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慰问信及其他》《华沙城的节日》两部作品,这是作者跨入新的时代后换笔写作的第一声,表达了作为“新中国人”的自豪情绪和在国际交往中的见闻和思考。
本书以巴金自编集或亲自认定版本目录为基础,呈现作品原貌,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金亲自参与校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全集》为主要参照底本,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作为附录,增加部分文献图片作为前插。创作时间起自抗战全面爆发,截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反映了作家与整个民族命运的息息相关,从不屈不挠的奋斗到民族浴火重生的历程。
本书由《慰问信及其他
》和《华沙城的节日》两部
散文集组成。前者是1949
年新中国诞生之后两年间的
感想,后者是作者1950年
11月13日至26日赴波兰出
席第二届保卫和平世界大会
的见闻与感想。作者一再表
示,作为一个新中国的作家
,他感到十分自豪,“我认
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
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
得更紧密”,“我们应该给我
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世
界,一个更美的将来。为着
年轻的一代我们应当贡献我
们的精力和生命。倘使我们
能够在和平的斗争中献出自
己的一份力量,倘使我们能
够为年轻的一代争取到和平
,我们可以说是尽了父亲的
责任,也可以说是尽了作家
的责任,尽了人的责任了”
。(见本书附录中的《我愿
意献出我的一切》)正是在
这样的观念下,作者一面投
入到新的生活中,一面尝试
写作新的篇章,由此,我们
才能理解这些文字的兴奋、
激动。
《慰问信及其他》,作
为潘际坰、黄裳编的新时代
文丛第二辑中的一种,平明
出版社1951年7月初版。《
华沙城的节日》,作为新时
代文丛第一辑中的一种,平
明出版社1951年3月初版;
1951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
社重排新版印行。以上两书
部分篇章曾收入《巴金选集
》第九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版),后全部
文字收入《巴金全集》第十
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3月版)。
此次据《巴金全集》排
印,个别文字和用法仍保持
原貌,并未根据当下编校规
范修改和统一,附录部分为
本书编者所增。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慰问信及其他
我是来学习的
忆鲁迅先生
一封未寄的信
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
两封慰问信
给苏合作同志
他们活在每个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心里
后记
华沙城的节日
华沙城的节日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古城克拉科
《灰阑记》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后记
附录
愤怒的哭声
“会”把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为一年伟大胜利而欢呼
一点印象
我愿意献出我的一切
谈二届和平大会
欢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