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系统和完整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认真分析和总结概括了党的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及历史进程,将社会建设理论分为宏观层面(整体构建)和微观层面(具体领域)两条线进行理论分析和探索,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宏观和微观层面所涉及到具体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实践探索,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具体问题,如社保、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医疗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党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由苑芳江所著。
苑芳江所著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充分吸纳了近年来党史、国史研究的理论成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化、系统化的整体梳理,总结和提炼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建设理念、社会建设体制、社会建设原则、社会建设步骤、社会建设任务、社会建设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规律性的内容,特别是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更加富于开拓意义,在这个长期被忽视的研究范畴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索,取得了较为宝贵的理论成果.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五莲县人,法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经验研究。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北方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参与4项。
厚
摘要
导论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一节 何谓社会建设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全书结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建设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五节 列宁社会建设的思想
第二章 党对社会建设探索的历史背景
厚
摘要
导论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一节 何谓社会建设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全书结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建设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五节 列宁社会建设的思想
第二章 党对社会建设探索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苏联社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社会建设的探索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
第三章 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调整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起步和展开阶段的社会建设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建设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建设
第四章 社会建设总体战略的理论认识
第一节 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社会建设是宏阔的系统工程
第三节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四节 社会建设的原则是公平正义
第五章 社会建设总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发展社会事业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培育社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加强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优化社会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整合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节 动员社会力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节 协调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 社会建设各领域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社会保障事业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发展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五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理论探索
第七章 社会建设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社会建设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建设理论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社会建设理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结语 社会建设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