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行动》是菲利普罗斯的第19部小说,罗斯系列的第4部,也是当代犹太文学的抗鼎之作。
1967年六日战争后,为增强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犹太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美国犹太机构犹太联合捐募协会提出我们本是一体的口号,设立专项基金组织人们到以色列参观学习,感受那里的日常。《夏洛克行动》便是罗斯在类似的实地考察之后创作出来的作品,以看似荒诞的情节,巧妙地揭示出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根源和中东地区暴力形成的内外原因。
一个叫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犹太小说家在1988年遭遇一场精神崩溃,崩溃原因可能是由于服用了一种叫海乐神的安眠药,这种安眠药会给服用者带来有害的副作用。在从崩溃中慢慢恢复期间,小说家听说一个冒名顶替者在以色列以他的名义参加德米扬尤克的审判,并四处宣扬一种叫大流散主义的离谱教义。德米扬尤克是克利夫兰一个前汽车工人,他或许是,也或许不是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恐怖伊凡,大流散主义主张犹太人应该放弃以色列,重新定居欧洲(犹太人真正的家园)。为阻止冒名顶替者的荒唐行径,菲利普动身前往以色列,在追踪假冒者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并由此产生对自身优越性和公正的批判性思考。
1.继《事实》《遗产》之后,又一部以罗斯为主人公的当代经典。
美国小说界奖国际笔会暨福克纳奖获奖作品,《时代周刊》当年年度小说,《纽约时报书评》评选近二十五年来美国秀小说入围作品。
2.一部反映中东问题的良心之作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中不少人有意规避中东问题,涉及占领西岸和加沙之类话题时态度暧昧,有的甚至坚持对阿拉伯人进行妖魔化,罗斯却努力寻求真实反映该地区问题的方式。他的努力是在实地考察之后,用文字进行戏仿和反讽,一边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一边为其撒上想象的佐料,以看似荒诞的情节,巧妙地揭示出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根源和中东地区暴力形成的内外原因。
3.一场针对犹太人命运的大型辩论
历史上的犹太人,一二九〇年被英国人赶走,一四九二年被西班牙人驱逐,被波兰人恫吓,被俄国人屠杀、被德国人焚烧、被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特雷布林卡的焚烧炉熊熊燃烧之时摒弃。文学上的犹太人,是以三千达克特或一磅肉被钉上耻辱柱的夏洛克。他们都是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夏洛克的行动意指受侮辱和伤害的人的复仇,这样的复仇是否正义、合法,以及由此引申出以色列建国是否正义、阿拉伯人该不该暴力反抗,等等?整本书就像一个大型辩论现场,各方辩手轮番登场,政治的、历史的、宗教的、哲学的、文学的信手拈来,虚实相交,让我们看到犹太身份是如何随着大屠杀被简化,又是如何随着以色列建国被撕裂,终变成一人千面,被赋予了更加复杂多元的含义。
出于法律原因,我不得不更改本书中的一些事实。这些微小的改动,主要涉及一些身份和地点的细节,对于整个故事及其真实程度无伤大雅。任何改动过的名字次出现时都用一个小圈表明。
《夏洛克行动》的素材取自笔记日志,所陈述的内容精确,因为我尽可能按我五十五岁左右时的亲身经历、一九八八年初达到高潮的那些事件的实际情况叙述,当时我同意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收集一次情报。
对德米扬尤克案的评论准确坦率地反映了我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想法,比被告上诉时提出的苏联证据几乎早了五年,证据导致以色列法院考虑撤销耶路撒冷地区法院一九八八年的死刑判决,我旁听了当时的庭审,并在书中作了描述。根据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六〇年的苏联庭审记录(苏联解体后,这些庭审记录全部曝光)二十一名士兵自愿叛投德国党卫军,后来被苏联当局处决,这些庭审记录证实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恐怖伊凡实际上是马尔琴科,不是德米扬尤克,被告据理力争,表示毫无疑问检方不可能证明克利夫兰汽车工人约翰伊凡德米扬尤克和臭名昭著的毒气室操作工是同一个伊凡。检方辩称:苏联的档案不仅前后矛盾漏洞百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证据是在无法查证的情况下从卫兵那里获取的,且无从对质,因而是不可接受的道听途说。除此之外,检方辩称,从德国联邦档案中新发现的文件力证,德米扬尤克在否认他也是特拉夫尼基训练营、弗洛森比格集中营以及索比堡死亡集中营的卫兵时多次作了假誓。
时至今日,法院仍在审议针对此案的上诉。
菲罗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
菲利普·罗斯(1933-2018)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认可。2012年宣布封笔,一生共创作29部小说,代表作有《波特诺伊的怨诉》《鬼作家》《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
前言/1
部分
一 皮皮克出现/3
二 不是我自己的生活/35
三 我们/57
四 犹太人的恶作剧/93
五 我是皮皮克/129
第二部分
六 他的故事/167
七 她的故事/209
八 真实事物的不可控性/235
九 伪造,偏执,假情报,谎言/279
十 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317
尾声 言语通常只会坏事/351
写给读者的话/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