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苏格兰海洋生物学会Gage 教授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Tyler 教授两位国际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编著。本书前3 章介绍了深海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方法,第4 至14 章用大量经典标本和来自海底观察设备拍摄的海底照片全面系统阐述了深海巨型、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模型,并通过对摄食、代谢、繁殖、发育和散布过程的考查,阐明了这些生物如何适应于生活在本来并不适合于它们栖居的环境中的生态学。最后,介绍了人类对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的潜在重要影响。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深海生物学专著,尽管已出版20 多年,期间重印过几次,但一直未出新的版本。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已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1本。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一次。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深海生物学的发展、物理环境和研究方法
第1章 研究历史3
1. 深海底动物区系的早期考察3
2. 动物生命的“零”概念4
3.“挑战者”号探险和国家考察的时代4
4. 现代定量研究产生的生态学概念5
5. 多学科研究项目5
第2章 深海物理环境7
1. 海底地形7
2. 深层水团及其形成10
3. 深海底海水的物理性质14
4. 深海中的连续性和季节性.22
第3章 深海底生物的研究方法23
1. 海洋调查船23
2. 研究型潜水器28
3. 采样设备30
4. 照相和电视39
第二部分 深海底边界层的生物
第4章 巨型底栖动物45
1. 漫游巨型底栖动物45
2. 固着巨型底栖动物68
第5章 大、小、微型底栖动物83
1. 大型底栖动物84
2. 深海节肢动物91
3. 软体动物98
4. 小型底栖动物108
5. 微型底栖生物 118
6. 小型底表动物 118
第三部分 空间分布格局
第6章 小尺度空间分布格局123
1. 空间分布格局的术语和检测123
2. 按照分布格局的因果关系分类124
3. 分布模式的统计测定125
第7章 深海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粒级结构134
1. 密度和生物量134
2. 粒级结构144
第8章 多样性梯度149
1. 物种多样性149
2. 动物多样化过程155
3. 平衡的解释156
4. 失衡的解释158
5. 结论169
第9章 群落组成的水深分布模式170
1. 随深度变化的物种更迭模式170
2. 不同类群物种更迭的差异175
第10章 深海动物的动物地理学、物种形成和起源186
1. 深海中的水平分布186
2. 深海中物种形成和动物地理学188
3. 深海动物的起源192
第四部分 变化过程:时间模式
第11章 食物来源、能量关系和觅食策略197
1. 食物来源197
2. 大的下落食物:动物残骸197
3. 大的下落食物:植物来源198
4. 溶解有机物205
5. 觅食策略206
6. 摄食悬浮物208
7. 摄食沉积物209
8. 深海食物链中的更高营养级211
第12章 代谢过程:深海底微生物生态学以及生物和群落的呼吸212
1. 微生物生态学:方法与问题212
2. 深海沉积物中的细菌214
3. 新陈代谢过程220
第13章 深海生物的繁殖、补充和生长226
1. 假设与预测226
2. 深海中的繁殖策略.226
3. 深海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和补充.227
4. 深海底栖鱼类的繁殖239
5. 深海生物的生长速率240
6. 深海生物有没有一种典型的生活史“策略”?250
第14章 深海中动物–沉积物的关系252
1. 生物扰动252
2. 生物对沉积物稳定性的影响267
第五部分 并行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5章 深海热泉和冷泉271
1. 热泉271
2. 东太平洋热泉动物区系275
3. 热泉群落的功能282
4. 其他海底冷泉的伴生群落286
5. 热泉动物的起源289
第16章 人类活动引起的冲击:人类对深海的影响291
1. 深海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92
2. 深海底的废物处理296
参考文献302
索引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