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拥有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和技能(《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姊妹篇)
定 价:59 元
芬兰的教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思路,在课程的三级设置、多种选修、可选式考试等方面颇有建树,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榜样。《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共分四大篇章45个课程主题,呈现注重个性化发展、合作与交流、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芬兰教育全景,全面揭示芬兰教育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学生拥有美好的学习历程与未来。贯穿全书的珍视每个学生、不让孩子输给世界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和家长深切感悟到芬兰教育为什么被称为全球第一?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如何去学习、效仿、运用?教育是给每个孩子的。教育不是去加深、强化学生的弱点,而是想尽办法去改进弱点,不贴上优秀与落后的标签。不强调竞争也能获胜。学校教育要多强调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学习。把关注焦点集中在教导学生拥有足够的能力上,竞争力就会自然地产生。和学生一起找答案。21 世纪的教育方式,不仅鼓励师生间的对话互动,老师也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讲课,而是充分引导与启发学生,成为和学生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的伙伴。生活化的体育教育。以生动、实用的方式,让体育课变得丰富。而在野外走路、寻路两小时,学生自小就学会辨识方向,习惯在森林里找路、使用罗盘和看懂地图,不仅训练了孩子的体能,同时也训练了心智、方向感和自信心。艺术,动手体验。一堂堂实现创意的体验感受,能让学生有系统地接触到美育,这样的收获与现实价值,将远甚于少上几堂英语和数学课。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练习题中呈现从城市、火车到高铁,从河川、桥梁到隧道,从动物作息到男女生姓名等,这些都是真实、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事物,原来学习可以这么精彩。考试,是要让大家都能进步。考试或评价,都是为了让学校、学生有求进步的机会。对于总是考不好的学生,老师就让学生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直到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品格,来自价值观。品格是人成长历程的副产品。人如果被放在群己关系、社会责任、公民责任的大格局之内,学会尊重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优秀品格,就会通过各项课堂的研讨和日常学习,自然而然地深植在人的心中。公民责任,高于自身享乐。教师不断通过信仰与人生、文化的差异与尊重、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环境保护等专题课,和学生一起进行严肃又实际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人不是独立的个体,相互尊重,才能维持多元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关系。一起正视各类校园问题。学校对于校园危机的处理,就是第一时间真诚地与学生一起面对,走过面对悲伤、减卸压力的历程,学到悲戚与共、勇敢正视的人生课。协助孩子选择未来。教育达到百年树人境界才能永续推动。教育不能成为相互比较的催化剂,不能成为分类贴标签的审判官。......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拥有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和技能》是全新修订升级版,《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姊妹篇,教育家洪兰、黑幼龙 倾情推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呈现注重个性化发展、合作与交流、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芬兰教育全景,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拥有美好的学习历程与未来。珍视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不让孩子输给世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共分四大篇章45个课程主题,充分诠释了学习是全方位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人尽其才,行行出状元。图文并茂,既有娓娓道来的温润文字,又配有可视化的教学场景、活动图片,读起来轻松、愉悦,更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和影响作用。在当前强调劳动课、体育活动、美学教学、STEAM等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教育大环境下,本书将给予教师开阔视野,启迪启发。作者历经多年的教育观察、思考与文化冲击所产生的叙述,字里行间诚恳深挚,直白而清楚地阐述了值得大家深刻反思的重要教育议题教育的目的,是如何让孩子能拥有美好的学习历程与未来,以及让他们拥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去面对未来。把每个孩子都带上来!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唯一关注的,也是推动作者继续修订这本书的教育情怀。
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
福尔摩斯对华生说:数据、数据,给我数据,其余免谈。没有数据, 所有推论都是空的。我也很想说:观念、观念,观念不改,所有的改革都是空的。一个既有的制度很难改变,如果只改制度而没有改变制度内的人的观念,那么不论制度怎么周全,还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滴水不漏,聪明的人就会去钻制度的漏洞,改革就破功了。所以,谈改革,第一要做的就是改变思想观念。历史上许多立意良好的改革,都是因为没有从人的观念去改变起,后来都没有成功。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不容易,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书本,因为看书是依自己的速度,看电视、听演讲是依别人的速度。依自己的速度可以随时停下来慢慢咀嚼、静静思考,想通了,才能改变。我觉得教改,要从出版好的教师用书开始,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观察力,她吸收内化芬兰等国的经验后,回头来看自己,指出了很多应该要破除的旧观念。人是习惯的产物,习惯了原有的生活后,所有的陋习就看不见,一切的不合理就变成理所当然。这是为什么古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必须跳脱出来,甚至跨越文化,才会真正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会像作者所说的看到不同的彩虹。作者在北欧住了6年,很用心地去深入了解芬兰的教育理念,所以她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一针见血,直指我们的沉疴。的确,现在学生痛苦的就是初中、高中阶段,但是谁说书一定要念得这么辛苦呢?难道一定非得这样念书不可吗?北欧的孩子在教室的时间比我们少,为什么他们的知识没有少?反而在人际关系、待人接物上比我们成熟?我们这么聪明的教师和家长,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和环境作出更多的创新,带给自己更有品质的生活?我们的学生很痛苦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分数的观念一直改不过来。分数是评价的一个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很好的方式。人的学习成果不是呈一条直线成长的,而是贝壳式呈波浪形逐渐上升。每个孩子学习的速度不同,如果阶段考试时间正好在孩子融会贯通之前,这孩子的成绩当然会吃亏。孩子不是不能学,只是学得比较慢而已。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个性、长处并不相同,可是偏偏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这样怎么可以呢?数学好的比英语好的聪明吗?每个父母都知道真正有关系的分数是中高考那几天的分数,平时考100分,中高考是考50分,一样不能上第一志愿的好学校,但是父母却常为了平日的一两分非常计较,作者说得对,天下没有不在乎成绩的孩子,连芬兰孩子拿到成绩单时也会拿着计算器猛算。是的,每个孩子都在乎分数,但是可以用更健康的态度来看待分数,分数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和全班同学比起来自己的程度在哪里,不应该成为挨打甚至是被羞辱的原因。如果我们不知道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打完了,原因还在,孩子下次一样考不好。我们应该先沉淀下来,找出孩子学习不佳的原因,再做补救教学。每个人开窍的早晚不同,如果孩子智慧还未开,学习能力还未达到学校的标准,即使打死了,也考不好的。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很冤吗?其实,哪个孩子不想好?哪个孩子不希望有人夸奖?许多最后自暴自弃的孩子背后都有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我们因材施教讲了3000年,到现在仍是镜花水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认为如果别人会,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要会,如果不会,那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回家没有做功课。我们很少从发展上的原因来看孩子是不是开窍得比较晚,是不是老师教学的方式孩子不能接受。英国19 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没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很少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吝于夸赞孩子, 我们甚至不允许孩子犯错,什么事都要求完美,考试也都要全部100分。为什么我们这么求全呢?当我们在指责孩子时,有没有想过大人也有忘记带东西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就要罚站、挨打呢? 纪律来自长期的坚持,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允许错误,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这本书是我所看到比较东西双方教育制度亲切、有人性、也好看的一本书,每一个人都应该把它放在案头,当我们又回到旧观念中时,拿出来看一下,它会提醒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孩子读书究竟所为何事。教改要成功,需从整体社会价值观念先改起,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们从既有的窠臼中跳脱出来,看到彩虹的另一端。
洪 兰(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知名教育家)
陈之华,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旅居英国、美国、尼日利亚、芬兰、法国、澳大利亚等国二十余年。曾担任西非洲卡拉巴大学艺术系讲师、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妇女会理事等。现为自由作家与专栏作者,近年来专职于书写与演讲分享,致力于关注社会与人文艺术的发展、跨文化趋势、亲子教养、国际教育观察与研究等。著有畅销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等书,其中多本图书荣登各大书店好书榜和年度畅销榜。多部作品被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引进出版。
推荐序 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第二版自序 把每个孩子都带上来第一版自序 珍视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前言 回归自然的教育第一章 学生拥有核心素养和生存能力,是教育的未来04 以最少的力,做最大的事07 教育,是给每个孩子的09 不强调竞争,也能获胜......第二章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11 公平正义,从小开始12 任何阶段都不能失衡13 协助孩子选择未来......第三章 文学、艺术、体育运动,学生喜爱全方位的学习 21 野外森林找路去 定向越野课23 在框架中学习,不是真学习28 工艺课上,自己做外套 32 见识职场实习......第四章 开阔的生命视野,才能有丰富美好的人生 39 公民责任,高于自身享乐41 考试,是要让大家都能进步44 和孩子们一起正视各类校园问题......后记 童话世界里的生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