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绪论、动画与生俱来的民族趣味、包容万象的特殊语言:动画、动画艺术民族化的空间与媒介、时代诉求与动画民族化之选 、总结等部分,以梦与记忆为关键词,以民族化为线索,对中国动画民族化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并对一些经典文本、代表性人物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 以梦与记忆为关键词,以民族化为线索,对中国动画民族化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
* 对中国动画百年发展里程中的经典文本和代表性人物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前 言
动画是梦的艺术。
动画是最难以描述的,它的概念难以精确表达,形态包罗万象,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为了集中论述,本书将以电影、电视、网络为媒介的动画作为重点讨论对象,强调动画是影视大类下具有独特表演形式的艺术,不包括利用动画技术和技巧的泛动画,不将利用动画技术或动画技巧进行的产品设计和展示都纳入,如建筑漫游、交互技术的网络动画、医学造影基础上的造影成像、设计学基础上的栏目包装等,皆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即便集中到影视媒介和核心形态,动画也显得非常不同,它是一个多元的集群。它包含陪伴与教育儿童的、情节简单且篇幅相对短小的低幼动画,也包含以青少年为核心的二次元群体痴迷的搞笑、武侠动画番剧;有着勾连图书、玩具、用品、乐园等,涵盖衣食住行所有方面,产值巨大的衍生品版图;又有自得其乐的实验动画艺术群体,在与国际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探索着动画表达的可能性;普通受众熟知和追捧的是电影院中的动画电影,当前偶有震惊行业的国产动画电影爆品搅动电影资本的趋向,又有美国、日本动画大片持续与稳定的品质呈现……动画到底是什么?中国动画的追求是什么?到底怎样才能追赶和超越美国、日本这样的动画强国?这些问题一直在被追问。
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叙事媒介构成了我们主要的文化活动,并潜在地增强了人们对现实国家的理解、认同与自信a。简而言之,国家想象的表达与实践经过了从纸媒、电子媒介到网络媒介的变化,在这些实践中,对民族国家的想象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被书写和表现,尤其在一个影像得到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几乎完全以视觉和听觉来表现对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作为一种高度符号化的影像文本,动画在呈现民族或国家想象中具有独特的方法和能量,动画民族化是构建想象的必然选择。
环顾世界,回顾历史,我国动画要走民族化道路可能是今天能够达成各方共识的认知。其背后的逻辑有两个:一个是从艺术形态的独特性来看,民族的艺术确实因为其独特的形态、气质和表达方式而具有独特的魅力;另一个是从时代语境来看,作为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力的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媒介,动画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在以美国、日本动画强国输出符号来构建全球化的背后,包含着意识形态和文化扩张的深层意图,中国动画保持独立性、独特性,追求国际认同,输出优质文化,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愿景。
在全球商业文化的博弈中,我们一厢情愿的西方化是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文化表象上是多样化的、自由的,但在根本的价值立场和政治本体论上却是一体化的、排斥异己的。所以,当我国动画连续剧或者动画电影在探索商业可能的时代,在动画作品的形态上努力仿效美国迪士尼或者日本吉卜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寻路的无奈之举,但是这种仿效如果缺乏文化艺术自觉,就会陷入另外一种尴尬的境地。如哲学家丹纳所说的:民族性是永久的,来自血肉,来自空气与土地,来自头脑与感官的结构与活动;这些都是持久的力量,不断更新,到处存在,决不因为暂时钦佩一种高级的文化而本身就消灭或者受到损害。a所以,从文化艺术民族化觉醒的站位来看待动画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至于符合媒介传播规律、戏剧创作规律的问题则属于下一个层级的研究。
近几年,在我国艺术与商业领域,国风国潮盛行,其背后的支撑力量是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在Z世代b聚集的B站(哔哩哔哩,
简称B站),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受到热烈追捧,国风国潮成为重要流行元素。据统计,2020年,B站传统文化爱好者已达9603万,国风视频创作同比增长331%。c新颖的表达方式、华丽的舞台效果让传统文化
的魅力在现代化语境中大放异彩,通过新型的手段,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审美实现呼应和共鸣。当《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元超高票房引发行业的惊叹之时,以国风国潮为名的中国动画电影似乎找到了出路,各
个出品方蜂拥向这一个出口。瞬间,制作人似乎有了这样一种判断:做中
国风,走民族化道路,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唯一出路。
然而,民族化其实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动画追求中国风的历程大约可以等同于中国动画诞生至今的历程一百年的时长。这一百年中,中国动画大部分有意或无意地行走在民族化道路上,只不过,今天的中国风民族化与彼时提出的背景和侧重不同,但想表达和呈现的指向应是一致的,即用中国人熟悉的符号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但是,究竟什么是民族化,怎样才叫民族化?民族这一概念本身便具有复杂性,并且与国家传统这些概念交融;随着时代的变更、全化的加剧,民族与民族性的讨论卷入越来越多的概念和视角;民族化本身是复杂的动态概念,强调化的过程;民族化又在很
孙平,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理事,影视编剧,曾担任CCIV-6电影频道影评嘉宾、中国龙奖评委、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评委、北京文化创意大赛评委等。近五年来,主持我国动画片民族性认知与呈现的历史变迁新时期动画民族话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研究报告等课题;主编《文化与审美:中国动画学派的启示》《中美动画产业启示录》等著作;发表学术50余篇。影视代表作有《百变马丁大电影》(总编剧)、《中国动画100年》(编剧、导演)、《嫌疑人X的献身》(策划)、《孤雁》(策划)等。
绪论 001
一、回望民族概念演变004
二、文艺与民族性议题回溯009
三、电影民族化到动画民族化012
四、概念辨析与核心追求020
五、关键工具:文化研究、精神符号与动画特性022
六、民族化追求中的思辨029
第一章 动画与生俱来的民族趣味031
一、精彩神奇的动画艺术033
二、世界动画的诞生与民族趣味038
三、中国动画拓荒时的民族意识060
第二章 包罗万象的特殊语言动画073
一、动画之名076
二、动画与绘画080
三、动画与电影084
四、迥异的三维动画086
五、动画的特性088
第三章 动画艺术民族化的空间与媒介091
一、独特的故事与内涵095
二、讲述方式的共性与个性098
三、角色、环境与文化隐喻107
四、独有的表演与动作设计112
五、绘画艺术带来的色彩125
六、其他艺术的滋养128
七、视听语言的可能132
第四章 时代诉求与动画民族化之选133
一、模仿与探索中民族符号渐显137
二、民族存亡的斗争工具140
三、民族标识的思索与构建145
四、创作观念确立民族化自觉149
五、民族化信念的荣耀与疑问161
六、时局变革中民族化的遗落181
七、新征程中民族化的回旋与探寻185
八、从民族化到国潮中国风的话语体系转化198
结 语220
致 谢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