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出色的资质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后来者推崇他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是什么成就他如此事功呢?本书作者提出,曾国藩区别于其他政客最显著之处在于,他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以及娴熟掌握用人的智慧,此即“修身与用人之道”。
“修身”
修身以诚、敬、静、谨、恒为要,最高境界是“慎独”,一直贯穿曾国藩的后半生。可以说,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用人”
曾国藩一生驰骋疆场,徘徊官场,谙熟人场,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无论是识人、择人、用人,还是管人、防人、制人,都用心研究,能够将各种人牢牢控制于掌股之上,为他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从而功成名就,进退自如。
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处世哲学。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的魅力为什么会如此之大?著名清史专家史林教授将告诉你一个引近百年无数英雄竞折服的真正奥秘所在。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出色的资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本书作者提出,作为一个政坛人物,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曾国藩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事功的建立,以及娴熟掌握用人的智慧,此即修身与用人之道。
史林 原名林乾,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学科——法律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国内外著名清史研究专家,曾国藩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国藩研究及
引言:从对曾国藩的评价说起
第一章 曾国藩生平的四个时期
一、奠定基础,准备阶段(1811—1838,历时28年)
二、平步青云,积蓄力量(1838—1852,历时15年)
三、艰难成功,走向巅峰(1852—1864,历时12年)
四、忍辱负重,影响深远(1864—1872,历时7年)
第二章 曾国藩的基本素养
一、先天禀赋和家教
二、早年经历
三、地域与个性品格
四、为自己画一条安身立命的底线
五、立志如金丹换骨
第三章 曾国藩修身八法
一、意志力的磨炼为修身之本
二、修身的路径——从中虚到至诚 引言:从对曾国藩的评价说起
第一章 曾国藩生平的四个时期
一、奠定基础,准备阶段(1811—1838,历时28年)
二、平步青云,积蓄力量(1838—1852,历时15年)
三、艰难成功,走向巅峰(1852—1864,历时12年)
四、忍辱负重,影响深远(1864—1872,历时7年)
第二章 曾国藩的基本素养
一、先天禀赋和家教
二、早年经历
三、地域与个性品格
四、为自己画一条安身立命的底线
五、立志如金丹换骨
第三章 曾国藩修身八法
一、意志力的磨炼为修身之本
二、修身的路径——从中虚到至诚
三、“不忮不求”为修身之要
四、领导者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万般人事“耐”字诀
六、近年得力惟一“悔”字诀
七、养生之道的纲领——君逸臣劳
八、祖传养生六诀
第四章 成功的四大法宝和禁忌
一、成功的四大法宝
1.躬身入局,把握机遇
2.敢于冒险,勇于担当
3.做事有恒,一生贯注
4.规模宏大,综理细密
二、成功的要诀
1.倚人而起,不着痕迹
2.功归于上,代人受过
3.管好身边人
4.做高级领导,谨守三条
5.“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6.首要之地,谨守六大原则
三、成功的禁忌
1.天道有三恶:恶盈、恶贰、恶巧
2.三方面修养不足,均可以致败
3.为政不能操切
4.担任要职有三忌
5.曾氏交际学——八交九不交
第五章 识人和用人
一、曾国藩成功于用人
1.识人秘籍之一:冷眼识英才
2.人才要济之以福泽
3.有用之人,强与之附
4.以天下为笼,雀无所逃
二、成大事的“第一要义”——多得助手
1.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2.试以艰危,责以实效
3.不轻易进入,不轻易辞退人
4.接班问题最为重要
第六章 用人的原则与策略
一、用人的原则
1.文职官员的标准
2.武职官员的标准
3.忠义血性是上上之选
4.打造团队目标
5.比较高层用人
二、一般策略与破格提拔
1.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2.破格提拔人才
第七章 如何对待下属
一、精心呵护部属
二、与下属保持恰当距离
三、同享胜利成果
四、英雄不受世俗羁绊
结语
附录: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