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综合分析,指出未来科幻理论发展可能围绕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通过哲学思考,拓展对科幻本质的认识。在跨越认知、思想边界探索、思想实验等方面,科幻文学和相关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出来。其次是当前科技变化对科幻的影响,会导致科幻理论形成一个跟学科重叠的重要方向。这个方向不但朝向科技发展,也朝向伦理和消费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第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科幻理论的研究可能更多结合当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科技,并且逐渐从博物学走向演化学。对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都必须围绕中国科幻本身的问题来进行。在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渐改变、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发展的状态下,科幻文学中国性和世界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可能会形成一个热点。
《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的撰稿人分布较广,有学者、科幻作家、文化管理者和从业者。一改过去对科幻形象死亡的看法,指出当前科幻发展正在走入一个小的繁荣期。这个繁荣期起源于人们对未知和未来动荡的焦虑,且受到当前科技和时代变革的影响。
科幻是具有广泛跨界性的文学艺术甚至产业类型,这种存在本身具有无限的广延性,也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走向。书中的文章是一些灵感和持续关注后得到的思考结果,方向和深度差异很大。文集多维度的视角会对中国科幻文学、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吴岩
科幻作家、学者、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科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获得者。他是中国科幻未来主义观点的提出者和科幻教育的倡导者。主要作品包括《中国轨道号》《科幻文学论纲》《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教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