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画笔会说话——幼儿绘画心理解析与互动指导(读懂孩子,走出幼儿美术教育误区!《学前教育》主编杜继刚博士倾情推荐,金牌骨干教师手把手教你读懂孩子的画、掌握学前美术教学策略)
定 价:3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刘亚明,刘晓颖 编著
- 出版时间:2014/1/1
- ISBN:9787109181649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844.12
- 页码:21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包括50余个幼儿美术活动案例,超过300幅儿童原创作品,这些均来自一线骨干幼儿教师常年实践教研经验。她们用专业精神和对孩子的爱为读者解析“儿童画里的童心世界”,诠释“适宜的幼儿美术教育”,还原“丰富多彩的课堂美术教学场景”。书中细致入微的讲述还将帮助一线教师与渴望科学幼儿的家长掌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美术教学策略!
这是一本用“爱”融合的幼儿美术互动指导。希望您能由此读懂孩子,迈出爱与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不辞辛苦”地创造条件,期待孩子能够画出一幅“美妙绝伦”的佳作。大人们或是希望孩子自小就能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陶冶身心享受自由的快乐;或是希望为孩子找寻自我消遣、自我调节的兴趣爱好;或者目的明确,希望美术考级能为孩子的升学、自己的教学评比加分助力…… 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为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美术教育? 幼儿的画儿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功利心不可取?绘画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应给幼儿怎样适宜的美术环境和美术指导策略?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绘画中的难题? 孩子怎样才会爱上画画? …………在这本书中,我们用心回答了这些问题,并谨此送给所有渴望科学育儿的老师和家长。轻松幼教,给您更多精彩阅读: 《成长在路上——幼儿园新教师必读》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不辞辛苦”地创造条件,期待孩子能够画出一幅“美妙绝伦”的佳作。大人们或是希望孩子自小就能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陶冶身心享受自由的快乐;或是希望为孩子找寻自我消遣、自我调节的兴趣爱好;或者目的明确,希望美术考级能为孩子的升学、自己的教学评比加分助力…… 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为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美术教育? 幼儿的画儿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功利心不可取?绘画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应给幼儿怎样适宜的美术环境和美术指导策略?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绘画中的难题? 孩子怎样才会爱上画画? …………在这本书中,我们用心回答了这些问题,并谨此送给所有渴望科学育儿的老师和家长。轻松幼教,给您更多精彩阅读: 《成长在路上——幼儿园新教师必读》 《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幼儿常规建立的道与法》《儿童绘画成功施教方法》
刘亚明 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学前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北京市优秀美术教师。曾多次主持、指导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课题,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幼教讲座且广受好评,所带领的美术教育团队指导创作的幼儿作品屡获国际大奖。
刘晓颖 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园长,视艺术教育为滋养幼儿心灵、保护幼儿全面发展的绝佳途径。从教20余年,先后担任幼儿教师、专职美术教师、业务园长,幼儿教育经验丰富而扎实,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名师讲师团成员,在北京市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从“命令者”到“引导者”
对幼儿本性的尊重与呼唤
读懂孩子,让天使展开翅膀
第一章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童画里的亲密关系
垃圾的颜色变了——亲密关系缺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凌乱、粗重的线条——对单亲家庭的启示
孩子的美梦和噩梦——被忽视的孩子不快乐
扎在金字塔尖的种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黑色”的心情——爱要如何分享
不自信的贝贝——家庭教育观念分歧的苦果
偏爱紫色的美美——了解孩子心底的依恋
第二章 嘘,这是我的秘密——童画里的天使 从“命令者”到“引导者”
对幼儿本性的尊重与呼唤
读懂孩子,让天使展开翅膀
第一章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童画里的亲密关系
垃圾的颜色变了——亲密关系缺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凌乱、粗重的线条——对单亲家庭的启示
孩子的美梦和噩梦——被忽视的孩子不快乐
扎在金字塔尖的种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黑色”的心情——爱要如何分享
不自信的贝贝——家庭教育观念分歧的苦果
偏爱紫色的美美——了解孩子心底的依恋
第二章 嘘,这是我的秘密——童画里的天使
做孩子的大朋友——了解你的孩子
画里有许多故事——读懂孩子的画
彩色的成长画记——让画笔还原童心
心情墙——孩子的晴雨表
心情画册——不一样的天使
第三章 涂鸦最有趣——没有孩子愿意在压力下画画
构筑七彩童心——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成长
功利意识要不得——激发孩子的潜能
循序渐进的引导——开展年龄适宜的美术活动
了解孩子的偏好——让教育事半功倍
过于苛刻和放任自流——避免极端的教养误区
亲子互动有妙招——如何度过家庭美术时间
创造涂抹条件——让幼儿想画、敢画、爱画
第四章 助我发芽,让我长大——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心理发展指标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策略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策略
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策略
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策略
关注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孩子
第五章 好玩的美术——幼儿园里的童心画语
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
幼儿园班级美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综合实施全程游戏教学法
做智慧教师,丰富孩子的审美情感
美景良辰莫错过,引导幼儿多欣赏
设色、造型和构图,帮助孩子用心描绘
让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尽情展现
第六章 送我一支“神笔”——画龙点睛的指导
趣味引导——让孩子乐在其中
拟人化指导语——深入童心世界
适宜选择——让孩子画出心里的话
手工活动——促进孩子绘画能力的另一种方式
全心接纳——呵护孩子夸张的表现力
第七章 我不会画,我画不好——帮助孩子克服绘画障碍
“我不会画”——让孩子不畏画画
“我画错了”——一个惊喜的开始
“我画完了”——丰富画面会更有趣
越画越乱——了解乱线的成因
缺少主题和层次——调整凌乱的画面
模仿和千篇一律——画出多彩的故事
畏难的坏情绪——给孩子适宜的指导
第八章 我们天生爱画画——快乐美术活动案例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美术活动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美术活动
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美术活动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美术活动
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美术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孩子的画笔会说话。
在儿童画中,每一个符号、每一种颜色都是孩子脑海中最真实的童心世界,是孩子个性情绪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多学龄前幼儿,常常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们画出来的画儿,却能真实地反映出内心状态。
分析幼儿的画,成人要先听孩子说说自己的作品,然后从画面的色彩、内容和布局中揣摩他们的想法,去发现孩子没有解开的心结。我们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解读孩子作品的时候,还能看见自己再教育方法上的得与失,并及时地加以调整。
……
幼儿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年龄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学龄前幼儿还不能灵活地使用语言文字。这个时候,如果成人能给他们一只画笔,再给他们一些颜色,他们就能尽情涂抹,勾画出各式各样、充满童趣的喜怒哀乐。
……
为幼儿开展的美术教育,绝非要培养画家、传授美术技能,而是针对孩子的心理、情趣和人格塑造所开展的素质教育。我们并不希望看到孩子的画是对“概念化符号”的模仿,这种“模仿画”尽管看起来比较整齐、漂亮,但这并不反映孩子对外部环境和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与认知,并不能表达出孩子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特点。
……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六个方面——动作、认知、情感、人际关系、性格、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我们会帮助老师和家长掌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美术教学策略,让孩子敢画、爱画,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
幼儿“美术语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天真烂漫的涂鸦期过后,一些阻力开始影响孩子无拘无束的表达——“我不会画”,“我画不好”,还没动几笔就说“我画完了”。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分辨阻碍幼儿美术创作的根本原因,教授适宜幼儿的绘画技能,帮助孩子自由地描绘斑斓的童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