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主要通过不同材料间的可逆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储能器件完成能量储存、释放与管理。掌握电化学储能理论知识和关键科学问题对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系统阐述了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种类、发展历史、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基本概念,重点突出近些年来新发展的钠离子、钾离子电池储能体系,探讨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和非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及对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影响。探讨大数据+机器学习开发新型储能材料的方法与研究进展。本书汇聚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最新科研成果与相关技术,体现了电化学储能器件及其关键材料当下发展和研究的趋势,是材料、物理、化学、电化学、化工、能源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前沿的集成反映。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
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1
1.1 电化学储能的种类和作用1
1.2 电化学储能基础6
参考文献19
第2章 钠离子电池发展进程、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22
2.1 发展进程22
2.2 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24
2.3 钠离子电池的应用36
参考文献38
第3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40
3.1 概述40
3.2 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46
3.3 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58
3.4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63
3.5 有机类正极材料69
3.6 富钠正极材料72
参考文献73
第4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80
4.1 概述80
4.2 有机类负极材料82
4.3 碳基负极材料88
4.4 钛基负极材料104
4.5 合金类负极材料114
4.6 转换类及其他负极材料122
4.7 负极材料产业化流程及案例分析124
参考文献126
第5章 钠离子电池液态电解质134
5.1 概述134
5.2 电解液基础理化性质135
5.3 电解质盐140
5.4 有机溶剂143
5.5 界面与有机电解液添加剂148
5.6 新型电解液体系及应用151
参考文献154
第6章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156
6.1 概述156
6.2 固体电解质基础理化性质表征160
6.3 无机固体电解质165
6.4 聚合物电解质176
6.5 复合固体电解质178
6.6 固态钠电池中的界面181
参考文献186
第7章 钠离子电池非活性材料191
7.1 概述191
7.2 隔膜材料191
7.3 黏结剂材料196
7.4 导电剂材料205
7.5 集流体材料207
参考文献208
第8章 钾离子电池214
8.1 概述214
8.2 正极材料214
8.3 负极材料225
8.4 电解质239
参考文献246
第9章 机器学习260
9.1 概述260
9.2 机器学习流程261
9.3 机器学习在电池中的应用270
参考文献281
第10章 未来储能电池展望283
10.1 储能二次电池商业深度调研283
10.2 储能电池规模分析285
10.3 储能行业面临的挑战294
10.4 储能电池发展趋势及展望299
参考文献300
后记 蓬勃发展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器件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