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园幽音》是一部思想随笔集,寻常人事皆蕴至理,信手拈来尽是巧思。空灵唯美、才情横溢的文字,引领着读者一步步从外在的世界,走向我们内在的心灵世界。潜心静读,如偶遇知音,灵犀相通;反复品味,似江河入海,涵容万千。那些源于作者独特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的体悟与洞见,让我们那颗久被世俗蒙尘的心如春蚕破茧,茅塞顿开……
红尘闲云,1970年生。出身贫寒,自幼父母离异,与车祸致残的哥哥相依为命。大学期间做过勤杂工,毕业后做过记者,后误入商海,特立独行,不改读书人本色,被人视为异类。
她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却不幸先后三次身患重病,每一次都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她在病榻上开始了关于人生的种种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为寻找生命的真谛,她甚至一度只身远游,漂泊异乡多年。
第三次身患重病时,她抱着必死的打算。她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凭着超强的意志,她根据自己的思考陆续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她说:"是苦难成就了我这个文字动物,我将为文字而生,也将为文字而死。"其文字精致唯美,意蕴深刻,感情真挚而深沉,读之令人击节三叹。著有思想随笔集《醒园深处》、长篇小说《溯源》(第一卷)等。
开篇:智慧人生,从读懂&"水&"开始
第一辑道之道上
存在物质精神
有形和无形
信仰无边界
生存
病和病人
德性自由度
茶趣
世态与心态
慈悲与慈爱
教育与天性
说与抑郁
文化与文化人
傲气与傲骨
情殇与伤情
文以宣德
育儿教子之爱
育儿教子之养
育儿教子之教
痛中思痛,幸含其中
所谓众生平等
深刻与浅薄
淡如清风净如月
水性与心性
心性与命之有常
德在道中,无妄不动
易经道德
无修行心,无不修心
修持不功利,功利非修持
福泽隔代,祸袭隔代
第二辑缔造智慧人生
写在前面
揽镜自观镜须平
声色相景须远观
直面自身须坦然
因贪而亏是必然
孤独深处温情生
柔韧之心方久长
得失之间乾坤转
个性特性大不同
织网捕鱼皆人生
……
第三辑 梦里梦外
第四辑 优哉游哉
第五辑 附庸风雅
第六辑 撼顿中华卧龙醒
第七辑 且思且行
第八辑 窃窃私语
第九辑 信手拈香
存在物质精神
生命,存于自然,行于自然,归于自然。人首先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又赋予物质以生命的活力。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最初阶段,精神必须依附于物质之上,只有强大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精神才能超越物质并影响物质,从而&"独立&"存在。这个&"独立&"也是相对而言,强大的精神也无法绝对独立存在,它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却依附更多其他的物质。
如果所有有智生命的物质(比如人及其他动物)都灭亡了,精神彻底失去了载体,便会溃散开来,最终混沌一片,回复到世界伊始时的模样。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对于我们所存在的时空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无法抵达的时空来说也是这样。能够超越物质而存在的精神定然是凝聚了众多物质的精神,并且是众多物质所向往的精神。&"道&"是以精神的形式传播的。可以说,上帝、神、佛所传播的都是&"道&",这个&"道&"是世间道,是自然道。事实上,上帝、神、佛并不玄妙,他们离我们很近,因为他们同样来源于物质,并且汇聚了众多物质的精神之后才得以完善和&"完美&",从而超越物质&"独立&"存在。我们向往神、佛的境界,向往的应该是他们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不是他们的存在形式。当一种精神超越物质以后,它已经无所不在了。也就是说,神、佛的存在形式是精神达到足够完善和&"完美&"之后的必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