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中期大规模低δ18O岩浆作用
定 价:120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邹灏
- 出版时间:2025/1/1
- ISBN:9787030805379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588.11
- 页码:12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B5
本书对扬子地块西缘低δ18O新元古代岩浆岩(如西缘灯杆坪花岗岩、峨眉山花岗岩、石棉花岗岩、苏雄组流纹岩、莫家湾花岗岩、瓜子坪花岗岩)岩体进行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二次离子质谱U-Pb定年、Hf-O同位素、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将研究结果与扬子地块北缘、南缘和华夏陆块低δ18O岩浆岩连接,证明存在一个“环华南”的低δ18O岩浆岩省,新元古代中期华南存在一个超级地幔柱,华南陆块在罗迪尼亚超大陆重建中所处的位置为超大陆的中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4-09 至 2008-06 成都理工大学 理学学士
2008-09 至 2011-06 成都理工大学 理学硕士
2011-09 至 2014-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学博士 2019-01至2020-12,中国地质科学院 博士后2014-02 至 2016-10 成都理工大学 讲师
2016-10 至 2022-01 成都理工大学 副教授
2017-11 至 2018-10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8-12 至 2021-0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2021-08 至今 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2021-09 至今 成都理工大学 博导
2022-01 至今 成都理工大学 教授自然资源部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国际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等。2018-12 至今 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2019-10 至今 国际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
2019-10 至今 国际期刊《Ore and Energy Resource Geology》副主编
2021-8 至今 国际学术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ondwana Research (国际冈瓦纳研究协会) 副秘书长
2021-03至今 四川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2-02 至今 国际期刊《Frontier in Earth Science》编委
2022-01至今 国内期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青年编委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罗迪尼亚超大陆研究现状 4
1.2 扬子地块西缘研究现状 9
1.3 花岗岩研究现状 10
1.4 新元古代O同位素研究现状 11
第2章 扬子地块地质概况 14
2.1 区域地质背景 14
2.2 区域地层 18
2.2.1 前震旦系 18
2.2.2 震旦系 20
2.2.3 古生界 20
2.2.4 中生界 20
2.2.5 新生界 21
2.3 区域构造 21
2.4 区域岩浆岩 21
2.5 区域矿产 22
2.6 采样区区域地质特征 23
2.6.1 灯杆坪花岗岩体 23
2.6.2 峨眉山花岗岩体 24
2.6.3 苏雄组流纹岩体和石棉花岗岩体 26
2.6.4 莫家湾和瓜子坪花岗岩体 26
第3章 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 28
3.1 岩石学特征 28
3.1.1 灯杆坪花岗岩体 28
3.1.2 峨眉山花岗岩体 29
3.1.3 苏雄组流纹岩体 30
3.1.4 石棉花岗岩体 31
3.1.5 莫家湾花岗岩体 31
3.1.6 瓜子坪花岗岩体 32
3.2 岩相学特征 33
3.2.1 灯杆坪花岗岩体 33
3.2.2 峨眉山花岗岩体 34
3.2.3 苏雄组流纹岩体 35
3.2.4 石棉花岗岩体 35
3.2.5 莫家湾花岗岩体 36
3.2.6 瓜子坪花岗岩体 37
第4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38
4.1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8
4.1.1 灯杆坪花岗岩体 38
4.1.2 峨眉山花岗岩体 41
4.1.3 苏雄组流纹岩体 44
4.1.4 石棉花岗岩体 45
4.1.5 莫家湾花岗岩体 47
4.1.6 瓜子坪花岗岩体 48
4.2 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特征 50
4.2.1 灯杆坪花岗岩体 51
4.2.2 峨眉山花岗岩体 51
4.2.3 苏雄组流纹岩体 53
4.2.4 石棉花岗岩体 53
4.2.5 莫家湾花岗岩体 54
4.2.6 瓜子坪花岗岩体 55
4.3 主量元素特征 56
4.3.1 灯杆坪花岗岩体 56
4.3.2 峨眉山花岗岩体 58
4.3.3 苏雄组流纹岩体 60
4.3.4 石棉花岗岩体 60
4.3.5 莫家湾花岗岩体 62
4.3.6 瓜子坪花岗岩体 63
4.4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65
4.4.1 灯杆坪花岗岩体 65
4.4.2 峨眉山花岗岩体 68
4.4.3 苏雄组流纹体 71
4.4.4 石棉花岗岩体 71
4.4.5 莫家湾花岗岩体 72
4.4.6 瓜子坪花岗岩体 74
第5章 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 76
5.1 岩石成因 76
5.1.1 A型花岗岩 76
5.1.2 I型花岗岩 80
5.2 岩浆源区 84
5.2.1 O同位素分析 84
5.2.2 Hf同位素示踪 85
第6章 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89
6.1 构造演化 89
6.2 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动力学机制 93
第7章 结论 96
参考文献 98
编后记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