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实现赶超发展的国家来说,人口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政策框架,既能挖掘生育潜力,又能激发经济增长动能?用什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流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与增强国家竞争力存在怎样的关系?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进而达到丰裕社会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享受或分享生产率提高的成果?……著名经济学蔡昉在他的这部作品中,博采众家之长,用11篇文章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人口变局之下,“不要浪费一次危机”(应对人口危机堪称福利国家建设的催化剂),转折期也意味着开启了一个机会窗口期,中国不妨从扩大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角度审视人口和宏观经济问题。
蔡昉,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
引 论
上 篇 人口与经济关系范式
壹 万物理论:以马尔萨斯为源头的人口-经济关系理论
一、贫困陷阱理论的直接源头
二、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思想渊源
三、长期停滞理论的历史逻辑
四、中国发展实践的理论对应性
五、如何活用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
贰 人口红利: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有益框架
一、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阶段变化
二、在中国语境下认识人口-经济关系
三、人口红利产生与消失及经济影响
四、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机会
叁 刘易斯转折点:发展阶段标识性变化
一、界定发展阶段的标识性概念
二、发展经济学与中国实践
三、刘易斯转折点:提出、判断和争论
四、转折点判断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
五、结语以及待研究的问题
中 篇 分享不断提高的生产率
肆 解读“凯恩斯悖论”:关于生产率分享的思考
一、一个关于子孙后代经济可能性的预言
二、回到未来:凯恩斯说对了什么?
三、合并悖论之间的同类项
四、生产率的提高与分享
五、社会福利作为高层次的分享
六、趋势展望和政策涵义
伍 缪尔达尔的人口学与马寅初的财政学
一、两个重要学者和两种重要学说
二、缪尔达尔发现和预警的“新人口危机”
三、瑞典模式的诞生:“从摇篮到坟墓”的逻辑
四、福利国家的财政理念和政策
五、“盖国情如此”:马寅初眼中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新政、公共财政新理念和福利国家建设
陆 重新认识“制高点”
一、关于“制高点”的叙事
二、“弗里德曼周期律”
三、端化政策及转型的代价
四、新潮涌起和中国的选择
柒 社会福利的竞赛
一、关于“制高点”的叙事
二、“弗里德曼周期律”
三、端化政策及转型的代价
四、新潮涌起和中国的选择
捌 谦虚使人类进步:从HDR看发展理念变化
一、关于人类发展报告的人和事
二、把思想转化为量化指标
三、HDR的核心理念和开放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