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2版)(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定 价:39.8 元
丛书名: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 作者:罗建航 等主编
- 出版时间:2014/8/1
- ISBN:9787302374633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P393
- 页码:35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罗建航、崔丹、吴敏、杨万扣主编的这本《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2版)》是根据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应用实践经验而编写的一本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局域网、广域网与网络互联、Internet技术与Intranet、 Internet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设计与布线、典型应用案例等。
本书以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实训为主线组织编写。每一章都设置了“小型案例实训”,以便于读者掌握本章的重点及提高实践能力。本书最后两章详细分析了两个网络应用项目实例,旨在提高读者的综合应用能力。本书易学易用、注重能力,并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提示和讲解。
另外,本书配有电子教案,以方便教学。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也可供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及广大网络爱好者学习使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并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已不再只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它也成为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管理类、应用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局域网、广域网与网络互联、Internet技术与Intranet、Internet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设计与布线、典型应用案例等。
本书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介绍适度理论的同时,每一章都设置了“小型案例实训”,以便于读者掌握本章的重点及提高实践能力。本书最后两章详细分析了两个网络应用项目示例,包括规划设计及管理维护的完整过程,便于读者将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 定位准确
本书在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范围和深度要求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为核心进行内容组织,并配备实例进行说明,力求做到概念清晰、原理讲述清楚,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
2. 体系结构和内容有重要创新
本书以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实训为主线组织编写。全书内容新颖,既介绍成熟的理论与技术,也注重介绍网络的新发展、新动向。
3. 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书在重点阐述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例如我们在每一章都设置了实训案例,以便于读者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最后两章详细讨论了网吧系统和校园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
本书易学易用、注重能力,对易混淆的地方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提示和讲解。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也可供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和广大网络爱好者学习使用。
本书由罗建航、崔丹、吴敏、杨万扣任主编。在此要感谢何光明、陈海燕、王珊珊、周海霞、卢振侠、石雅琴、张华丽、陈莉萍、缪静文、刘邦辉、张居晓、马新兵等同志的关心和帮助。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iteditor@126.com。
编者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1 联机系统
1.2.2 计算机互联网络
1.2.3 标准化网络
1.2.4 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 本章小结
1.7 小型案例实训
1.8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1 联机系统
1.2.2 计算机互联网络
1.2.3 标准化网络
1.2.4 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 本章小结
1.7 小型案例实训
1.8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1 数据、信息和信号
2.1.2 通信系统模型
2.1.3 数据传输方式
2.1.4 物理信道的连接方式
2.1.5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2.1.6 数据通信方式
2.1.7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2 多路复用技术
2.2.1 频分多路复用
2.2.2 时分多路复用
2.2.3 光波分多路复用
2.3 数据交换技术
2.3.1 线路交换
2.3.2 报文交换
2.3.3 分组交换
2.4 传输介质
2.4.1 双绞线
2.4.2 同轴电缆
2.4.3 光纤
2.4.4 无线传输介质
2.5 本章小结
2.6 小型案例实训
2.7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3.1 网络的体系结构
3.1.1 网络分层结构
3.1.2 网络协议
3.1.3 网络体系结构
3.2 ISO/OSI参考模型
3.2.1 分层通信
3.2.2 信息格式
3.2.3 物理层
3.2.4 数据链路层
3.2.5 网络层
3.2.6 传输层
3.2.7 会话层
3.2.8 表示层
3.2.9 应用层
3.3 TCP/IP参考模型
3.3.1 TCP/IP的层次结构
3.3.2 TCP/IP协议集
3.4 两种分层结构的比较
3.5 网络协议
3.5.1 TCP/IP协议簇
3.5.2 IPv6协议
3.5.3 IPv6协议安装
3.6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3.6.1 IP地址
3.6.2 子网的划分
3.6.3 几种特殊的IP地址形式
3.7 本章小结
3.8 小型案例实训
3.8.1 网络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识别
……
第4章 局域网
第5章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第6章 Internet技术与Intranet
第7章 Internet应用
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
第9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第10章 网络设计与布线
第11章 一个典型应用案例──网吧 设计与管理
第12章 典型应用案例二──校园网 设计案例
附录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录B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样卷与答案解析
参考文献