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七卷本),系统梳理了先秦以至当代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伦理主要特征、变化规律和当代价值进行总结,对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主要流派和主要人物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介绍、评价,并揭示中国经济伦理发展规律。本卷为宋元卷,对该时期经济伦理思想代表人物、学派的观点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宋元经济伦理思想史从时序上可以划分为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时期,在内容上主要是围绕三大命题展开的,即义利之辨王霸之辨和理欲之辨, 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走向上可以概括为由外而内、高开低走、虚极实来。宋元经济伦理思想史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伦理建构和经济伦理学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丛书共7卷:总论卷、先秦卷、汉唐卷(上下册)、宋元卷、明清卷、民国卷、新中国卷,其中汉唐卷因篇幅原因分为上下册,故丛书共计8册。总字数共计近315万字。
本丛书首次为中国经济伦理思想修史,以时序为经,以范畴发展为纬,简史历史唯物主义与大历史观,系统梳理了先秦以至当代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揭示三千年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基本规律,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伦理主要特征、变化规律和当代价值进行总结,对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主要流派和主要人物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介绍、评价,并揭示中国经济伦理发展规律。
本丛书重点阐述的经济伦理概念有:义和利、理和欲、本和末、公和私、俭和奢、劳动道德、生产道德、分配道德、交换道德、消费道德、财富道德、财政道德、贸易道德、经济平等、经济自由、经济民主等。
本卷旨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宋元两代的经济伦理思想,即由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始,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止,计400余年的经济伦理思想。
首先需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把宋代和元代并作一卷,作为一部经济伦理思想的断代史?一般认为,宋元两代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都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似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代表着文明和野蛮的两极,何以在经济伦理思想上能够前后相继、融为一体?特别是元代,在以往正史研究中,凡述及哲学、文学、科学、经济、政治等分类思想史,除元曲外几乎没有它的地位,人们习惯于把唐宋并提,或者宋明并列,或者单说两宋,而极少提到宋元。这主要是因为,从元灭南宋到明灭元,只有区区不到90年的时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在思想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何况按照正统的观点,元宋对峙乃至宋灭,是外族入侵的结果,是落后、野蛮的民族征服先进、发达的民族,是中华文明的倒退,甚至是亡国的耻辱。当然,这种观点是有所偏狭的。宋代的思想成果固然为学界所公认,辉煌且独树一帜,但是因此而忽略元代则显然不妥。且不说与元有一定渊源的辽金,其建国历史甚至早于北宋,就是元本身也与北南两宋并立了很长时期。宋元的对峙,是中国汉蒙两大民族、两种生产方式、两种社会生活方式、两种文化的对峙,不能简单地说宋代的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就一定是优秀的、先进的和文明的。可以说,宋元各有优劣,各有生力和病态(钱穆语),相克相生。正是在元的强大的现实压力下,宋的,特别是偏安一隅的南宋的,许多思想才开始转向,由从先秦到汉唐越来越玄虚的趋势,转而务实,走向实学。南宋的覆灭,按照钱穆先生的解释,其主因在于不能自我解救的自身的病态。而元最终能够统一中国也不是偶然的,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家族的统领下,元不仅成就了史上最大的中国版图,而且删繁就简、避虚就实,吸纳和融合了汉民族的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思想,形成了自身的实学特征。
第二,宋元时期有没有经济伦理思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分两问:一是究竟什么是经济伦理思想,在宋元时期哪些人的哪些观点可以归于经济伦理思想?此问可谓治史中的求同。二是宋元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之前的汉唐和之后的明清相比较,有没有独到之处,是否值得研究?此问可谓治史中的求异。回答这两个问题都是有难度的。
难度之一,经济伦理作为一个明晰、独立的范畴,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由当代经济与伦理的日益尖锐的冲突所引起。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包括宋元思想史上,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换句话说,宋元的思想家们是没有关于经济伦理的自觉的认知和阐释的。这同经济与伦理这两个概念的情况还不一样。这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的现代释义也源于西方,由日本学者从古代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翻译过来,尽管同样的词在古今语境中已经大相径庭,但至少被中国学界认同并约定俗成下来。而经济伦理呢?几乎完全找不到近似的概念,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以当代经济伦理的视角和方法,在古人的原始史料中,去爬梳、甄别、筛选、鉴识那些可能具有经济伦理价值的思想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探求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还原到古人的语境,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语意去牵强附会或者望文生义。
难度之二,宋学早已成显学。其中有关宋元特别是宋代的经济思想史和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亦有大量的成果问世,再作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几乎没有未被涉猎的原典文献和史料了。所以本卷将不得不大量重复引用已经被多次论述过的文史资料,人还是那些人,话还是那些话,问题还是那些问题,观点还是那些观点,这就难免给人炒现饭的感觉,很容易就会写成引经济思想史和伦理思想史二者稍稍加以相互点缀和拼接的翻版。这其实在学术上是了无旨趣的。要想克服这一点,就要下功夫探究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究竟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究竟造成了其经济关系与伦理关系之间怎样的相互冲突和影响,反映到思想理论上,形成了哪些既非单纯的经济观念或伦理观念,而是二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经济伦理思想元素。
难度之三,宋元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究竟有没有鲜明的特征以及有什么特征,足以区别于此前和此后的思想,并且成为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中承前启后的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有机环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不能仅凭想象而人为拔高的,只能严格依据一手的文本资料来评判。应该承认,思想史的延展是曲折逶迤的,并不是每个相继的历史时期都必然有更高的建树,当历史上出现一个出类拔萃的思想家后,他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可能几百上千年都无人企及,更不要说超越。因此,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发掘和研究,并没有发现宋元经济伦理思想有什么超越前人的过人之处,那么,实事求是地说,本卷的研究将是没有太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最多只是一些代表人物的罗列和他们的思想碎片的拼凑而已。
下面,本卷就是试图沿着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展开的。
总 序
引 言
一、宋元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定位
二、宋元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大致特征
三、宋元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宋元经济伦理思想概论
第一节 宋元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
一、社会政治的新动向
二、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格局
三、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四、宋元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其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宋元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观点
一、义利之辨
二、理欲之辨
三、王霸之辨
四、本与末:农业与商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章 北宋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北宋新禅宗经济伦理思想的趋向
一、寺院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佛教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变
二、新禅宗:看待此世的态度与工作伦理
第二节 北宋儒学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宋代儒学对佛教的排斥与吸收以及儒学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向
二、周敦颐寻孔颜乐处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张载周道止是均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四、二程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及其经济伦理思想
一、王安石新法及其王霸说
二、理财为急务和与民争利
三、苏轼对王安石新法的辩难
第三章 南宋朱熹及其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对南宋社会经济问题的观察与论述
一、论社会治理之道
二、论人才
三、论民生
第二节 对传统儒家经济伦理观点的解读
一、《大学章句》
二、《中庸章句》
三、《论语集注》
四、《孟子集注》
第三节 对宋儒经济伦理命题的阐发
一、对义利之辨的推重
二、对理欲之辨的省察
三、对王霸之辨的深化
第四节 朱子门人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黄榦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陈淳严辨义利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程端蒙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四章 南宋其他思想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陆九渊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对义利之辨的阐发
二、对理欲之辨的诘难
三、实学、实行以求实效的事功精神
第二节 南宋功利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薛季宣利者义之和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陈亮功成即是有德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叶适实学以致用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五章 元代理学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元代经济伦理关系及其特殊性
一、元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二、元代经济伦理关系的变迁
三、游牧民族的统治和融入
四、儒士社会地位的改变
第二节 元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新趋向
一、元代思想及文化的多元面向
二、蒙古、色目文化的重商精神和务实倾向
三、元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实学转向
第三节 郝经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下而上达的重情之学
二、近而易行的为学之道
三、道济天下的有用之学
四、四、轻赋减吏的经济治理
第四节 许衡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重义轻利、重理轻欲的传统基调
二、肯定公利、言之为善的义利新解
三、顺应人情、关注日用的现实倾向
四、本末并重、勇于治生的时代创见
五、安民节用、反对聚敛的生财之道
第六章 元代相关领域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元代货币思想所体现的经济伦理观
一、元代的货币政策及相关思想
二、信:元代货币思想的经济伦理根据
三、便:元代货币思想的经济伦理观照
四、非欲求利:元代货币思想的伦理规约
五、节用:元代货币思想的伦理诉求
第二节 元代农业思想所体现的经济伦理观
一、元代农业之概况
二、元代的重农思想及农书成就
三、天下无不学之农: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基础
四、耕者有其田:儒家民本思想与游牧开拓意识的结合
五、力少功多:儒家爱民思想与元人务实精神的结合
六、既兴其利:儒家富民思想与游牧商业精神的结合
第七章 宋元各学派之间关于经济伦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争论
第一节 宋元儒家内部关于经济伦理命题的分歧与争论
一、南宋思想界王霸之辨的渊源及其主旨
二、理学主流与事功学派的义利之辨
三、作为南宋理学道德修养基本主张的理欲之辨
第二节 宋元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政策的伦理导向
二、新儒学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人格选择与道德修养
三、经济伦理矛盾加剧和经济伦理思想交锋
四、经济伦理思想的实学转向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