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

定  价:198 元

        

  • 作者:常富业
  • 出版时间:2024/8/1
  • ISBN:9787518999200
  • 出 版 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4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9
7
9
8
9
7
9
5
2
1
0
8
0

本书撰写以中医病络学说的理论探讨和基于病络机制的临床
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这一撰写主线,锐意创
新,务求实用,努力吸取近年来围绕病络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为创新性的一部专业书籍,按照王永炎院士确立的跨学科、高概念、大
数据、人文融合、务求创新的撰写原则,在遵守国家标准专业规范概念与术语
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并无苛求严格的撰写格式,而是注重每个专家的个性发挥
和前瞻性的理论探讨。在撰写过程中,注重言简意赅,用语规范,科学表达。
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为总论部分,主要是围绕病络概念
及病络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下篇为各论部分,主要是基于病络机制展
开的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的辨证施治探讨,从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
施治等方面,力求用络脉和病络之语言,将存在的病络机制写深
写透,将病络理念充分贯穿全书的始终。

王永炎院士在审阅本书稿时强调:就中医病证体系而言,以病证和合论探
索病络学说及其因机证治,是守正创新之门径。目前全息证候与复方配伍两个
复杂系统联结对完善、更新辨证论治的框架体系至关重要。并寄语岐黄后学阐
发恪守国学原理当是我主人随的主题,揆度奇恒,道通于一之中西汇通,
运用全息、生物、人文及系统论、还原论等多学科、跨学科、大数据、注融合
等手段和方法,不断促进新学说的研究和发展。

本书中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新观点、新概念,虽能自圆其说,也惟望于实
践中历经质疑、质疑中日臻成熟、合理乃至发扬光大。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多级网络部分,是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探索的一
个独特认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优秀文化符号
之一,其合理性、科学性与前瞻性正逐渐被重视和认识趋同。

病络学说是基于络脉理论而认识疾病的一个发病观点,散在记载于中医
古文献中,长久以来未引起重视。杨宝琴教授、王永炎院士在致力于重大疑难
疾病的研究与总结时,认识到病络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概念,
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已经不自觉地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逐渐为临床实践所
证实。

10余年前,吴以岭院士编撰的《络病学》,加深了对病络机制的理解。
随着对病络认识的深化,病络病络概念病络机制正逐渐融入临床
思维中,基于病络的病因、病证、治法的思考与临床用药经验不断积累,
在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于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正日益显现。临床上
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重大疑难性疾病,构建病络发病观,树立病络
机制新思维,临证采取病络论治,比如中风病之脑络痹阻而采取活血通络
治疗,慢性肾病之浊毒阻滞肾络而采取泄浊解毒、通络益肾疗法等,大大提高
了临床疗效。有鉴于此,一种撰写《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之呼声
越来越高。为此,在王永炎院士、杨宝琴教授的建议与指导关怀下,集国内
病络学说专家、教授共同撰写了《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一书。
撰写专家主要来自应急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东中医
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
位,这些专家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第一线,身兼数职,一职多能,在抗击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繁忙的工作之余,怀着对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病络学
说的情怀,亲自撰写,将宝贵的临证经验与病络学说理论阐述呈现于大家
面前。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