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民族性与民族主义、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时代性与当代性等核心概念,系统分析了儒学与这些思想主题的关联性,展现儒学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书中不仅详细梳理了当代儒家学者对于儒学民族性、现代性、当代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还通过分类比较,批判性地分析了他们的理论主张及其局限性,为重新思考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重要视角。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新儒学的民族性、现代性与当代性主题及价值研究”(15BZX059)最终结项成果
刘爱军【著】【中国】【现当代】
————————————————————
刘爱军(1972- ),黑龙江鸡东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工作以来,共主持25个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重点项目3项。独著和参著《“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等7部著作,同时在《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CSSCI检索25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儒学分期说及当代新儒学的含义
第一节儒学分期的诸种论说
第二节当代新儒学的含义
第二章民族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传统与传统主义
第二节民族性与民族主义
第三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四节儒学与民族性、时代性
第三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和人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
第二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自由
第三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人的现代化
第四章从思维方式看儒家哲学的限制
第一节思维方式与中西方哲学的区别
第二节直觉语词与直觉思维方式
第三节直觉思维方式的思想限制
第四节知性思维方式与儒家哲学的发展
第五节当代新儒学与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第五章当代新儒学与自由、民主及宪政
第一节当代新儒学与自由
第二节当代新儒学与民主
第三节儒家宪政主义及其限制
第六章当代新儒学与生态问题
第一节儒家思想当代价值的生态学诠释
第二节天人合一、生生哲学与儒家生态学
第三节儒家思想生态学诠释的思想限制
第七章儒家思想与君子人格
第一节儒学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儒家思想与角色伦理学
第三节儒学与君子人格
第八章诚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存诚与儒家伦理哲学中的本体论
第二节居敬与儒家伦理哲学中的修养论
第三节诚敬与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第九章儒家责任伦理与当代社会
第一节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第二节儒家伦理的信念与责任之争
第三节责任与儒家伦理
第四节义利观与儒家责任伦理
第五节儒家责任伦理的意义及限制
第十章“和而不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一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基础及根源
第二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意涵及内容
第三节从“和而不同”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附录冯友兰新儒学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第一节冯友兰思想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主题
第二节冯友兰保守主义视野下的文化与民族性
第三节冯友兰现代化思想中的工业化与现代性
第四节冯友兰民族性与现代性之思的限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