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 读者对象:文学爱好者、青少年儿童
这是一部献礼中国乡村振兴的心血之作,一部致敬苍生百姓的生命传奇。作者蹲点瑞金三个月,走遍瑞金十七个乡镇,走访了一百个红军后代,追寻在百年的岁月中,他们的祖辈如何初心不改,不以共和国功臣自居,甘为平民百姓而奋斗终身;他们作为革命后代,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光荣与梦想、奋斗与牺牲、成功与失败、毁誉与沉浮、圆梦与愿景、美丽与悲怆。一百个红军后代,无数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他们走着不同的道路,过着不一样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故事,但在他们心中却都深藏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和品格。
1.该作品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精品文学创作出版平台暨“文学创业板计划”首批成果之一,“京产文学新人新作培育”项目推广活动(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扶持项目)重要展示作品。
2.本书以一个个真实的访谈,串联起红军后代在新时期创造出的、属于平凡人的光荣与梦想,文学气息浓郁,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意愿。
3.在内容呈现上,本书创新性地融合了叙述、描写、口述等多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有身在现场的亲近感和真实感。
4.本作品立意新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丁晓原等倾力推荐。
自序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她烙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进
足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记录着革命老区的沧桑
巨变。
这是一曲不屈不挠的英雄赞歌。郁郁葱葱的红军林向人们诉说
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成群的革命旧址向人们倾诉着震撼心
灵的英雄事迹;庄严的纪念碑和纪念塔,向人们叙说着革命先烈的
赤胆忠魂。
这是一首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宽敞的苏维埃大道见证着曾经的
苦难和如今的振兴;炊烟袅袅的秀美村落沉淀着远古的传说和蝶变的
当下;依山傍水的产业园书写着红色的血脉和绿色的发展。
这是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是共和国摇篮,是中央红军
长征出发地。
1929 年初,毛泽东、朱德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转战赣南闽西,
开始创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到 1931 年秋,在连续取得三次
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后,中央苏区成为全国最大、最巩固的革命根
据地,朱毛红军也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工农武装。1931 年 11 月 7 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瑞金也因此成为“赤色的首都”。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领导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了治党、治军、治政的伟大实践,
在政权、武装、群团、法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
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苏维埃各项建设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机构
与体系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形态。直到今天,中央国家机关绝大
部分部委,都可以在瑞金找到“根”。正因如此,1951 年 8 月,中央
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在瑞金访问时,便称瑞金为“红色
故都·共和国摇篮”。
深秋的一场雨后,我漫步于叶坪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旧址,见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雨过之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满园
的花草树木,被洗涤,被净化,被滋养。忽远忽近的鸟鸣声,似或急
或缓的歌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一面面土
黄色的墙上,当年的标语已然斑驳褪色,沉淀下来的,却是一段让人
难以忘怀的红色过往。
旧址群的陈列室内,一段段贴心的话,一幅幅生动的图,记录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民谋幸福的点点滴滴:分田造屋、
架桥铺路、小孩读书、油盐柴米、生老病死,政府无不想方设法解决。
苏区的群众深刻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他们走向光明,能
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瑞金子弟,无论如何也要加入革命队伍!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瑞金人民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最后
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
上战场”。
红都圣土,养育着英雄的红都人民。红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为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巩固,献出了所能献
出的一切,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瑞金不仅为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腾出、修
造了大量办公和生活用房、用具,提供了各种食品,承担了警戒保卫
责任,还处处起带头表率作用,创造了武阳区、石水乡春耕模范区乡,
出现了壬田区消费合作社等先进典型,组建了瑞金模范师、苏区工人
师(后称中央警卫师)等,获得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扩红”
突击模范县荣誉称号,涌现了“八子参军”等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夕,瑞金人民还通过赤色戒严、坚壁清野、筹粮
筹款、参军参战、收容红军伤病员等,直接策应、支援了红军主力战
略转移。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有数据显示:
当年瑞金只有 24 万人,参加红军的有 49,000 多人,参加游击
战争的有 38,000 人,参加拥军支前工作的有 26,000 人,以上合计
113,000 人,接近全县总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参加长征的有 35,000 人,
在长征路上牺牲了 10,842 人。如今,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有名
有姓的烈士有 17,166 人。
在瑞金,几乎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
“因为革命,瑞金很红;因为战争,瑞金很穷。”曾经,有研究
者这样描述瑞金。战争时期的资源严重透支,本身资源的相对贫乏,
交通的极度不便利,让这片有着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和如诗如画风光
的红色土地,穷得令人心疼。
可是,贫穷并不是宿命。
岁月带走了曾经的壮举,却带不走融于瑞金人民血脉之中的不甘
落后、永不服输的斗争精神与奋斗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曾经,红军先辈们以大
无畏的气概,书写着恢宏的奋战史诗;如今,红军后代们秉承先辈的
精神,默默付出,继而坚韧奋起,几十年来,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地
与贫穷作斗争。
从 2020 年 10 月下旬到 2021 年 1 月下旬,整整 3 个月的蹲点采
访,我走遍了瑞金所有的乡镇。瑞金的这 17 个乡镇,有着不同的特征,
却让我有着相同的感动。在这片血染的神圣土地上,我听到一个又一个
感动人心的英雄故事,内心被深深触动。在这里,红军先辈们的革命故
事让我一次次落泪,红军后代们的生命故事,又让我感到阵阵唏嘘。
这些故事,有的让人牵肠挂肚,有的使人扼腕长叹,有的令人难
以释怀,而所有的故事,都让我看到了同一种东西,那便是,真、善、
美;那便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善良、坚强、勇敢,以及诸多的美好。
他们或耕田于故里,或南下打工,或返乡带领他人脱贫致富,或
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或受惠于国家精准扶贫政
策而开启新的生活……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内心又是
何其相似!不管是幸福还是不幸,无论是顺利还是坎坷,他们每一个
人,都始终乐观地、不懈地奋斗着,从不放弃,从不抱怨,他们是如
此甘于平凡,却又如此不甘平庸,他们的身上,时时闪耀着鼓舞人心
的动人品质。
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90 年前,他们的先辈在血与火的激战
中,那些闪耀着的,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
崇高精神。
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90 年后的今天,他们在热血和汗水的
磨砺中,那些闪烁着的,不甘落后、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勇于担当
的拼搏精神。
90 年来,这种精气神,在广阔的瑞金土地上,始终充盈激荡、蓬
勃闪耀。
曾经,这里很穷,但你不会想到,这些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的大潮中,这片土地,已然发生了令人震撼的巨大变化。
2018 年 7 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江西省人民政
府批准,瑞金成为赣南革命老区首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市。作为全国
著名革命老区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市,在脱贫攻坚这场“时
代大考”中,瑞金高质量地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近年来,瑞金先后被评为“2018 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
贫示范县市”“2020 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等。2021 年,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叶坪乡还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
模”荣誉称号。
脱贫摘帽以后,瑞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提升脱
贫攻坚成果。《瑞金市扶贫办 2019 年工作报告》显示:2019 年,贫
困发生率降至 0.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5 年的 8251 元
增至 2019 年的 12,510 元,全市没有一户脱贫户返贫。
这些奋斗成果,无不记录着瑞金红都 71 万儿女共同的荣光,而
这背后,承载着的是瑞金红都 71 万儿女不屈不挠、顽强奋进的坚定
信仰。
斑斑将士血,滴滴生民汗。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历史不会忘记,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先辈们曾用生命守护着中华
苏维埃政权的荣光;历史也不会忘记,这片令人敬仰的土地上,后来
者历经血与汗的洗礼,演奏出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奋斗乐章。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90 年前,毛泽东再次途经大柏地时,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菩萨
蛮·大柏地》,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吟出了“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我很庆幸地看到,90 年后,这一佳句,成了共和国摇篮—瑞金
最为生动真实的写照。
2022 年 12 月 2 日于长沙
尹红芳,笔名伊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毛泽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在《中国作家》《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文学》《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100余万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并多次获文学奖项。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凤舞寿岳》《公安英模·官同生》等多部作品。2020年底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
引子 001
第一篇
满江红 005
第一章 香樟树 007
华屋的十七棵松 008
华割禾的眼泪 014
希望的田野 023
“红色灵魂”守护者 031
“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 045
凤凰于飞 051
第二章 小马灯 065
一盏马灯,照亮心中的路 066
跋涉前行 071
生命的重生 076
家中的指明灯 081
印在纸上的名字 085
做一个新兴的好农民 093
第三章 红军渡 097
吃水不忘挖井人 098
十八杆红缨枪背后的故事 103
古茶亭的送水人 117
嘱托 121
风景这边独好 127
寒梅怒放 134
第二篇
长相思 153
第四章 油菜花 155
风骨长存 156
期待 159
生命中跳动的音符 161
生活如歌 171
暖春 174
回乡之路 178
第五章 五角星 183
红星情,赤子心 184
军人本色 194
跨越时空的回响 201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209
守望 216
心中的英雄 219
第六章 黄米酒 223
“寨鼎皇”的新故事 224
梅花鹿的呼唤 232
人生向暖 238
男儿有泪不轻弹 244
勤劳致富 248
古老的密溪,青春的梦 252
第三篇
清平乐 259
第七章 杜鹃红 261
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 262
麻地米粿香又甜 268
绝处逢生 274
一路奔跑 284
红色满屋 287
日出东方 293
第八章 红枫树 303
少年心,赤子情 304
大山深处的歌声 313
爷爷的铁匣子 318
爱的翅膀 323
天使宝贝 331
借地生金 334
第九章 报春花 339
紫砂泥的醇香 340
家乡的味道 350
树林里的香猪 354
红军鞋,“瑞云”梦 358
桃花林,故园情 364
云石山的春天 371
尾声 383
后记 385
华屋的十七棵松
对瑞金的了解,是从听闻有关“十七棵松”的故事开始的。这十七棵松,因为这个感人的故事,早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虽未见,但触动已深。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我跟随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发起人之一杨青山同志走进华屋,走上华屋后的蛤蟆岭。
松涛阵阵,心潮翻涌。
蓦然间,一块石碑和一棵挂着铭牌的松树映入眼帘。只见石碑上
写着:华崇煌,男,1908 年出生,红一军团战士,1932 年参加红军,1934 年随部队长征,长征途中牺牲。
我随即了然:这就是我所探寻的“十七棵松”中的一棵了。
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蛤蟆岭上这十七棵树前立碑、树身挂有铭牌的苍松,寄托着十七位华屋先烈的英魂。
华屋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以华为姓,围屋而居,所以被称为华屋。华屋人有一个习俗,亲人百年,其家人便会在墓地两旁种上一些松树或柏树,寓意着哀思不绝、后福绵延。或许,松树在华屋人心中是永恒的象征。
20 世纪 30 年代初,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对中央苏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由于反“围剿”带来的兵力不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开展“扩红”运动,动员苏区的青壮年参军参战。据曾担任华屋村负责人的杨青山同志介绍:从 1930 年到 1934 年,当时仅有 43 户人家的华屋,先后有 17 位青壮年加入了红军队伍。
据《红都瑞金史略》1 一书记载,当年瑞金只有 24 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就有 5 万多人。
南昌起义军进入瑞金前后,向沿途群众宣传南昌起义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起义军还在瑞金各地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瑞金人民第一次认识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看到了自己的出路所在。
从此,瑞金人民也以朴素的情感和有力的行动,接纳并拥戴红军和红军的领路人—共产党,认同并实践了他们指引的苏维埃道路。
弹指间,瑞金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国苏维埃运动大本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人民也为这么多中国革命优秀产物的降生、成长、壮大提供了产床、摇篮以及立足之地,他们对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给予了满腔热情和持续支持。
踊跃参军“扩红”,是瑞金人民给予革命战争最大的支持。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兵的感人故事。华屋的 17 位青壮年就是在此背景下加入红军队伍的。
1930 年,第一批参军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在离别之前共同商定:入伍前,每人在后山上种下一棵松树,以表达他们心中对家乡父老的眷恋和不舍,更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中国革命长青常胜的坚定信念。此后,应征入伍的华屋勇士,都会来这里种下一棵松树。
1931 年,这片小山坡上又多了 3 棵松树苗。随着前方战事吃紧,更是为了积极响应“扩红”的号召,1932 年华屋报名参军的达到 11 位。那天,华屋的老老少少聚集在一块,群情激奋,原来是红军武装动员部的人来了。小伙子们个个争先,踊跃报名。当时年仅 13 岁的华崇宜也高高举起了稚嫩的手臂,可当小崇宜想到老年得子的爸妈时,他又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家。没想到,爸妈不但没有责怪他,反倒夸儿子有胆量、有出息。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华崇宜和另外 10 位华屋汉子踏上了革命的征途。这支小小的队伍里,最小的华崇宜 13 岁,而年纪最长者,已满 33 岁。
他们约定,革命一成功,便回归故里,告慰乡亲;如果有人“光荣”了,活着的人要为阵亡的兄弟抚幼孝亲。
然而,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长征途中,华屋儿郎奋勇杀敌,全部壮烈牺牲,再也无法回到这片生养他们的故土。乡亲们为了寄托哀思,便把这一棵棵青松当作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人们都会来到这里,叩首祭拜,用最淳朴的方式悼念自己的亲人。
2014 年,村里特地铺了一条上山的路,又在这里建亭立碑,以此纪念已经离开,却始终未曾远去的 17 位亲人……
我沿着一条麻石阶梯,拾级而上,青松滴翠、铭牌似血,不时撞击着我的心灵。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松树,树下,立着 17 块石碑,上书:
华质彬、华钦仑、华崇森、华木森、华桃生、华钦柏、华钦标、华崇沂、华钦梁、华水生、华德和、华崇煌、华崇宜、华崇宽、华崇宏、华钦材、华钦恩。
这哪里是一个个名字 ? 这分明是父母的呼唤,这分明是妻儿的思忆,这分明是故园梦、英雄魂!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更是苏区人民支援革命的永恒剪影,是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历史见证!
“你看,这一大片茂盛的松树,还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着我们华屋人,我们瑞金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坚定信念!”陪同前来的杨青山同志含着泪仰起头,指向大片大片的松林说。
瑞金人民把这片松林称作“红军烈士纪念林”,每一年,一个又一个红军后代和瑞金各地的人民,会自发来到此地,以种植一棵“信念树”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苏区精神,畅想美好未来。
怀着对英烈的无限崇仰,我们移步山脚,眼前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杨青山介绍道,这几年来,华屋人因地制宜,脱贫致富,不仅住进了新房,更在适合自己的产业方面发展得有声有色,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美好。
“你看墙上这一张张幸福的图案,”他指着崭新的白墙上粘贴的由几十张华屋人的笑脸拼成的“心形”图案感叹道,“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正是当年 17 位华屋汉子不怕牺牲踏上征途时的心中期盼吗?”
“因为革命,华屋很红;因为战争,华屋很穷。”曾经,华屋人向外界介绍自己的村庄时,习惯了这么说。
这里,承载着往昔的峥嵘,承载着曾经的苦难,更承载着如今的幸福美好。
据杨青山介绍,2012 年 4 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华屋调研时,华屋村民的生活还十分贫困,年人均纯收入仅有 2000 余元,整个村庄没有小车、空调、燃气灶和太阳能,没有一户家庭有卫生间;119 户中,有 72 户没有摩托车,83 户没有电饭煲,90 户没有电视机;农户日常生活用品,是土灶台、铁制锅、木板床;103 户仍然居住在土坯房中,8 户因原住土坯房倒塌,而不得不租房居住。
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华屋,为什么还是摆脱不了贫穷?
在华屋的历史文化墙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几许线索。
当年,华屋人无偿支援红色政权 , 许多家庭节衣缩食,捐资捐物,有的甚至举债支前 , 导致了当地物质资源严重透支。此外,当年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牺牲,许多参加革命的精英人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导致了当地人才资源的严重缺失和断层。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多次对革命家属反扑,经常对留守的群众进行威胁、恐吓,抄家掠产,巧立名目收取革命家属的“追逃费”,给当地群众留下了严重的物质和心灵创伤。
雪上加霜的是,华屋的资源本就极度贫乏。据杨青山介绍,华屋人均耕地仅 0.62 亩、山地 6.5 亩,不仅山上无资源,耕地非常贫瘠,而且有 30% 的耕地常年遭受水患。因灌溉设施破旧,又有 60% 的耕地成了“望天田”。
前些年,华屋的改变也是有的。有的人出去打工了,见了世面,过上了比在家乡稍微宽裕的日子,虽然思念故土,可是下不了回乡的决心;还有的人,留在家乡,不甘贫穷,渴望改变,却不知如何走上致富之路。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到 2012 年的时候,华屋 119 户家庭,还有90 户没有电视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华屋人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面的世界,离他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那些年,华屋的人们延续着苦难、贫穷与不幸,或许还有着不争,因为他们对贫穷的忍受,已经快接近麻木的边缘;然而,华屋人又是幸运的,一声“惊雷”,他们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契机。
2011 年 12 月 31 日,习近平同志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
2012 年 4 月,带着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和使命,国家42 个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奔赴赣南实地考察。同年 6 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1 周年前夕,《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搭乘振兴发展的春风,华屋的人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曾经,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在生产效率极低的情况下,他们从未放弃希望,默默奋斗,默默忍受,忍受生活的苦,忍受生命的痛;如今,好的政策如一道光,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更坚定地奋斗,超越,前行。
沧桑岁月,红心依旧。多少年来,华屋人从来没有动摇过对党的信仰。每年的清明节,他们都要到蛤蟆岭上的“信念树”林中去祭奠红军烈士。每当村里有大事、喜事,他们都会到山上去集会,有时唱红歌,有时对山歌,他们说,不但要追忆往昔,还要憧憬未来。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