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伦理、政治与礼乐哲学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政治哲学、制度伦理、教育伦理与道德教育思想、礼乐哲学等层面展开。本书有较高程度的创新性,如对孔子善恶混存的人性观、荀子“性本自然、心有善恶”的自然人性论的分析,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另外对于孟子的仁政实践观、荀子的“义政”与制度伦理思想,以及基于《乐记》的儒家“乐治”思想等政治哲学层面的探讨,也有较多的独到之处。本书最具创新价值的则是对儒家“礼乐哲学”这一全新理论范畴的提出和系列讨论,对人们关于中华礼乐文化、礼乐文明之精神与特质的理解有深化作用。最后附录的两篇文章,其一是对儒学史上“敬”论之发展脉络的梳理,其二是对儒家解决“仇怨”问题的智慧的揭示,同样都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