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分为四篇: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专题篇。在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增加了激素;在专题篇中增加了神经生物化学。我们尝试将生物化学与医学联系起来,在教材中每章编写了临床案例。案例结合每一章生物化学的知识解释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在介绍糖代谢中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介绍激素中结合胰岛素降血糖的机制。临床相关的引导讨论让生物化学的学习对医学生更有意义,使学生兴趣更高,目的更明确,学习效果更好。
教材的适应对象主要是5年制医学本科生,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兼顾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麻醉、口腔、影像、药学、护理等专业的需求。本教材的内容可以满足教育部制定的医学本科生教学基本要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求。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6年南昌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被江西省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为了更好地建设这门课,我们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自己的特色编写了《医学生物化学》。
大部分医学生感到生物化学是一门令人头痛的学科,让他们理解生物化学和生理现象、疾病的关联等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这种状况部分原因是由于生物化学教学的方法。生物化学学家往往对疾病了解甚少,而临床医生对生物化学知之不多。我们尝试将生物化学与医学联系起来,在教材中每章编写了临床案例。案例结合每一章生物化学的知识解释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在介绍糖代谢中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介绍激素中结合胰岛素降血糖的机制。临床相关的引导讨论让生物化学的学习对医学生更有意义,使学生兴趣更高,目的更明确,学习效果更好。
本教材由十几位来自江西省内各大医学院校的资深教师编写,他们身在教学一线,对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教学方法。为了使教材更加系统、实用,在参考了多本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本教材分为四篇: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专题篇。在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增加了激素;在专题篇中增加了神经生物化学。
教材的适应对象主要是5年制医学本科生,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兼顾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麻醉、口腔、影像、药学、护理等专业的需求。本教材的内容可以满足教育部制定的医学本科生教学基本要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求。
由于生物化学发展迅速,内容涉及面广,尽管编写人员尽力尽责,鉴于知识水平有限,本书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使用本教材的同行、同学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目录
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前言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
第二节 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6)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8)
第2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9)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9)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5)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0)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26)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类(34)
第3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36)
第一节 维生素(36)
第二节 微量元素(50)
第4章 酶(58)
第一节 概述(58)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60)
第三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62)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65)
第五节 酶的调节(76)
第六节 核酶与脱氧核酶(81)
第七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82)
第5章 激素(87)
第一节 概述(87)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95)
第三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97)
第四节 胰岛素(98)
第五节 甲状腺激素(100)
第六节 性激素(101)
第七节 下丘脑与垂体激素(103)
第八节 其他激素(107)
第二篇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
第6章 糖代谢(111)
第一节 糖类概述(111)
第二节 糖代谢概况及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13)
第三节 糖的消化与吸收(114)
第四节 糖的分解产能过程(115)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129)
第六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33)
第七节 糖异生(139)
第八节 血糖水平的调节与异常(145)
第7章 生物氧化(151)
第一节 概述(151)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154)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168)
第8章 脂类代谢(171)
第一节 概述(171)
第二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代谢(174)
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182)
第四节 胆固醇的代谢(199)
第五节 磷脂的代谢(203)
第9章 氨基酸代谢(211)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11)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212)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216)
第四节 氨的代谢(222)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230)
第10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243)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243)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245)
第三节 某些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247)
第四节 代谢调节(250)
第11章 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苦酸代谢(260)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260)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264)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269)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275)
第五节 核苷酸代谢(277)
第三篇 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12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290)
第一节 复制的基本规律(291)
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294)
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303)
第四节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307)
第五节 DNA损伤(突变)与修复(310)
第13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318)
第一节 转录体系(318)
第二节 转录过程(324)
第三节 转录后的加工过程(325)
第四节 核酶(334)
第五节 RNA的复制(335)
第14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337)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337)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342)
第三节 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输送(349)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与医学(352)
第15章 基因表达调控(359)
第一节 概述(359)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364)
第二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372)
第16章 DNA重组与基因工程(388)
第一节 DNA的重组(388)
第二节 基因工程(394)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408)
第四篇 专题篇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416)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417)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420)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427)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432)
第18章 血液生物化学(442)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442)
第二节 红细胞代谢(447)
第19章 神经和精神病的生物化学(455)
第一节 概述(45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基础(456)
第三节 脑代谢的特点(459)
第四节 精神和精神病相关的神经递质(464)
第五节 中枢神经与精神活动的生物化学基础(470)
第六节 精神病的生物化学机制(474)
第七节 精神病的生物化学检查(475)
中英名词对照索引(486)
英中名词对照索引(496)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由于结构分析技术的进展,使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它们的各种功能。酶的催化原理的研究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蛋白质的结构域是个较紧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连接各结构域之间的肽链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允许各结构域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对运动。蛋白质的变构和共价修饰的调节作用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密切。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为阐明基因的本质,了解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流动做出了贡献。碱基配对是核酸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这是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当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后,对于基因、基因表达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学以及各种组学的研究和认识有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对于RNA结构的研究不但发现了核酶、逆转录酶,现在发现的micro RNA还有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还体现有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已经表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中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核酸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是功能的基本要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生物体的糖类物质包括多糖、寡糖和单糖。在多糖中,纤维素和甲壳素是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物质,淀粉和糖原等是储存的营养物质。单糖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寡糖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性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寡糖和蛋白质或脂质可以形成糖蛋白、蛋白聚糖或糖脂。由于糖链结构的复杂性,使它们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对于细胞专一地识别某些物质并进行相互作用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糖类将与蛋白质、核酸、酶并列而成为生物化学的四大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