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率先从全球化和历史的宏观维度, 系统梳理和阐述科技创新的发展轨迹, 提出全球创新正进入生态时代。这是一场堪比“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革命”。本书不仅对全球创新生态的基本逻辑和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判断, 更对中国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问题做了详细解析, 分别从全球、政府、企业、个人视角, 给出系统突围的具体方案。
1、内容紧贴实事,恰逢其时。“十四大”国家确立了“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的政策方向,尤其特别强调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支持复杂产品、大规模的、开放制造的国家,产业的繁荣是生态的繁荣,接下来就是要聚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产业生态体系之路。
2、作者背景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中国创新生态的难点就在于,不止需要本土探索和本地智慧,更需要全球的视野和布局。像作者这样紧随时代变革,并且同时具备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人本身就十分稀缺。
3、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产业从业者从认知上打开全球视野,还提出了可落地、可实践的方法论。同时用大量的国内外行业成功案例分析、总结。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对创新者、企业家和投资者都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过去几年,中美之间在贸易和科技领域不断出现争端和摩擦, 加上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中国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与此同时,大家对于我国的科技现状有了更加深入和清醒的认识。
很多人或许还有印象,2018 年《科技日报》曾经推出“亟待攻 克的核心技术”专栏,第一篇就报道了中国在制造高端芯片所需要的顶 级光刻机领域的落后状况,此后这个专栏总共刊发了 35 篇报道,详述了多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这个系列专栏影响很大,在网络上的 转发量惊人,也让公众了解了更多产业底层的逻辑,知道除了那些引以为豪的“厉害”的先进科技,我们还有不少“不那么厉害”的地方,甚
至在某些领域受制于人。
比如汽车的发动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 2022 年已经超过 4 亿辆, 其中 90% 以上是燃油车。然而,发动机的核心技术被海外国家牢牢掌 控着,尤其是日本。其他国家可以通过购买日本车来获得发动机,但是买不到核心的技术。搞不清楚各个发动机零件的设计参数范围、精密程度等,就无法设计出一样的发动机。而日本企业把材料学的应用、金属 冶炼工艺、精密工艺、内燃机组装技术等研究得很透彻,建立了难以逾 越的专利壁垒。
2021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 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攻关“卡脖子”难题,增强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提高自主可控能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是大国博弈的核心。美国之所以能在关键技术上对我们 造成困扰,是因为经过这几轮的科技革命,美国已经逐步培育出了相对 健全的产业生态。创新不是随机的,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 柳成荫”,而是有路径可循,有效率提升的空间的。
很多人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考虑创新,提出要给创新一个适当的 土壤,似乎创新是可以自动生成的。但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样的土壤才 能真正生长出来“创新”呢?人类是否也能像驯化动物和植物一样,被 “驯化”并且加速创新呢?
要严谨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且给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将首先用 两章的篇幅回顾西方国家科技生态成长的历史,并探讨中国如何从今天 的科技产业生态中实现突围。然后从初创企业、大企业、地方产业和创 新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论述,讨论如何才能建成一个健全的创新生态。
王煜全,产业咨询专家,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前哨科技特训营主理人。王煜全同时也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活跃地投资于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并推动被投企业在国内量产和落地。在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与全球先进科技对接的过程中,王煜全在得到APP开设全球科技趋势专栏,先后出版专著《全球风口》《暗趋势》《中国优势》等,主理“全球风口”微信号自媒体和前哨科技特训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洞察,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发展。
Chapter 1
全球科技产业生态发展回顾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无尽前沿 —3
-基础科研只是创新生态的起点 —9
-SEMATECH:健全生态是芯片产业的关键 — 15
-阿斯麦:深度协作生态下的欧洲“专精特新” — 22
-ChatGPT:美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典型 — 27
- ChatGPT 的起源 — 28
- 人工智能黑科技的关键时刻 — 30
- AI 生态的爆发正在到来 — 31
小结 生态思维是解决芯片产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 — 34
Chapter 2
中国科技产业生态现状
-直道超车的局限 — 39
- CPU 之痛:中国芯片产业生态布局之路 — 39
- 产业生态下的 GPU 追赶:谁能成为“中国英伟达”? - 构建产业生态才有机会弯道超车 — 53
- 人工智能芯片产业 — 53
- 动力电池产业 57
- 光伏产业 — 60
Chapter 3
科技企业是生态的主力军
- 科技企业家:产业生态的主角 — 79
- 显示技术企业 Nanosys — 81
- 金属 3D 打印企业 Desktop Metal — 82
-mRNA 技术企业 Moderna — 85
- 生物技术企业百济神州 — 87
- 科技企业家的优势升级 — 90
- 科技企业家:对接科技企业与高校 — 93
- 科技制造家:连通全球科技与中国制造 — 98
- 特斯拉与中国制造 — 98
- 压铸制造技术 — 101
- 电机制造技术 — 104
- Meta 与中国制造 — 106
- 莱特定律 — 109
- 莱特定律与汽车制造— 112
- 莱特定律与中国制造— 114
- 制造即投资 — 117
- 资本是纽带 — 119
Chapter 4
大企业是生态的维护者
- 前瞻性:谷歌为什么每年都要举办开发者大会?—
- 公平性:苹果 App Store 为什么招致开发者不满?— 139
- 平台型企业是基础“设施” — 143
- 系统性:美国股市有什么经验值得学习?— 146
Chapter 5
地方产业是生态的构建者
- 政府支持是产业生态成功的关键 — 154
- 地方产业生态要聚焦本地特色 — 159
- 热门领域人人参与,不是热门无人问津— 159
- 超级城市与科技产业分布不均 — 162
- “数一数二”原则 — 166
- 地方产业生态要重视配套支持 — 172
-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 — 173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无尽前沿
如果将全球的科技创新生态拆解,其可以分为产品化阶段和产业 化阶段两个阶段。产品化阶段包括基础研究,以及基础研究成果从实 验室出来后的研发过程;产业化阶段是新科技量产后,实现了大规模 应用,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覆盖阶段。也就是说,科技产品要大规 模普及,需要经历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制造量产、市场覆盖 4 个过 程。其中,基础研究构成了科技生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攻 关“卡脖子”问题的起点。本节我们重点讨论这一环节,看看美国的 基础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段历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其实,在美国历史上,早期的人们并不重视科研,技术实力也 落后于欧洲国家。从 18 世纪 70 年代到接下来的半个世纪,美国的工 程能力,包括水运、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全面落后于英国。比如英国的铁路规模比美国大得多,而英国的陆地面积比美国小很多。 美国虽然在工程领域追赶得很快,但整体研发方向更偏向实用科学, 并不重视基础研究。
到了 19 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随着电力普及,美国涌现出很多电力专家,比如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但电力的基础理论专家基本都来自以德国和英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大学校园的规模也很小,教师更注重教学而不是基础科研。 1932年之前,美国只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而欧洲有 29 位科学家获奖。除了化学,美国在生物、物理等基础科研领域的诺贝尔奖
得主数量也远低于欧洲。
直到 1945 年,美国才开始重视基础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范内瓦 · 布什( Vannevar Bush)给时任总统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报告,题为《科学:无尽的前沿》(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
布什是位真正的传奇人物,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副院长, 资深科学家。他的研究奠定了今天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基础,他在 1945 年就提出了类似今天的互联网、超文本链接搜索引擎、数字图书 馆这样的设想,影响了整整一代的计算机科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克 劳德 · 香农(Claude Shannon)就曾是他的硕士研究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什出任美国政府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 室主任,领导了美国战时的所有科学研究项目,包括鼎鼎大名的“曼 哈顿计划”。很多人认为,由布什领导的美国科学研究是盟军最终取 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就在布什提交《科学:无尽的前沿》的五年前,第二次世 界大战刚爆发时,美国的科技水平还是另一番景象。
20 世纪 40 年代之前,美国的军事技术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严 重落后的,比如鱼雷的探测技术很不成熟,导致没有办法准确探测敌 军的潜艇。根据经济学家乔纳森 · 格鲁伯在《美国创新简史》中的描 述,美国在 1939 年全年仅仅造出 6 辆中型坦克。
但是美国政府迅速发现了问题,并调整了自己的研发重心,将大 量科研人员投入军事技术的研发中,美国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在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占比,从 1938 年0.076% 提升到了 1944 年 的 0.5%,其中大部分投给了由布什领导的科研机构国防研究委员会 (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Committee, NDRC)。这个机构是当时最 庞大的科研体系,项目的巅峰期有多达 3 万名工作人员,其中 6000 人 是科学家,美国 2/3 的物理学家都参与了这个项目。后来一系列的科 技突破,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包括先进的雷达、战舰、战机以及精准的无线电探测技术。
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收获了极好的效果,这也让布什确信: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美国的科技进步不可能快,在全球的竞争力不可能强 1。基础研究要做没有应用目的的实验,而工程实践(也就是产业 化)则是根据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雷达虽然是美国开发的, 但背后至少有来自 13 个国家的科学家做出的基础研究支撑。无线电波 的基础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的欧洲,而基于无线电技术的收音 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
商业界和工业界没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来支持纯粹的科学研究, 但无论是工业还是军事,都需要基础研究来推动产业进步。因此布什 认为,政府必须承担起支持基础研究的角色。
1944 年 11 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给布什写了一封信,要求他 写一份报告,来说明如何把战时的研究经验“用在未来和平的日子里, 以改善国家的卫生,建立新的事业并带来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完成这份报告,布什组织了 4 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有 18名成员,他们分别是名校的教授、公司高层管理者、基金会的领袖。 在布什的主导下,这些专家共同撰写了这份著名的报告 —— 《科学: 无尽的前沿》,并在 1945 年提交给了罗斯福总统。
这份报告主要的论点是:政府必须资助基础研究,且资助的水平 要大大超过战前。
即使是今天,其中的很多基本观点和思想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比如:
1. 基础研究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联邦政府有责任建立新的 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 ,以保持科学的进步和培养新 生的科研力量。
2. 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但是容易被忽略。心血 管疾病、肾病、癌症以及类似疑难杂症的基础研究看似 与疾病本身毫不相关,但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完全出乎研 究者的意料。
3. 基础研究对工业产业非常重要。不管这个国家的机械工 艺多么娴熟,如果基础科学知识依靠他国,其在全球的 竞争不可能占有优势。4. 教育培训能够提高科学家人才的数量,若要培育更多的 科学家,应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量。
5. 如果要让大学和研究所满足工业界对科学知识的要求, 那么政府应该给学院、大学和研究所提供更多的资金用 于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