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是一位多产的儿童文学家,作品集多达几十册,《曹文轩首套精品桥梁书》收录了他的多篇作品,以小说为主。由于作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的所听、所感、所见都是真实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因此,他的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不仅如此,他的文笔优美,善用短句,甚至把小说也能写得诗情画意。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本书图文并茂,将精彩的的漫画穿插于文字之间,印刷精美,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红葫芦》、《甜橙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天瓢》、《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阿雏已经读五年级了,管他的是“杨老头子”——阿雏从不叫“杨老师”。杨老头子年纪大了,眼睛高度近视,在黑板上写字时,脸挨黑板很近,鼻尖差点儿擦着黑板了,像在嗅什么味道。阿雏叫他“杨老头子”,甚至能叫得让“杨老头子”听见。“杨老头子”气了,要揪他的耳朵。可一般很难成功:阿雏只需溜出去十码开外,也就不在他视野之中了。杨老头子梗着脖子,眼珠子鼓鼓地向校长韩子巷大声嚷:“不开除他,我不教了!”
于是,韩子巷就把阿雏叫了来,罚他半天站。算起来,他已经罚站四次了。第四次罚站时,阿雏看见大狗在办公室门口晃过,眼睛里似乎有点儿嘲笑的意思。若不是韩子巷拿眼盯住,他当时就想让大狗“吃生活”。阿雏恨起“杨老头子”来。
杨老头子每天起得很早,第一件大事就是抓张早过期的破报蹲茅房。这个地方称解小便为“解小手”,称解大便则为“解大手”,又称之为出恭”。出恭一般都是坐着出,那凳子叫“恭凳”。杨老头子坐恭凳极有功夫,一坐就能坐个把小时。茅房前后是青翠的竹林,早晨,有鸟立在竹梢上叫,其声音如水滴落入静潭那般清脆。
杨老头子一边愉悦地听,一边翻来覆去地“嗅”那最终要做手纸的一角废报,觉得浑身舒坦。天天如此,“恭”是出得十分的认真。这天,他照常起早,照常做他的功夫,开头平安无事,中途大概是因为人老便秘,用足气力一蹬脚下的板子,“咔吧”一声,未及明白过来,恭凳的凳脚已断,人“扑通”跌落于粪坑。这事儿倒也让几个年轻教师乐了好几日。
放鸭的老周五路遇杨老头子,也是多嘴,向杨老头子要了根烟抽,然后向他耳语:“那天,我在河里放鸭,见阿雏拿把锯子猫在您茅房里。”杨老头子掉头回去,察看了凳腿,果然被锯子锯过,顿时气得乱蹦乱跳,朝韩子巷大吼道:“你去教!”阿雏由人看着关押了一天。
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