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心理咨询室》是一部以心理咨询为主题的小说。咨询师王梦许搬到河湾社区,开始在这里执业。几位来访者陆续到来,踏上各自的心灵求索之旅。她也每周一次去拜访自己的督导,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随着咨询的展开,几位来访者一一找到去路,王梦许也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长。
本书展现了处在不同困境中的人们,如何努力突破、治愈自己。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也可以通过其中的心理学经验来帮助自己,获得感悟和成长。
本书生动流畅、深刻细腻,融入了作者对心理学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可以说是中国版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后记
心理咨询是一件怪事。对大众而言,它如此神秘,有些地方似乎在违背大家所认为的常识,游走于一门生意和一种情怀(拯救、亲情、友情、人生导师)之间,仿佛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运作逻辑。
最近十年,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好奇心空前高涨,可它又是一种很难被直接观察的事物。外行、学习者、新手,都很想知道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做的,可迄今为止一切近距离观察的尝试:教学视频录制、电视节目、公开个案、公开督导……几乎都会遭人诟病,甚至卷入伦理丑闻。
这几乎是对量子力学中观察者效应的一个极佳诠释:心理咨询这件事,只要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之外的第三者在观察,似乎就已经受到了影响,双方都觉得自己不再自然。甚至,哪怕只是出现观察的可能性,比如咨询时一方征得对方同意,放了一只录音笔在中间咨询过程都会改变。那些向所有人开放的电视节目和直播就更不用说了,正经在学咨询的人都不会认为能从中学到什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虚构是一种方式。我本来准备为学习心理咨询的人写一本关于心理咨询技术的书,但又觉得他们最好能先对咨询现场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会推荐初学者去看看美剧《扪心问诊》,在我目前接触到的虚构作品中,它算是最接近真实咨询现场的,我想很多同行也会同意这一判断。可它离我们的现场又有些距离:这个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了一百多年的东方大国现场,这个社会福利制度远未完备以至于心理咨询师常常孤军奋战的现场,这个引入心理咨询没多久以至于它和坑蒙拐骗成为了一个连续体的现场,这个集体创伤在一代代人心中堆积发酵却极少被意识到的现场。
我希望这本书在读者眼中具有和《扪心问诊》相当的真实感,又比它更亲切。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更有兴趣讨论一些不那么典型但会让更多人有共鸣的话题。很多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人,如果问他们你认为心理咨询里会讨论什么?,他们可能会立即想到抑郁症、强迫症、俄狄浦斯情结、性心理、童年创伤、人际关系模式……像教科书里写的那样。
但如果真正从事这份工作,会在现场遇到更丰富的问题。就像本书写的这几个虚构案例。它们不是教科书里会出现的典型案例,却是我们生活中更容易见到的。
所谓心理问题的类型是没有穷尽的,但其内核又是惊人地一致。所有内心的问题,无不是心灵这个精巧、脆弱、不可见的器皿,在历史和生活的巨浪中挣扎,或成长或停滞、或扭曲或回正,或破碎或复原的种种现象与故事。这些问题和生活、人生、存在息息相关,而绝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症状、疗愈、康复。
这些是我想写的故事。我既不像纯粹的物理主义者那样把心灵看成是物质的分泌物,也不像一些佛教徒那样把物质世界看成自造的幻影或游戏,而是认为内在和外在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一样重要,然后去观察它们的互动。
这本书在内容上另一个可能会让读者意外的地方,是对心理咨询师内心世界的描写,即做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到底在想什么?。
心理咨询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范式转换(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从单人视角向双人视角的转换。在单人视角下,所有受到完备训练的心理咨询师都差不多,关注点落在来访者身上:他们出了什么问题?彼此有何不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科学研究的观察者/被观察者视角,也是医学领域的医生/病人视角。《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正是这一范式下的写作。
但真实的心理咨询是一种双向互动,咨询师在影响来访者,来访者也在影响咨询师,双方的心灵相互激发,共同蜕变,尽管在其中咨询师无疑承担更多责任。无视这个过程,常常是咨询师职业能力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在这本小说里,我希望给咨询师内心以和来访者内心同等的关注,展现这一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故事只写了七周的咨询,五位来访者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如果把每一节咨询的对话朗读出来,会发现它们的时长参差不齐,且大部分都没有达到通常的咨询时间五十分钟。真实的咨询当然不是这样。每一节都会持续同样的时间。有的来访者会在一两次咨询后结束(大多数时候并没能解决问题),而我最久的来访者已经做了三百多次,其他来访者的次数介于其间。相当多来访者在咨询结束的时候,都并没有彻底解决所有问题,只能说是部分好转当然,有时他们会产生自己完全好了的感觉。还有不少来访者的心理功能比故事里这五位弱得多,如果把现场对话记录成文字,会让读者呵欠连连……总之,至少在这些方面,这个故事并不真实。作为小说,我希望它清晰、简洁、生动,不要太烧脑,同时具备一定形式上的整齐感。为了做到这些,只能适当牺牲真实性了。
最后,感谢我的良师、挚友李瑜亮先生,他是第一个读懂这本书稿的人,他的反馈和鼓励,让我确信自己并没有走错方向。感谢我的丈夫马嘉嘉,提供了很多修改建议,并在我写作期间承担了很多家务和育儿工作。也感谢编辑方叒的认可和宝贵建议。
★于玲娜
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映心堂心理创办人。全职从业十余年,超10000小时咨询经验。
心理学书籍写作和翻译者,著有《挣脱母爱的束缚》《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
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