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投资项目评估(第2版) 读者对象: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学生及金融、项目投资、项目评估爱好者
本书建立在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基础上,是作者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项目评估内在的逻辑关系,对相关知识模块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安排,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书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系统地阐述了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介绍了实务的操作和流程,并且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努力捕捉项目评估新动态。据此形成了本书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投资项目评估》于2021年10月《投资项目评估》获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其在投资项目评估教材领域居于国内一流。随着国内外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拓展和提高,在众多院校与实践界的要求下,本书重新修订出版。《投资项目评估》(第2版)按照投资项目评估内在的逻辑关系,对知识模块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安排,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次再版修订主要是根据教学一线的反馈,对原教材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写,同时,尽可能使用近年来的最新数据,对书中大部分图、表以及相关的描述性文字进行了数据和内容更新。本版教材在坚持“应用经济学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中国视角”,并将其贯穿全书,讲述投资项目评估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资项目评估》自2014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该书理论起点高、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本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及业内培训的教材。2021年10月《投资项目评估》获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其在投资项目评估教材领域居于国内一流。随着国内外项目论证与评估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拓展和提高,在众多院校与实践界的要求下,本书重新修订出版。
作为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教材,虽然《投资项目评估》(第2版)相对于首版做了一系列调整与改动,但依旧保留了其作为国内一流投资项目评估教材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投资项目评估》(第2版)按照投资项目评估内在的逻辑关系,对知识模块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安排,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书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介绍了实务的操作流程,并且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努力捕捉投资项目评估新动态。据此形成了本书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特点。 《投资项目评估》(第2版)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与背景下进行修订的。此次再版修订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尽可能地使用近年来的最新数据,对书中大部分图、表以及相关的描述性文字进行了数据和内容更新。 2根据来自教学一线的反馈,对原教材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写,为教与学提供支持。 3在坚持“应用经济学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中国视角”,并将其贯穿全书,讲述投资项目评估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值本书修订再版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也是我们学习、从事投资项目评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创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投资项目评估中具体要做到:①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在提升投资项目评估质量、效益、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担当作为。②深刻领悟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持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投资项目评估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助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③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服务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项目评估开始于改革开放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中国的投资项目评估理论与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站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新起点上,中国投资项目评估研究者和实践者,要秉持初心、步履不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投资项目评估学而不断努力。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王晋副教授、长安银行监事长丁琳担任主编,再版由王晋对全书进行了修改补充,最终定稿。西安财经大学姚芳玲、西安交通大学王茜薇担任副主编。各章的撰写人如下:王晋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丁琳撰写第四章、第五章;姚芳玲撰写第九章、第十一章;王茜薇撰写第六章、第八章;西安财经大学姚畅燕撰写第十章。 值本书再版之际,我们要感谢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以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准,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本教材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相关资料和同类书籍,为了体现对知识产权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在书中引用处或书后参考文献中均进行了详细注释与说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虽然本书是基于获得国家级教材建设奖进行的修订,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也是一个极具时效性与动态发展学科的研究中我们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其实一部优秀教材的本质属性就是要给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思路、道理与方法的。 敬请广大读者惠予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予以修正。 王晋 2023年春于古都西安 第1版前言 投资项目评估学科的发展,实质上是评估理论与评估方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一些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基于投资项目管理的需要,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成了投资项目评估的学科体系。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项目评估开始于改革开放后。1984年,我国吸收世界银行项目评估经验编写了《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这是我国有关投资贷款项目评估的第一本手册,它为我国投资项目评估制度化、系统化奠定了基础。由此,拉开了中国金融机构实施贷款项目的评估序幕。 “投资项目评估”作为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极具理论高度和实践广度的学科,并且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本书是建立在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投资项目评估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其知识模块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安排,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书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介绍了实务的操作流程,并且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努力捕捉投资项目评估新动态。据此形成了本书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本书按项目评估的内在联系,对其知识模块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安排,构建了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性强的体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不是一种拼凑式的板块结构,而是始终把握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贯穿全课程的逻辑主线,准确地描述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系统地反映投资项目评估的教学科研新动态。在对各种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估中,本书更加侧重于经济合理性的评估。当然,在理论的阐述中,本书也始终把握着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尽可能用准确、活泼的文字和图表来加以阐述,力求做到简明扼要。 2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实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书重点在于为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实践提供支持,集合了投资项目评估实务所需的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教学资源,突出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特色。 3本书注重教学,尽可能地为教与学提供方便,同时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按照知识的认知过程,本书在每章的编排上首先提出学习目标,具体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每章均以投资项目评估领域的热点或来自实际生活的案例导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每章结束时安排了复习题,在书后详细列出了参考文献,为有兴趣开展课外学习的同学提供一些线索。对于一些最新的实践,教材虽然提供了素材,但它所能提供的毕竟有限,本书给出进一步学习的线索和切入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教材的最终成果,不只是编写者完成,还给学生留出空间,成为编写者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王晋,宝鸡市副市长、经济学博士丁琳任主编,拟定编写大纲、确定内容框架、设计撰写体例,并对全书进行了修改补充,最终定稿。西安财经学院姚芳玲、西安交通大学王茜薇任副主编。 值本书付梓出版之际,我们要感谢中国财富出版社编辑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以极高的专业素质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本教材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相关资料和同类书籍,为了体现对知识产权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在书中引用的当页或书后参考文献中均进行了详细注释与说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结构体系、原理的精确性和写作风格的统一等方面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惠予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予以修正。 王晋 2014年于古都西安
王晋,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1987年留校任教,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从事金融学、投资学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多项国际级与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投资项目评估》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
丁琳,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1987年留校任教,后任陕西省宝鸡市副市长、金融办主任、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长期从事金融学、投资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承担多项国际级与省部级课题,具有丰富的金融、投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
目录
第一章投资项目评估导论(1) 第一节投资和投资项目(4) 第二节投资项目管理周期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12) 第三节投资项目评估概述(18) 第二章资信评估(27) 第一节资信评估概述(29) 第二节资信评估指标体系(39) 第三节信用等级的划分和评定(45) 第三章投资环境评估与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52) 第一节投资环境评估(54)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63) 第四章投资项目市场分析(68) 第一节市场分析的方法与内容(70) 第二节市场调查(76) 第三节市场预测(80) 第五章投资项目建设规模评估与投资项目技术评估(84) 第一节投资项目建设规模评估(85) 第二节投资项目技术评估(95) 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评估(102) 第一节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103) 第二节项目建设投资的构成与估算(104) 第三节项目流动资金的构成与估算(112) 第四节项目投入总资金及项目资金分年投入计划评估(118) 第七章投资项目融资评估(122) 第一节资金来源分析与评估(123) 第二节融资成本分析与评估(135) 第八章投资项目财务分析(142) 第一节投资项目财务分析概述(145) 第二节投资项目财务报表分析评估(148) 第三节投资项目财务效益评估指标(154) 第九章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171) 第一节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概述(173) 第二节投资项目费用和效益的划分(176) 第三节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的国家参数(182) 第四节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中的价格调整(185) 第五节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报表和评估指标(190) 第十章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197) 第一节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概述(198) 第二节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201) 第三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214) 第十一章投资项目后评估(225) 第一节投资项目后评估概述(226) 第二节投资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229) 第三节投资项目后评估的工作程序和评估方法(234) 第四节投资项目后评估信息的反馈和应用(239) 参考文献(242)
二、项目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一)分项详细估算法 分项详细估算法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现金、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内容分项进行估算,然后再综合估算获得项目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式6-10)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式6-11)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式6-12) 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式6-13) 1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式6-14)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外购原材料、燃料最低周转天数=在途天数+平均供应间隔天数×供应间隔系数+ 验收天数+整理储备天数+保险天数(式6-15) 在产品最低周转天数=产品生产加工周期+半成品储备天数(式6-16) 产成品最低周转天数=在库天数+在途或结算天数(式6-17) 2流动资产估算 (1)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所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现金需要量=(年工资福利费用+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式6-18)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资福利费用+折旧费用+ 摊销费用+修理费用+利息支出费用+维简费用)(式6-19)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已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时,只计算应收销售款。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式6-20)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预付账款周转次数(式6-21) (4)存货估算。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者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货物,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计算公式为:存货=外购原材料费用+外购燃料费用+其他材料费用+在产品+产成品(式6-22) 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原材料费用÷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式6-23) 外购燃料费用=年外购燃料费用÷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式6-24) 其他材料费用=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式6-25)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燃料费用+年工资福利费用+ 年修理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式6-26)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式6-27) 3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立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通常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燃料费用+年其他材料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式6-28)预收账款=预收的年营业收入÷预收账款周转次数(式6-29) 【例6-4】某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项目的年产量为100万件,单位产品售价为60元(不含增值税),项目定员为1000人,工资及福利费用按每人每年18000元估算。项目每年的其他费用为90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及其他材料费用估算值为180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198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的10%,项目无预收预付业务。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为30天,现金及货币资金为40天,存货为40天。试估算该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量。 解: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量的估算步骤如下: 现金需要量=(年工资福利费用+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1000×18+900)÷(360÷40)=300(万元)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100×60)÷(360÷30)=500(万元) 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费=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及其他材料费用÷按种类 分项周转次数=18000÷(360÷40)=2000(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用+年其他费用+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及 其他材料费用+年修理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1800+900+18000+1980)÷(360÷40)=2520(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19800÷(360÷40)=2200(万元) 存货=外购原材料费用+外购燃料费用+在产品+产成品 =2000+2520+2200=6720(万元)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300+500+6720=7520(万元) 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及其他材料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18000÷(360÷30)=1500(万元)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150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520-1500=6020(万元) (二)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指在拟建项目某项指标的基础上,参照同类项目相关资金比率计算出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包括销售收入资金率法、总成本(或经营成本)资金率法、固定资产资金率法和单位产量资金率法。 1销售收入资金率法 销售收入资金率是指项目流动资金需要量与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需要量=项目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金率(式6-30) 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多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流动资金。 2总成本(或经营成本)资金率 总成本(或经营成本)资金率是指项目流动资金需要量与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总成本(或经营成本)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需要量=项目年总成本(或经营成本)×总成本(或经营成本)资金率(式6-31) 一般采掘工业项目多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流动资金。 3固定资产资金率法 固定资产资金率是指项目流动资金需要量与固定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需要量=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资金率(式6-32) 某些特定的项目(如火力发电厂、港口项目等)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流动资金。 4单位产量资金率法 单位产量资金率是指项目单位产量所需的流动资金金额。计算公式为: 项目单位产量流动资金需要量=达产期年产量×单位产量资金率(式6-33) 某些特定的项目(如煤矿项目)可采用该方法估算流动资金。 (三)定额日数法 定额日数法是通过估算流动资金的定额日数,并在此基础上乘以用货币表示的日均周转额,估算出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即流动资金=用货币表示的日均周转额×定额日数 1储备资金定额的估算 估算公式为:储备资金定额=储备材料定额单价×年耗用量×定额日数÷360(式6-34) 其中:年耗用量=消耗定额×设计年产量 定额日数=在途日数+验收日数+供货间隔日数×供货间隔系数 在途日数,是指从支付货款之日起到材料运到项目所在地为止的日数;验收日数,是指材料到达后,在卸车、拆包、分类、验收等方面所需要的日数;供货间隔日数,是指先后两次供货之间的间隔日数,在日耗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供货次数越多,间隔日数越短,占用资金越少;供货间隔系数是按供货周期确定资金需要量时应乘的折扣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供货间隔系数=(供货间隔日数+1)÷(2×供货间隔日数)×100%(式6-35) 供货间隔系数一般在05~1之间。储备资金定额估算表如表62所示。 表62储备资金定额估算表 材料名称供货地点单价(万元) 全年耗用定额日数 数量(吨)金额(万元)供货间隔日数供货间隔系数应计日数在途日数验收日数整理日数保险日数储备资金定额 原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低值易耗品 修理用备件 包装物 外购半成品 合计 2生产资金定额的估算 生产资金定额的估算,应按品种逐一进行估算。估算公式为: 生产资金定额=设计日产量×估算单位成本×生产周期×在产品成本系数(式6-36) 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所经历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产品成本系数=在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100%(式6-37) 生产资金定额估算表如表63所示。 表63生产资金定额估算表 产品名称设计日产量(吨)估算单位成本(万元)在产品 成本系数生产周期生产资金定额(万元)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待摊费用 合计 3产品资金定额的估算 产品资金,是指从产品验收入库起到产品发出按有关结算方式收回货款或收到银行结算通知为止的一段时间所需占用的资金。产品资金应按产品品种分别估算。估算公式为: 产品资金定额=平均日产量×估算单位成本×定额日数(式6-38) 其中:定额日数=发货间隔日数×发货间隔系数+包装和发运日数+结算日数 发货间隔日数=发货定额÷平均日产量 结算日数取决于产品的结算方式。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日数是指取得运输凭证后到开户行办理托收承付手续所需的天数,采用托收承付以外结算方式的,是指取得运输凭证后到收到货款为止所需的时间。 包装和发运日数,是指对产品进行必需的包装并运抵车站、码头直至取得运输凭证为止所需的时间。产品资金定额估算表如表64所示。 表64产品资金定额估算表 产品名称平均日产量(吨)估算单位成本(万元)定额日数产品资金定额(万元)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外购商品 合计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