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唐代历史
历史一点不枯燥,相反,还很有趣,“这样好读的历史”之《夏商周:文明之源》带你走进远古缥缈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婴幼儿”时期,领悟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丰富
夏商周三代因为距今遥远,且资料较少,作者以确切可靠的信史为基础,结合考古发现、神话传说等内容,涵盖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还原生动形象的上古历史场景。
◆重要事件和人物
客观讲述上古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原史实原貌,了解历史进程,比如曾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尧舜禹禅让制度、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都是后续小读者会在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中学到的。
◆历史规律
以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贯穿全书,发现历史规律,了解风云变幻。上古夏商周相当于中国历史的“婴幼儿”时期,决定了后面中国历史的走向,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基本面貌。
◆知识链接
对夏商周相关的地理、职官、时令等内容进行补充,帮助小读者深度理解历史背景。
◆思考问题
每节富有思考问题,启发小读者设身处地思考,强化夏商周的历史知识,让那段历史更加生动、直观、可感。
◆专家推荐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历史教授辛德勇、著名历史作家林屋公子联袂推荐。
第一节 人文初祖
“三皇”与“五帝”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皇帝”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呢?
秦王政统一天下之后,觉得自己的功绩是之前历代君王都没有办法比肩的,他于是与大臣商量,希望给自己定制一个专有的称谓。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的结果是从上古“三皇”和“五帝”中各取“皇”和“帝”这两个字,组成了“皇帝”这个新词,秦王政就成了“始皇帝”。
那么,这里的“三皇”“五帝”都是谁呢?他们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我们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农业耕种的历史就能追溯到至少九千年前,但是文字形成相对较晚,能够被史书记载下来的历史就更晚了。那些遥远的历史中,到底是由谁来统治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别说今人,就连古人也搞不清楚。于是他们依托民间传说和神话,塑造了一些远古时代的统治者,从而有了“三皇五帝”。
“三皇”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天皇、地皇、泰皇,一种是天皇、地皇、人皇。他们没有姓名、没有事迹,很显然是一种被神化的符号。还有一种是燧人、伏羲、神农。燧人就是传说中最早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为人类带来人工取火技术的先祖。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是为人类带来智慧的先祖。神农,顾名思义,是人类的农耕之祖。还有一种版本的“三皇”,用女娲替代了燧人,“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她是一位创造人类的女神。
可见,燧人、伏羲、神农、女娲,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人格化特征,但还是有着很强烈的神话色彩,属于人神混杂的形象。尽管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历史人物来看待,但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上古先民探索世界、生存发展的身影,无论取火用火、农业耕种、解释万物,都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过程中的重要进步,这些发明创造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后人则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它们归功于一个虚构的“神人”“圣人”身上。
与人神混杂的“三皇”相比,“五帝”相对更接近历史一些,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作《史记》的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纪》,叙述了皇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五位上古时期的政治领袖,他们大概活跃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的黄河中下游。司马迁之所以将他们作为史书的开篇,是认为“五帝”流传下来的记载更可靠,更能够体现中国历史从部落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但是,司马迁距离“五帝”毕竟也有将近两千年之久,他所能看到的材料也很有限。因此,我们现在一般将“五帝”时期作为“史前时期”,将它视为王朝的前奏和国家的
雏形。
黄帝与炎帝
“五帝”第一位是黄帝。《史记》记载,他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之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生于姬水,所以姓姬,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以轩辕为名。
黄帝生活的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部落联盟时代。当时黄河流域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这些部落聚族而居,拥有自己的首领和领地,史书上常常称呼他们为“某某氏”,比如黄帝所在的部落就是有熊氏。部落为了生存,需要扩大领地、争抢资源,这样就免不了互相争斗,一些亲近的部落会结成联盟,共同进行军事行为,以巩固自己的利益。部落联盟的首领往往由部落成员推举而来,拥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
黄帝从小就聪明,长大后更加智慧,在人群中出类拔萃。当时统治部落联盟最有权势的是神农氏,首领叫炎帝。炎帝据说生于姜水,所以姓姜。黄帝长大以后,神农氏已经衰落,各部族之间互相攻伐,百姓深受苦难,但炎帝对此无所作为。这样,黄帝被推举为首领,他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用熊、罴、貔(pí)、貅(xiū)、(chū)、虎六种猛兽来命名,黄帝依靠这支军队征伐作乱的部族,安抚百姓,平定四方。他的声威越来越高,许多部落都纷纷来投奔他,让他更加壮大。
黄帝的崛起威胁到炎帝的地位,于是黄帝与炎帝两大部族在阪泉(具体位置有争议,一说在今河北涿鹿)这个地方发生了战争,史称阪泉之战。经过三次大战,炎帝最终败下阵来,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在这场战争之后进行了整合,成为炎黄部落,逐渐融合发展成为华夏族。我们中国人将炎帝和黄帝都作为中华始祖。如今,不管我们身居何处,都会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中国古代盛行五行学说,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构成了整个世界。黄帝的“黄”属“土”,炎帝的“炎”属“火”,黄帝取代炎帝正好应了“火生土”的规律。因此“黄帝”“炎帝”的称谓很可能是后代奉行五行学说的人起的名字,用以证明五行学说的神妙。后来,每遇到王朝更替,新的王朝统治者也总会借助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理性。
涿鹿之战
根据史学家徐旭生的观点,上古时期的部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集团: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
华夏集团起源于甘肃东南部与陕西交界的黄土高原上,代表人物就是黄帝与炎帝。随着部族的逐渐强大,他们逐渐向东扩张,从渭水流域向黄河中游、太行山一带迁徙。东夷集团则兴起于山东半岛,“夷”字是一个人背负着弓箭的象形字,可见相比华夏集团擅长农耕而言,东夷集团更擅长渔猎,在武器制作上更为先进。苗蛮集团主要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的长江中游地区,它们是祝融氏的后裔,孕育了后来的楚文化。
华夏集团向东扩张,不可避免地与东夷集团发生冲突,其中以东夷集团的九黎族势力最大,其首领叫蚩尤,据说是一个大力士,有万夫不当之勇,他的部族还率先实现了武器的革新,从卢山之中开采金属铸造成了铜制兵器。蚩尤十分残暴,经常侵犯其他部族,这些部族都向黄帝求助。于是,黄帝统率大军在涿鹿(具体位置有争议,一说在今河北涿州)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恶战。
关于这场战争,许多文献记载里都赋予了神话传说的色彩。有的说,蚩尤会法术,他作法让战场大雾弥漫,黄帝的士兵都看不见敌人在哪里。这时候,黄帝一个叫风后的臣子,发明了指南车,车上立着一个木人,可以准确地指明方向。黄帝靠着指南车带领大军杀出了大雾。还有的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让战场刮起了狂风,下起了大雨,让黄帝的大军无法前行。而黄帝这边也请来了一个叫女魃(bá)的天女助阵,女魃一来,风不刮了,雨不下了,天空顿时一片晴朗。黄帝的大军趁机出动,杀得蚩尤措手不及。
总之,涿鹿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大小部族都尊黄帝为“天子”。《史记》记载,黄帝没有停下脚步,天下凡是动荡的地方,他就率领军队去平定。黄帝时期的疆域,向东到达了大海,向西到达了崆峒山,向南到达了长江流域,向北到达了涿鹿一带。他居住在轩辕之丘,设置官员,都以云来命名,称为“云师”,又设置左右大监,以监督天下的部落邦国。他还提拔了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位大臣来管理百姓。在黄帝时期,人们顺应着天地运转的规律播种谷物、驯养鸟兽,开展生产生活,社会空前和睦安定。
据一些文献记载,黄帝不仅是上古君王,还是一名发明家,他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还有一本医书《黄帝内经》相传也是他所作。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制衣,他的臣子仓颉根据鸟兽的爪痕创造了文字。客观地说,这些文明进步的成果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应该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后人喜欢将这些发明安在黄帝及其臣僚身上,也是因为在黄帝时期,部族加速整合,疆域大为扩张,社会发展迎来巨大进步,为这些发明创造了条件。
因此,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在今天的陕西黄陵县桥山上有一座黄帝陵,两千多年来,黄帝陵一直受到后人的祭拜。现在每年的清明节,黄帝陵都要举行祭祀大典,很多海外侨胞不远万里,都要来到黄帝陵认祖归宗。黄陵祭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
思 考
(一)“三皇”“五帝”都是谁?他们是历史人物吗?
(二)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三)为什么今天全世界的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