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探讨电视连续剧编剧知识与技巧,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对电视连续剧的艺术特性、表现规律等做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梳理;中篇,是本书的重点单元,从技巧的角度,结合作者创作的实际,对电视连续剧创作中的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如人物与人物关系的设置,情节主线与副线的埋设与交织,戏剧矛盾冲突的安排与凸显,以及结构、布局、情感、细节、台词、动作等——做了深入而又细致的讲解和分析;下篇,通过对几部国内经典电视连续剧的剧本的解构,再次印证和强化了上篇与中篇建构的叙事理论。
张险峰,男,54岁,原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编剧,河北传媒学院教授、艺术学(MFA)硕士生导师,现受聘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主讲《影视剧本创作》和《影片分析》。
上篇:知识
第一章 电视剧与电影、戏剧、文学、电视的关系
第一节 电影观念如何影响电视剧
第二节 戏剧观念如何影响电视剧
第三节 文学观念如何影响电视剧
第四节 电视观念如何影响电视剧
第二章 电视连续剧的故事与画面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重故事轻画面
第二节 人是电视连续剧创作的核心
第三节 学会为演员"量身定编
第四节 重视对文学的改编与移植
第三章 电视连续剧的声音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里的人声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里的音响
第三节 电视连续剧里的音乐
第四节 声与画结合的三种形式
第四章 电视连续剧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是时空结合的艺术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时空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时空自由对编剧的意义
第五章 电视连续剧与蒙太奇
第一节 蒙太奇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叙事类蒙太奇举例
第三节 表现类蒙太奇举例
第四节 编剧如何运用蒙太奇
第六章 电视连续剧的题材、类型、流程、格式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的题材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的类型
第三节 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流程
第四节 电视连续剧剧本的格式
中篇:技巧
第七章 创意与故事大纲与分集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的创意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的故事
第三节 大纲和分集提纲
第八章 人物与品质关系与设置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如何塑造人物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主角应具有的品质与经历
第三节 如何设置人物与人物关系
第九章 结构与布局扩散与凝聚
第一节 电视连续剧的结构
第二节 电视连续剧的布局
第三节 电视连续剧的线索
……
下编:案例
后记
《电视连续剧编剧知识与技巧》:
如何设置人物和如何设置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剧本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基础,也是编剧在构思时无法绕开的一道难题。
我们认为,在设置人物及处理人物关系时,考虑以下诸问题可能会对编剧有所帮助。
一、人物及人物设计要契合剧本所要表现的主题
每一个电视剧都有一个主题,蕴藏着深刻的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不是由编剧高喊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剧中人物、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人物行为等自然而然地实现。譬如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要表现反腐的主题,就要让以候亮平、沙瑞金、季昌明、赵东来、陈岩石为代表的反贪集团阵营和以赵瑞龙、高育良、祁同伟、高小琴、陈清泉、刘新建为代表的贪污集团阵营同时亮相,很显然,仅凭主要人物候亮平一人是完成不了这个主题的,更不可能表现隐藏在全剧深处的“探悉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反恩人性,反求诸己”的思想。
同样,在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余则成是编剧竭力想表现的主要人物,但翠平、左蓝、晚秋、吴站长、马奎、李涯、谢若林这些或正面或反面的人物的存在,对于主题的强化同样起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物及人物设计要契合剧本所呈现的风格与类型
电视剧是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电视剧面对不同的观众和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和不同的功能特征,对人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商战剧的主人公一般都为商界精英或企业老板;反腐剧的主人公多为公、检、法、纪的官员;谍战剧的主人公多为机敏睿智、深藏不露的特工;偶像剧男主角大多英俊,女主角大多靓丽,否则难以具有偶像身份和气质;励志剧的主人公一般是“草根”,目的是表现其如何逆袭;悲剧和正剧中的主人公多为好人,好人遭受不应该有的毁灭或痛苦,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更会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同情。喜剧中的主人公一般也是好人,但一定要有明显的缺点,并且可以将这一缺点夸张到有悖常理的地步。
因此编剧在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自己剧本的类型,然后再按照预定类型的要求设计剧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当然,人物的类型化设计并不意味着要将笔下的人物变得模式化和套路化,这样的作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故编剧在设计人物时,千万不要墨守成规,亦步亦趋,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和尊重电视剧类型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所突破和创新。
这方面电视连续剧《暗算》系列就做得非常好。它一反以往谍战剧中主人公多为有勇有谋的英雄这一套路,极力塑造了两个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另类”:其中《听风》中的盲人阿炳,虽然在听力上天赋异禀,但在生活和感情方面却是个弱智白痴;其中《看风》里的数学天才黄依依,她破译密码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理想,而是为了拯救一个与她有私情的男人。这么写,既写出了新意,也写出了复杂的人性。
三、人物及人物间要蕴含可以充分展开的冲突与矛盾
在设计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时,一定要让人物与人物间蕴含可以充分展开的冲突与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既可以是情节导致的,也可以是人物性格差异导致的,还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比如,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里的男主人公江德福,就算是口袋里插三支钢笔,也不过是为了冒充知识分子,其骨子里永远摆脱不了农民的生活习惯,像早上不刷牙、饭前不洗手、睡前不洗漱之类;而女主人公安杰是资本家大小姐出身,打扮得体,说话文雅,还喜欢看文学名著,一心渴望得到如《安娜·卡列尼娜》中描绘的那般荡气回肠、罗曼蒂克的爱情。这两种性格碰撞在一起,自然会生出许多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好戏。
再比如,电视连续剧《奔腾年代》里,留学归来的常汉卿是严谨的傲娇学霸,而从部队转业的战斗英雄金灿烂则是豪迈直爽的保卫干部;常汉卿负责研发电力机车,金灿烂为他保驾护航。身份、背景、个性完全不同的两人,在相处中产生了妙趣横生的化学反应。
再来看电视连续剧《无悔追踪》,它讲述的故事是,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老北京的百姓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土刀唐胡同也换了新颜。刚刚接管了旧警察局的派出所所长肖大力偶遇一个熟知兵器的教书匠冯静波,这引起了他的怀疑,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无悔追踪”。在这部戏中,冯静波与肖大力之间,既有性格的矛盾,更有“追”与“逃”情节的对立,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四、人物与人物之间最好有双重或多重关系
电视连续剧人物与人物之间最好能有双重或多重的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组织情节,并加强戏剧的张力。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是很好的例子,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也延续了原有的多重的人物关系:周萍与四风是情侣关系,同时他们又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妹;周萍和繁漪是继子与继母的关系,同时他们又保持着不清不白的地下情人关系;周朴园和鲁大海是紧张对立的劳资关系,同时鲁大海又是周朴园前情人兼前佣人鲁侍萍的儿子,是周萍的亲弟弟,四凤的亲哥哥;而周萍的另一个弟弟,繁漪生的儿子周冲,与四凤是少爷和丫环的关系,同时又是追求者与被追求者的关系。多重且复杂的人物关系,因为鲁侍萍的到来痛苦地纠缠在一起。
有一点需注意,写电视连续剧配角之间的戏,不可以喧宾夺主。他们之间产生的剧情,不可以遮盖主角与配角之间的关系。否则,剧情就失去主干脉络,观众亦无主线可追髓。
五、围绕事件来搭建人物关系
电视连续剧说到底还是要讲故事,而故事必以事件为重心,所以,围绕事件可以很好也很自然地搭建人物关系。比如,电视连续剧《莫斯科行动》讲述了1993年许多“倒爷”在前往莫斯科淘金的过程中在火车上遭遇打砸抢,中国警察奉命远赴莫斯科,在不亮武器和身份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逐个击破的故事。围绕这一事件,编剧很自然地建构起了相互对立的敌我双方阵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富有戏剧张力的人物体系。
六、人物要有存在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兄弟姐妹;结了婚,会有岳父(公公)、岳母(婆婆)、大小舅子、七大姑八大姨。但是,在创作电视连续剧时,是不是需要把这些人物全部写进去呢?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电视剧中的人物是否出场,要看其在本剧当中有无存在的价值,没有存在价值的人物不应进入表达作者意念的人物谱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