中国人的圣经。
那么,既然四书如此好,为何在五四运动时被批判呢?要打倒孔家店,要把孔子贬为孔老二呢?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即儒家思想的打破与新生。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元的,先秦有诸子百家,东汉之后又传入了佛教。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主流。中国的古书分四大类:经、史、子、集,尊贵的就是经,到南宋时,经部里终确定了十三本儒家的著作,被称为十三经,而这十三本书,简而化之,就是四书 五经。
儒家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中庸,就是凡事要做到正好,不能过分, 因为物极必反,一旦太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像王阳明这样被公认为有开创性的思想家,我们看他的著作,都很难看到真正的原创思想,他对经典的解读更接近孔子的原意,而不是超越孔子。
有个观点认为:一部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作注解。这话放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更恰当的。特别是在清末民初,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和各国的快速发展,知识精英们打破儒家就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矫枉过正也是难免的。
被打破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毁灭,用学者余英时的话讲,它只是从一系列建制中退出了,不再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不再是思想家的天花板,它以一种心灵积习的状态,回归到日常生活,回归到每个平常百姓的身上,回归到一种更加平易自由的状态。在我看来,这被打破的儒家,更本质了,更纯粹了,打破反而开启了儒家思想的 新生。
新生的儒家思想,必然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它要在全球化的、文化思想异常丰富而多元的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怎样找到这个位置呢?我认为,这就像企业的产品定位,要分析对比竞争者的情况,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发展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终在市场格局里占据一席之地。
在今天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对于哪些问题,儒家可以给出更加切实有益的解答或者帮助呢?我想,起码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儒家虽然不先进了,但是仍有借鉴意义。
儒家的优势价值还是在于做人,在于人生,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按儒家自己的说法,今天儒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具体到个人的修己治人上。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儒家的价值将由个人层面传导到社会层面。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励志,也无非在于做人,在于人生, 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所以,我大胆地推论,今天儒家的价值在于励志,而这种基于儒家的励志,就是中国式励志。
然后我们会发现,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我称为中国式励志的新生的儒家思想,早已经以异常生猛的态势包围了我们。何出此言呢? 看看今天的国学热吧,《三字经》的热、《论语》的热、曾国藩的热、王阳明的热,都在印证这一点。这种热建立在人们怎样的心理基础上呢?是想去参加科举考试,还是想要独尊儒术呢?当然不是! 大家都是本着很实际的态度,想从这些传统文化中得到做人的教益、人生的启示,让自己更加成功。而且,在这种热潮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儒家的回流。
就像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兴盛于中国,当印度本土的佛教几乎湮灭之时,又从中国传回了印度。儒家在中国被五四运动打破,之后的100 多年来一直被边缘化,但在日本、韩国却一直坚挺,并且培育出了优良的社会文化和无数精英分子。例如,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还有与他一脉相承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他们都提倡并践行儒家思想来经营实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不单塑造了曾国藩这样的杰出官员,竟然还隐藏着财富成功的金钥匙!财富,这是现代价值毋庸置疑的重要核心,是启动儒家的新引擎。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越是企业老板,越是在追捧王阳明,越是起劲地读国学班,而知识界却相对冷清,这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把眼界放得再宽一点,儒家的发展早已不是中国及亚洲周边范围内的事了,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儒家就开始受到西方的重视, 伏尔泰、托尔斯泰、爱默生等西方哲学家都对儒家称颂有加。曾经的中国首富梁稳根收购过德国一家著名企业,他称,之所以能收购成功,要感谢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因为,那家德国企业的创办者迷恋两样东西:一样是风电,另一样就是儒家思想。因为他相信,这两样东西未来可以拯救人类。而梁稳根本人对儒家学派颇有研究,两人一见如故,收购这事也就成功了。
可见,即使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有着积极而巨大的现实意义。上述这些,大致讲了四书所承载的儒家思想的价值, 以及与中国式励志的关系,点到为止吧。还有一个问题,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四书五经加在一起也有几十万字,又都是文言文,一般人怎么学啊?对这个问题,儒家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思路。用曾国藩的话讲,肢体虽大,针灸不过数穴,四书五经虽然浩繁,但可以取其精要。《论语》则讲,道不远人切问而近思,对于经典不必深究玄奥高深的道理,而应结合当下的工作、生活,朝着平易简单的方向去理解。
《周易》讲,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本着简易化的思路, 一切就不是难题了。怎么简易化呢?答案是:化整为零。长篇不是难读吗?咱把它拆分开,取出精华的句子来赏析,然后把这些精华的碎片重新拼合连缀起来,既容易读了,整体的精神又不损失。这就是我的构思。曾国藩传世文字数百万,《吃透曾国藩》只选了200句,足以涵盖曾氏的主要精神。这本书也是如此。
事实上,南宋的朱熹之所以编订四书,也是出于简易化的思路,四书比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要简单易懂得多,所以更容易普及,结果把儒家推向了新的高度。可见,简易化并不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减损,而是一种发展方式。
所以,我坚信这本书对于儒家学派有发展的意义,即便是微乎其微的。
古人有句话叫皓首穷经,他们注解四书五经常常是花一辈子的工夫,朱熹临死都还在修订《大学》释义,凭我这样的青年还能整出点新东西来吗?我想,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对于圣贤有了平等观的态度,我们对于宇宙有了更多了解。孔子提倡举一反三,我的理解和发挥即便有不合其原意之处, 他应当也会原谅吧。
是的,我的理解未必准确,可人生有标准的答案吗?我想,重要的在于我们了解了,思考了,奋斗了!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里,我阅读了张君劢的《新儒家思想史》、钱穆的《四书释义》、蒋伯潜的《四书新解》、陈立夫的《四书道贯》、吴量恺的《四书辞典》、汤一介的《儒学十论及外五篇》、余英时的《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和《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杜维明的《体知儒学》、施忠连的《四书五经十日谈》和《四书五经名句辞典》等诸多学者写的儒学方面的书,很受启发,这里也向他们致敬。
当然,更重要的是向孔子致敬。像现在很多人误会曾国藩是一个官场厚黑的高手一样,也有很多人误会孔子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匠。事实上,即便以今天世俗的标准来看,孔子在生前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人了。孔子做到了鲁国的司寇,起码相当于今天省部级的官位;他授徒三千,其中俊杰辈出,算得上是当时全国的私立学校的校长,假如在今天肯定也上市了;他周游列国,拜访国君,虽然未被重用,但起码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
你还要他怎样成功?再看身后,他不但被尊为素王(无冕之王)、万圣先师,还有两千多年世代望族的孔氏子孙。还有谁比他更成功?而他的起点有多低呢?他从小就是由单亲母亲抚养,很小就给富人家放羊、做帮佣,一切全凭自学,你还要他怎样励志?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文字呢?用四个字可以概括:自强不息!这就是四书五经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精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